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萍
目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并且术中无死亡病例,42例患者术后1 h内将气管内插管拔除后群补清醒,1例患者因病情加重送入监护病房。患者手术后的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优于术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对麻醉处理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来保证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刘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医辨治在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8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其进行中医辨治,所有患者均使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脉注射液250 ml,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在所有38例患者中,有效率观察组89.5%,对照组6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ALS治疗前总积分为(25.31±5.15)分、治疗后为(31.12±4.05)分,对照组治疗前总积分为(23.11±4.11)分、治疗后为(27.02±3.23)分。两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治,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牟艳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35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8例患者选择他克莫司软膏的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选择患者卤米松乳膏的使用,观察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差异显著,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也有较大差异(P均<0.05)。
作者:李桂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对阴道分娩产妇,观察临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阴道分娩产妇11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B1组(观察组55例):临床选择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B2组(对照组55例):临床选择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在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B1组低于B2组产妇(P<0.05)。结论针对阴道分娩产妇,临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概率,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
作者:丁明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分析组患者采取临床手术护理路径。结果分析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简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包括动机、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100~200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6例重度痔疮患者,对其进行肛垫悬吊手术治疗,研究结果归为实验组;另抽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重度痔疮患者75例,对其进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研究结果归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其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好,总有效率高,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李永铭;孟庆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辅以护理干预的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98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入院后院方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接受不同的护理服务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1%,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为77.5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22, P<0.05)。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高危骨科患者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ASAIII级或IV级的70岁以上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和并发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romage评分等级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高危骨科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发症较少,是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可靠麻醉方法。
作者:杨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探讨其抗凝强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华法林观察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中风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概率为0%,观察组患者为2.9%,差异不明显(P>0.05);出血发生率观察组14.7%,对照组76.5%,两组都没有大出血发生,出血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的治疗中,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都可以减少中风出血,但是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要对其抗凝强度予以重视,减少轻度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琚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32例患者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给予对照组32例患者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创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63%,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的快,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四肢深度烧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后疗效显著,治愈时间快,且皮肤功能恢复好。
作者:曹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应用HbAl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1)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2)各50例],对其行FBG(空腹血糖)与HbAlc检测,并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作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1、2患者的FBG、HbAlc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观察组2,观察组1患者FBG、HbAlc升高比较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HbAlc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亚砷酸为主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初诊患者125例分为亚砷酸+高三尖杉酯碱组、单独亚砷酸组、亚砷酸+其它化疗药物组,进行比较。结果前组较后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较后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与高三尖杉酯碱联合诱导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
作者:周淑秋;戴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饮食与运动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疾病等情况,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和运动指导方案。结果实施饮食及运动指导8周后患者空腹血糖(GLU)、餐后2 h血糖(2hPBG)及GA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均较之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及运动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饮食、运动习惯,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
作者:赵齐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应用超声技术对患有急腹症的患者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临床证实为急腹症疾病的患者55例,在接受治疗前首先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定义为对照组),然后再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定义为研究组)。将两组急腹症诊断结果与临床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以及漏诊和误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腹症治疗前诊断与临床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急腹症漏诊和误诊人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超声技术对患有急腹症的患者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iR-2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接受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经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量。结果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增殖指数与miR-21的表达之间存在紧密联系;miR-21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miR-21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miR-21表达上调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导致miR-21在乳腺癌中表达升高,可能与增殖指数上升及癌细胞侵袭转移有关[1-2]。故而,miR-21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靶点,作为乳腺癌独立预后指标。
作者:王恩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结果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干预,两组患者抑郁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患者疗效较氟西汀单独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方式。方法搜集本院妇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不孕不育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取专科护理,乙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1)两组比较,甲组患者的满意度95.8%(23/24)高于乙组81.8%(18/22),差异显著(P<0.05);(2)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甲组的妊娠成功率83.3%高于乙组72.7%,差异较大(P<0.05)。结论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出现并发症采用专科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妊娠成功率。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采取口服血府逐瘀片药物,观察组采取活血通脉汤内服加外用,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好转率对比,观察组(92.0%)高于参照组(82.6%),观察组下肢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好转优于参照组,血糖、血脂值下降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内服加外用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恢复下肢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
作者:张志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分别采取依达拉奉及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9%高于对照组82.3%(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兰华钧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