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焕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80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鼻窦内窥镜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72.50%(1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作者:马福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89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6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重症监护室中护理模式的不同;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通过对比血气分析指标,以突出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干预价值。结果在血气分析指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重症监护室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显著改善,终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诊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例急腹症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急诊优质护理可以缩短急腹症患者住院时间,对减少住院费用及减少死亡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超英;李云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与吡拉西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25.59±3.24)分,优于对照组(20.45±2.24)分(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MMSE评分。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变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来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予以评价。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高的临床效益。
作者:张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由于其常常引起全身多脏器的损害而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通过综述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进展、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可以得出外周血C-反应蛋白,PCT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性;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仍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一线用药,但胃肠道反应明显,通过研究得出山莨菪碱对缓解胃肠道反应有效。
作者:肖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改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单独光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患儿体内CD3+、CD4+和CD8+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7天患儿CD4+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28天,CD4+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治疗初期可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可降低CD4+细胞水平,治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会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薛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共8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单药拉莫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进行治疗,并逐渐转化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为85%(34/40);对照组患者为65%(26/4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秦栎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5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0.7%(χ2=4.462,P=0.03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优势。
作者:李许涛;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0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医学营养指导和跟踪,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指导。结果研究组孕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为为26.42%、7.55%,对照组分别为39.62%、16.98%,孕妇胰岛素使用率分别为3.77%和9.43%,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营养治疗能够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率,有效降低孕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曹书密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白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管道缺陷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口腔颌面外科胃管管道缺陷”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胃管自拔率为25.0%,实施后为6.3%(P<0.05);且圈员的能力均较活动前有所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管道缺陷,降低胃管自拔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广。
作者:覃琛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HP根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行常规三联治疗,疗程10天;实验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两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束1个月后行14C呼气试验,评估两组Hp根除情况。结果实验组HP根除率(87.5%)高于对照组(70.96%),实验组Hp未根除患者的14C呼气试验值(127.6±98.1)低于对照组(209.5±1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可减轻患者HP感染严重程度,提高部分患者HP根除治疗效果。
作者:许凤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比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加用替格瑞洛。结果两组各时间段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血小板计数、ST抬高段回落情况、LVEF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1个月、6个月时LVEF分别为[(55.11±3.82)%(、59.74±5.25)%(、69.50±6.11)%]、[(48.34±4.60)%、(53.50±4.89)%、(60.83±7.33)%]。结论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接近,均安全可靠。
作者:黄煜;赵灵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超声在卵巢囊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0例卵巢囊肿患者,并分为A组与B组。A组共420例, B组共380例,A组采用手术治疗,B组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利用超声复查方式治疗囊肿。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囊壁厚度、卵巢囊肿大小、囊内透声性等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超声技术针对卵巢囊肿分类的临床诊断具有90%的符合率。结论超声对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对囊肿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给予较高的数据支撑。
作者:王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在完成针对临床急救以及临床治疗之后,分析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愈率为60.00%,有效率为35.00%,无效率为3.00%,死亡率为2.00%。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使用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可以促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作者:王小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本文就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瑞芬太尼药物和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法中,应用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金伟;李宜聪;李少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沙利度胺为主的化疗方案的治疗,对比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86%(P<0.05)。结论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对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70例,按诊断方法不同分为检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比分析其诊断的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在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发现,检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5.00%,高于对照组62.00%,漏诊率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误诊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和漏诊率较低。
作者:王勤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