目的:分析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72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根基结果予以相关的护理。结果72例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庭与社会,护理人员应当进一步对患者的社会网络进行评估与优化,增强患者和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结论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是确保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来源,护理人员在分析社会支持情况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现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云玲;龚玉环;陈典典;王海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导致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比硬膜外麻醉导致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长。
作者:温泉;颜成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几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方式效果。方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者实施随访分析,分别使用经椎板间开窗术,半椎板切除术和全椎板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和半椎板切除术以及全椎板切除术者相比,实施经椎板间开窗术者优良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者,使用经椎板间开窗入路手术,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丁磊;张亚峰;朱国华;张兴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经腹壁超声(TAS)联合经会阴超声(TPS)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晚孕期产妇分别实施单纯TAS检查与TAS+TPS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单纯TAS检出率为100.0%,高于TAS+TPS的75.0%(P<0.05)。结论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经腹壁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秋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与对照组(76.7%)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和“二胎”政策的开放实施,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和社区为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即全科医学服务被迫切需要。本文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全科医学发展史和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根据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明确现阶段全科医生培养方法目标。
作者:赵静如;韩一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的196例需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观察组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除乳晕以外的切口手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灶的完全切除率、患者及家属对术后美观程度的满意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病灶完全切除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病灶切除率高,术后美观程度好,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
作者:邹华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检测MMP-2、CXCR 4和B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征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10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2、CXCR 4和BMP-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MMP-2、CXCR 4和BMP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分别与CXCR 4、BMP-2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2、CXCR 4和BMP-2共同参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评估乳腺癌的转移情况。
作者:陈艳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精心系统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8例患者通过系统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是0%,痊愈率是100%,平均住院时间是(28.2±3.8)d。结论加强对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精心护理,通过详细观察病情以及针对性护理后,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王少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层级责任护理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抢救护理配合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小板聚焦、降低颅内压、促进脑功能恢复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失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没有很大的差异(P>0.05),经过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责任护理提高了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抢救护理的效率,也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非常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抢救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建玲;张艳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停止使用其他类型的抗青光眼药物1周,观察组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患眼1滴;对照组应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分别在早、晚8:00点各给药1次,患眼每次1滴。结果两组患者眼压基线水平昼夜眼压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6月后观察组昼夜眼压差(4.09±0.75)mm Hg、(3.87±0.68)mm Hg,低于对照组的(4.92±0.97)mm Hg、(4.76±0.89) mm Hg(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35.29%与观察组2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一种有价值的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
作者:杜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改善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实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7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均确诊乳腺癌,先使用二维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结形态、大小、结构以及内部回声,再使用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区域的血流情况,并对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治疗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73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进行淋巴切除术,对其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分析,49例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转移,占67.12%;24例患者未发生淋巴转移情况,占32.88%。结论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与二维超声显示,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血流状态等方面具有特异性,确诊率和准确率高,通过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可准确的确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作者:吴敦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肠梗阻的患病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给予患者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再行手术治疗,分析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8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79例患者治愈,好转4例,死亡3例,后期转院治疗2例,死亡率为(3/88)3.41%。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病情加重应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臧圣彬;夏存林;王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98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PVP组与PKP组,观察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PVP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PK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而PKP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PVP组(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及腰腿疼痛发生率高于PKP组(P<0.05)。结论采用PVP与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患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PVP组较PKP组住院天数及费用更低,而疼痛缓解效力不及PK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PKP组。
作者:邢伟;刘剑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添加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消化系统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恢复评分(124.5±12.6)分、对照组(111.4±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芍益胃汤能有效提升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治疗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高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调查分析110例儿童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总结并分析儿童血液病的种类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0例液病患儿,对患儿骨髓细胞学调查结果实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血液病类型中,血小板、巨核细胞疾病占有比例较高,其次为红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系统疾病。结论儿童血液病多在男性儿童中发病,且多发生于血小板和红细胞、白细胞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大、发热、出血等。
作者:曹玉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胃神经鞘瘤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部平片X线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术前病情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前病情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证实结果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患有胃神经鞘瘤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孟志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分为A组(全切组,n=24)、B组(非全切组, n=72)。所有患者均实施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单位体重剂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患者替代治疗剂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替代治疗剂量与体重均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按照患者具体甲状腺残留率及性别,对其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的使用剂量进行选择。
作者:徐文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传统保健体育对大学生颈椎病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大学生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及颈椎功能锻炼操,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传统保健体育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颈椎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颈椎评分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P<0.05)。结论对大学生颈椎病患者开展传统保健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