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明;陈佐彩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37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组。对照组治疗时接受单极射频消融,共18例;研究组治疗时接受双极射频消融,共19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术中主动脉阻断及转流时间较短(P<0.05),房颤消除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印秀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对阴道分娩产妇,观察临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阴道分娩产妇11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B1组(观察组55例):临床选择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B2组(对照组55例):临床选择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在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B1组低于B2组产妇(P<0.05)。结论针对阴道分娩产妇,临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概率,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
作者:丁明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8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治疗,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优良93.02%优于对照组75.42%,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戴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32例患者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给予对照组32例患者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创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63%,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的快,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四肢深度烧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后疗效显著,治愈时间快,且皮肤功能恢复好。
作者:曹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iR-2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接受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经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量。结果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增殖指数与miR-21的表达之间存在紧密联系;miR-21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miR-21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miR-21表达上调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导致miR-21在乳腺癌中表达升高,可能与增殖指数上升及癌细胞侵袭转移有关[1-2]。故而,miR-21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靶点,作为乳腺癌独立预后指标。
作者:王恩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脑血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心脑血管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奥扎格雷钠药物,实验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药物,对比疗效。结果与对照组81.8%(18/22)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95.8%(23/24)更高,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BI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治疗好转率高。
作者:刘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呼吸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47例,根据临床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采取利福喷丁药物,参照组采取利福平药物,观察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96.0%(24/25)高于参照组81.8%(18/22),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0%(2/25)低于参照组18.2%(4/22),P<0.05;(2)研究组患者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率,缩短肺功能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晓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技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大出血患者80例,将患者根据止血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子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或者舌下含服及肛塞米索前列醇等药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B-Lynch缝合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法治疗,比较两组的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采用B-Lynch缝合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成功率高,止血效果好。
作者:仝中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孕妇顺产和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248例孕妇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86例)和顺差组(162例),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顺产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少于顺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更低,孕妇产褥病率、感染率更低,胎儿健康情况优于剖宫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分娩中采用顺产比剖宫产更具优势,临床中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尽可能地选择顺产方式,以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马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的应用效果,开辟新的诊断思维。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今来我院儿科就诊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并记录结果。结果患有重症感染的儿童PCT阳性率为82.0%,高于患有局部感染者(62.0%)及病毒感染儿童(30%)。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儿童PCT阳性率73.0%高于对照组的4.0%,对比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依据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
作者:徐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人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7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尿糖值和尿微量白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高,诊断价值良好。
作者:穆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对老年性脑梗死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护理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有老年性脑梗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院方提供的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服务后,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在护理满意度还是在治疗效果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性脑梗死的患者施以护理的过程中,再施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邢立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SICS)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对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30例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透明眼角膜切口超声入乳化术治疗,观察组行SICS联合EC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ICS联合ECCE治疗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效果良好。
作者:管清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城市新型预防保健服务模式是我国新出现的一种医疗模式,它为提高居民的免疫能力和提高保健工作的质量带来了新的活力,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就传统的预防保健服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就城市新型预防保健服务模式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概括。
作者:何亚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介绍PACSRIS系统在多院区医院放射科中的应用,概述其在多院区医院放射科工作中的实施现状及应用,详细叙述其工作特点。方法对我院使用的心医国际RIS和PACS的构成和工作流程及特点进行概括,对比放射科原先的检查流程和工作效率,XE-PACS和RIS对多院区医院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提高进行分析。结果PACS 和RIS是现代化数字医院核心数字系统,其在医院影像科的作用是凸出的。而XE-PACS和RIS不但具有传统RIS和PACS的所有特点,还加入了更多的功能,为放射科医生在多院区医院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结论 PACSRIS在多院区中的应用明显的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的病人就诊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
作者:董世杰;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8例,将其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选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选择常规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及肛门直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及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显著。
作者:刘克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联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闫铁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中,44例(48.89%)行阴道试产,其中33例(75.00%)试产成功。试产成功者与经阴道分娩成功的非疤痕子宫妊娠者33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症,经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冯文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引证资料(包括观点、方法等)的来源,不可从别人的论文中转抄过来。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5年文献为准。论著10条左右,综述20条左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