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艳;李琼
目的:研究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A组(n=60,给予急救护理)和B组(n=60,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8.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L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将80例CHD合并HLP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辛伐他汀,试验组40例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HD合并HLP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评估将超声检查用于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癌初期筛查的特征及正确率。方法选择进入本健康体检中心参检并实施甲状腺癌超声筛查的4058例受检者,借助高频超声设备对甲状腺癌的疑似患病者开展多切面扫测,经超声检测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证实结果对比后,评析高频超声用于筛查甲状腺癌项目参检者的效果情况。结果4058例受检人员中,共计1279例检出甲状腺结节,占比31.52%;经进一步超声扫查,有21例被鉴定为甲状腺癌高危患者,经手术及病理学试验证实19例为甲状腺癌者,超声检出正确率是90.48%。经评估超声结果,19例甲状腺癌患者有14例为单发病灶者、5例为多发病灶者。结节组织平均大小是(8.1±0.14)mm,都伴有极低的不均质性回声;15例的结节组织内包含微钙化或者砂砾样物;16例病灶的内部血流现象丰盈,阻力参数RI超出0.70。结论在健康体检人员中运用高频超声对其实施甲状腺癌方面的疾病筛查,有助于提升癌变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效果较佳。
作者:毕睿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已全面展开。本文以骨科为例,介绍了该培养模式的背景情况并分析了该模式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有效提高“双轨合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蔡筑韵;钱齐荣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在临床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实习医师20例,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解剖盲探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总成功率分别是83%和40%,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51%和25%,误入动脉的发生率分别是0%和27%,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和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在麻醉科颈内静脉置管术临床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宁;张珍妮;吕建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盐酸阿那格雷胶囊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ET的166例,随机分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羟基脲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阿那格雷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6%(62/83),对照组为60.2%(50/8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阿那格雷胶囊治疗ET,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丁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康复科高危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寻求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康复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共16例住院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调查。结果16例患者中,7例跌倒发生在患者上下床的过程中,占43.8%;65岁以上老龄患者10例,占比62.5%;行为认知存在障碍的患者6例,占37.5%。结论康复科高危患者跌倒的因素主要以高龄、行为认知障碍以及环境设施等为主,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作者:陈侃侃;周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临床检查诊断的对照组(30例)和采用MRI诊断的观察组(30例),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实施MRI诊断,准确率高,效果显著。
作者:申斯原;马守成;刘大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动脉发育不良心脏病经姑息术后行Ⅱ期根治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对11例肺动脉发育不良心脏病患儿行Ⅱ期根治手术。观察所有患儿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并对其行2年随访。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年,无室缺残余漏及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小儿肺动脉发育不良心脏病Ⅱ期根治术的关键取决于术前精确诊断、完善的体外循环管理、精细手术操作和严密细致的围术期监护和治疗。
作者:茹江江;胡延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HCV抗体假阳性的相关分析。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对22849例接受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HCV抗体检测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全部患者的血清检测结果有131例为阳性,根据HCV-RNA确诊后,共有阳性病例110例,阴性病例21例。结论使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HCV抗体检测,其假阳率比较高,需要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结果确认,综合判断。
作者:李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探讨康复专业疾病的分类编码影响因素,为康复病案的科研利用、教学研究、学科发展提供服务。编码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善于阅读病案;善于与临床医师沟通,适时对临床医师进行国际疾病分类知识以及康复诊断的书写培训。达到康复病案的疾病书写与分类的规范化、标准化,编码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工伤康复是我院重点特色专科,提高康复疾病分类的准确性、可用性,势在必行,应予以重视。
作者:罗元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患者20例均给予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总结检查结果。结果20例患者首次磁共振均表现出脑膜脑炎改变,15例患者出现感染后脑血管受累症状。12例增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其头颅内存在感染性肉芽肿病变有9例,左额叶类圆形异常信号周边环形强化3例。20例患者治疗后2~4周再次给予头颅磁共振复查,显示其脑膜强化、肉芽肿等现象均不同程度的缩小,脑梗死范围减小且出现脑软化、胶质增生等症状。结论头颅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断、治疗评估中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瑾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钆塞酸二钠MRI在肝癌早期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1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104例)、观察组(106例),两组分别给予CT和钆塞酸二钠MRI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和诊断特点。结果对照组准确度为81.71%、灵敏度为78.05%、阳性预测值为79.27%、阴性预测值为68.18%均较观察组的96.97%、93.94%、94.95%、85.71%低(P<0.05)。结论采用钆塞酸二钠MRI对肝癌行病理诊断准确度优于CT诊断,可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林令博;牟壮博;林立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