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及抗凝强度的探讨

李琚平

关键词:华法林,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摘要:目的:对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探讨其抗凝强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华法林观察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中风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概率为0%,观察组患者为2.9%,差异不明显(P>0.05);出血发生率观察组14.7%,对照组76.5%,两组都没有大出血发生,出血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的治疗中,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都可以减少中风出血,但是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要对其抗凝强度予以重视,减少轻度出血的发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辅助生殖技术并发症的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方式。方法搜集本院妇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不孕不育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取专科护理,乙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1)两组比较,甲组患者的满意度95.8%(23/24)高于乙组81.8%(18/22),差异显著(P<0.05);(2)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甲组的妊娠成功率83.3%高于乙组72.7%,差异较大(P<0.05)。结论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出现并发症采用专科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妊娠成功率。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用于乙肝肝硬化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组(给予拉米夫定)、A组(阿德福韦酯)和E组(恩替卡韦),比较三组治疗6、12个月后ALT水平及HBeAg阴转率。结果 E组治疗后12个月后HBeAg阴转率均高于L组和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其中恩替卡韦效果较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更好。

    作者:段树鹏;朱利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析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各种临床观察和实验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确证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32个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早期诊断分析,对比后期经手术病理确证的结果。并整理出现界限不清、边缘蟹足等超声影像的案例,分析超声图像结果;应用国际上通用的血流动脉收缩期峰值(PSV)和阻力指数(PI)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测准确率为95%,血流信息分级结果显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于乳腺癌的早期检查、分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32例患者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给予对照组32例患者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创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63%,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的快,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四肢深度烧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后疗效显著,治愈时间快,且皮肤功能恢复好。

    作者:曹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IRF-2在胰腺癌中的功能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与探讨IRF-2在胰腺癌中的功能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ETT检测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与PANC-1的半数计量,对以上两种细胞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程度加以了解,选择较为耐药的细胞对IRF-2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进行进一步探讨。结果 MIAPaCa-2与PANC-1细胞中均存在IRF-2基因表达,PANC-1细胞中比MIAPaCa-2高,吉西他滨对MIAPaCa-2细胞半数有效剂量明显低于PANC-1,P<0.05,药物作用72 h后,干扰IRF-2表达细胞IC50值低于PANC-1对照细胞,由此表明,IRF-2基因表达下调后,提升了PANC-1细胞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结论研究表明,IRF-2干扰技术特异性能够有效提升PANC-1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施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多指完全断离患者再植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多指完全断离再植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指完全断离患者80例,依据护理配合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配合,给予研究组患者全面护理配合,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65.0%(26/40)(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22.5%(9/40)(P<0.05)。结论全面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高多指完全断离再植术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并极大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吴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2例癫痫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戊酸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拉莫三嗪进行联合用药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好。

    作者:袁兆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在卵巢囊肿瘤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应用在卵巢囊肿瘤患者的效果观察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的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护理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50例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卵巢囊肿瘤患者在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服务的护理方式,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裴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单独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连庆;谷万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后患者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7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其胰岛素分泌明显。

    作者:符文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心病患者共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伴发组(n=64)和非伴发组(n=70)。比较两组患者易患因素、X线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发生率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吸烟发生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检查显示,伴发组左心室肥大和左右心室肥大的发生率分别为23.4%和14.06%,高于非伴发组10.0%和4.28%的发生率(P均<0.05)。治疗后,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好转比例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及死亡人数增加,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复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易患因素、左心室肥大及左右心室肥大发生率明显升高,且治疗转归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应综合考虑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

    作者:郭睿蓉;吴明;张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的应用效果,开辟新的诊断思维。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今来我院儿科就诊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并记录结果。结果患有重症感染的儿童PCT阳性率为82.0%,高于患有局部感染者(62.0%)及病毒感染儿童(30%)。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儿童PCT阳性率73.0%高于对照组的4.0%,对比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依据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

    作者:徐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为91.18%;随访6~12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11.76%,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9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临床效果高,复发率低。

    作者:张惠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LEEP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初评

    目的:探讨LEEP刀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宫颈糜烂的患者3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LEEP刀术治疗,实验组行LEEP刀术治疗后给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88.13%)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7.50%),且术后出血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短,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的治疗中,LEEP术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辅助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双嘧达莫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究在对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双嘧达莫(潘生丁)联合甲氰咪胍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患有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患者50例,利用计算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在接受治疗期间所用的药物为病毒唑,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潘生丁联合甲氰咪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潘生丁联合甲氰咪胍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孙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实施唑来磷酸注射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6例唑来磷酸注射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行静脉滴注,4 mg/次,4周/次,连续治疗4次,并采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预防感染、疼痛护理等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治疗后14例CR,18例PR,有效率达88.9%;27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率为75.0%。结论加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行唑来磷酸注射治疗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高会华;韩萍;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检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60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结果采用酶联免疫检验MP-IgM阳性者35例。痰培养阳性者18例,并检出其它病原菌。血常规检查发现其指标特异性低。冷凝集试验41例表现为阳性,可作为辅助检验手段。结论肺炎支原体能够导致重症肺炎,因此及时诊断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苗忠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硫普罗宁联合维生素E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硫普罗宁联合维生素E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硫普罗宁静脉滴注,0.2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E 100 mg/次,2次/d。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维生素E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许红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对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初探

    目的:对应用超声技术对患有急腹症的患者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临床证实为急腹症疾病的患者55例,在接受治疗前首先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定义为对照组),然后再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定义为研究组)。将两组急腹症诊断结果与临床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以及漏诊和误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腹症治疗前诊断与临床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急腹症漏诊和误诊人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超声技术对患有急腹症的患者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药品检验中薄膜过滤法的应用价值

    薄膜过滤法是药品检验中主要检测手段,操作简单、迅速,数据分析准确,是检测药品细菌微生物的有效方法。在无菌检查中,采用薄膜过滤法,快速收集细胞,除去某些成分抑菌作用,其应用效果显著。现本文就对药品检验中的薄膜过滤法应用效果予以分析,以此为药品检验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作者:郭明义;苏喜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