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术后护理研究

康爱玲

关键词:全瓣环包术, 深静脉功能不全, 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采用血管检查仪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在术后护理中采用血管检查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分析组患者采取临床手术护理路径。结果分析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观察身体恢复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可缓解身体不适,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率。

    作者:国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亚砷酸为主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其随访研究

    目的:亚砷酸为主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初诊患者125例分为亚砷酸+高三尖杉酯碱组、单独亚砷酸组、亚砷酸+其它化疗药物组,进行比较。结果前组较后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较后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与高三尖杉酯碱联合诱导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

    作者:周淑秋;戴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1月确诊艾滋病患者116例,其中22例发生机会性感染,已死亡,89例经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5例至今仍在住院治疗中。结果多数患者在经护理后病情有所改善,少数患者经护理后病情无变化。结论通过各种护理手段使大多数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或病情好转。

    作者:艾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循证护理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嘱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共53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

    作者:王以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母丸及缩宫素在药流术中减少阴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药物流产术中采用益母丸、缩宫素后对阴道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对205例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PG)终止早孕的健康妇女随机分组,药流同时加服益母丸,并于第三天肌注缩宫素为观察组,纯药流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在药物流产术中是否配合使用益母丸和缩宫素对阴道出血影响差异显著,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物流产术中配合使用益母丸、缩宫素,对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小红;李业霞;龙昱同;付春梅;谢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尿常规检验所受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措施。方法分析尿常规检验的收集前、运送保管以及尿液分析仪使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尿常规检验的标本在采集前、采集中和采集后的所有操作必须规范,注意和患者的良好沟通,在采集之后给予良好的运输、贮存,正确使用仪器,保证规范操作,减少临床误差的出现。结论经分析发现影响尿常规检查的因素有标本收集前、运送保管以及分析中等,因此要对检验前后的所有环节都认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控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彭鹏;闫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术中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75.4±12.4)min,术中出血量为(156.7±10.1)ml,肛门排气时间为(18.4±7.5)h,胃肠恢复时间为(42.4±13.8)h,住院时间为(16.4±5.5)d;共有6例(15%)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中没有出现肠梗阻复发等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海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入院当天Blatchfor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较常规护理组相比降低(P<0.05)。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作者:田秀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剖宫产患者手术期间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深入研究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患者手术期间的应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剖腹产的产妇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在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目的:研究在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效率和临床效果,探索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搜集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涵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冠心病患者以及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执行心脏内科既往常规护理操作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执行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ADL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并记录对心功能的改变。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律失常恢复的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有效恢复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CT诊断前纵膈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CT诊断前纵隔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前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的41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前纵隔占位性病变,而CT诊断中有39例患者为前纵隔占位性病变,其余2例患者因发生部位比较特殊并且临床病史不典型而导致误诊,则CT诊断的正确率为95.1%。结论 CT诊断前纵隔占位性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对纵隔占位病变的内部结构进行全面的观察,并且能够对其属实质性或囊性进行鉴别。

    作者:史哲;刘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bAlc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与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应用HbAl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1)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2)各50例],对其行FBG(空腹血糖)与HbAlc检测,并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作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1、2患者的FBG、HbAlc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观察组2,观察组1患者FBG、HbAlc升高比较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HbAlc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分析

    目的: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X线钼靶的影像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是因为无痛肿块就诊,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短期内的增大病史,对所有患者开展X线钼靶摄片检查。结论在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开展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仅仅依靠X线钼靶难以实施准确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开展诊断,大部分患者的肿块存在短期内增大现象,这可作为患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甲泼尼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随机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者中抽取4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同时患者在入院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论是在接受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还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多指完全断离患者再植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多指完全断离再植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指完全断离患者80例,依据护理配合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配合,给予研究组患者全面护理配合,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65.0%(26/40)(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22.5%(9/40)(P<0.05)。结论全面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高多指完全断离再植术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并极大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吴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城市新型预防保健服务模式分析

    城市新型预防保健服务模式是我国新出现的一种医疗模式,它为提高居民的免疫能力和提高保健工作的质量带来了新的活力,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就传统的预防保健服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就城市新型预防保健服务模式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概括。

    作者:何亚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探究复方阿嗪米特针对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胆囊切除手术后消化不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观察组则使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好转迹象,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产生的消化不良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宋传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硫普罗宁联合维生素E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硫普罗宁联合维生素E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硫普罗宁静脉滴注,0.2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E 100 mg/次,2次/d。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维生素E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许红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