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忠海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采用救肾方治疗对钙代谢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CKD3-5期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 n=30)与加用救肾方治疗(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CKD3-5期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0%,高于对照组30%(P<0.05)。两组治疗前BGP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下降,观察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 CKD3-5期患者采用救肾方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钙代谢,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张国胜;侯小静;朱广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手术的患儿共计150例,采取电脑抽签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根据常规观测方法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采取脑电双频指数观测方法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七氟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1.32±0.43)ml、(0.78±0.11)min、(1.54±0.76)min,对照组的七氟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4.32±0.65)ml、(0.90±0.13)min、(1.89±0.77)min。观察组的七氟醚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给予小儿进行全身麻醉治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对于稳定患儿生命体征,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都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翁洪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实施唑来磷酸注射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6例唑来磷酸注射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行静脉滴注,4 mg/次,4周/次,连续治疗4次,并采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预防感染、疼痛护理等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治疗后14例CR,18例PR,有效率达88.9%;27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率为75.0%。结论加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行唑来磷酸注射治疗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高会华;韩萍;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18例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期妊娠妇女,对照组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观察组给予阴道置入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患者宫口松弛程度、扩宫时疼痛程度、扩宫时间、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宫口松弛程度好,扩宫时间短,扩宫时疼痛轻,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各项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能有效扩张宫颈,且安全性好。
作者:张雅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每组31例。联合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单用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联合组治愈率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跟单用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APACHE-Ⅱ、血淀粉酶、WBC和白蛋白改善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跟单用生长抑素对比,治愈率高,实验室指标改善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贾春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4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共20例,治疗方式选择非扩髓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共20例,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P<0.05),并发症少(P<0.05),优良率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非扩髓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效果好。
作者:李蔚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采用血管检查仪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在术后护理中采用血管检查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康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抗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高频电内镜下点状凝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萎方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7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萎方治疗CAG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X线钼靶的影像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是因为无痛肿块就诊,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短期内的增大病史,对所有患者开展X线钼靶摄片检查。结论在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开展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仅仅依靠X线钼靶难以实施准确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开展诊断,大部分患者的肿块存在短期内增大现象,这可作为患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的主要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80例,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疗法为布地奈德悬液雾化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匹多莫德,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果为80.0%,观察组为95.0%,且观察组再感染次数与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军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后行椎弓根植骨,对照组仅采用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40例(80.0%),骨折不愈合10例(20.0%),对照组骨折愈合24例(48.0%)例,骨折不愈合26例(52.0%),两组骨折愈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显著,愈合快且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徐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为1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17例患者,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疾病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的治疗中采取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提高药物的依从性,了解疾病相关的知识,良好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香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探讨抗CCP抗体和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患者组,并抽取同期到院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两组均于清晨静脉采血以进行抗CCP抗体和RF检测,计算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总符合率。结果在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比较中,患者组在抗CCP抗体和RF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测方法敏感度等价值的比较中可见RF的敏感度略高于抗CCP抗体,但抗CCP抗体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总符合率均高于RF,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与RF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具有诊断价值,但RF更具敏感度,而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检测更具价值,根据两者的不同,联合应用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测更具重要意义。
作者:魏善和;吴莉;闫丽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我院68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并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结果对其中30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所有患者均达到愈合标准。结论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够提供持久又牢固的固定效果,有效的治疗或者是防止患者在骨折之后出现伤口的不愈合现象或者是伤口畸形愈合。
作者:罗耀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耳穴压豆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方法选取7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夜间口服坎地沙坦酯;治疗组在口服坎地沙坦酯的同时加用耳穴压豆法。结果治疗后治疗能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同时坎地沙坦酯联合耳穴压豆能促使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向杓型高血压转换。结论耳穴贴压法能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曲玉梅;吴华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FV1(1s用力呼气率)及PEF(呼气峰流速)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采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肺部功能。
作者:鲁细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临床尿常规检验所受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措施。方法分析尿常规检验的收集前、运送保管以及尿液分析仪使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尿常规检验的标本在采集前、采集中和采集后的所有操作必须规范,注意和患者的良好沟通,在采集之后给予良好的运输、贮存,正确使用仪器,保证规范操作,减少临床误差的出现。结论经分析发现影响尿常规检查的因素有标本收集前、运送保管以及分析中等,因此要对检验前后的所有环节都认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控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彭鹏;闫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辅以护理干预的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98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入院后院方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接受不同的护理服务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1%,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为77.5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22, P<0.05)。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探讨其抗凝强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华法林观察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中风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概率为0%,观察组患者为2.9%,差异不明显(P>0.05);出血发生率观察组14.7%,对照组76.5%,两组都没有大出血发生,出血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的治疗中,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都可以减少中风出血,但是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要对其抗凝强度予以重视,减少轻度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琚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论文作者对内容负责,又为文献检索中的作者索引提供读者查询。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资料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有贡献者可以列入文章后的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国人,应征得本人同意。人名后一般不注明学衔职称。作者单位地址书写格式通常由小到大。并注明邮编。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