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田秀华

关键词:护理干预,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效果, 再出血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入院当天Blatchfor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较常规护理组相比降低(P<0.05)。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6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6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优良率(75.8%)低于研究组(94.4%),并发症的发生率(36.4%)高于研究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慧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经皮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对比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对比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1例给予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实验组优良率(93.55%)高于对照组(76.67%),其手术时间[(62.15±7.23) min]、术中出血量[(104.10±10.77)ml]、住院时间[(10.26±2.10) d]、骨折愈合时间[(15.91±1.37)周]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7.82±16.26)min,术中出血量(170.75±22.11)ml,住院时间(20.34±2.41)d,骨折愈合时间(20.18±2.36)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优于交锁髓内钉,其临床疗效较高,术中及术后情况较佳。

    作者:吴绍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三维超声与碘油造影用于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与碘油造影用于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临床准确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用于可疑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患者156例三维超声资料,并与外科手术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符合率。结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和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符合率分别为85.90%(134/156),100.00%(156/156);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符合率显著高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碘油造影检查,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具有更高临床准确率,可用于疾病鉴别诊断。

    作者:王海;蔡菊芳;曾茂平;王少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析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各种临床观察和实验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确证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32个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早期诊断分析,对比后期经手术病理确证的结果。并整理出现界限不清、边缘蟹足等超声影像的案例,分析超声图像结果;应用国际上通用的血流动脉收缩期峰值(PSV)和阻力指数(PI)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测准确率为95%,血流信息分级结果显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于乳腺癌的早期检查、分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循证护理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嘱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术后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采用血管检查仪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在术后护理中采用血管检查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康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心病患者共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伴发组(n=64)和非伴发组(n=70)。比较两组患者易患因素、X线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发生率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吸烟发生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检查显示,伴发组左心室肥大和左右心室肥大的发生率分别为23.4%和14.06%,高于非伴发组10.0%和4.28%的发生率(P均<0.05)。治疗后,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好转比例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及死亡人数增加,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复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易患因素、左心室肥大及左右心室肥大发生率明显升高,且治疗转归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应综合考虑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

    作者:郭睿蓉;吴明;张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使用中药后饮食体会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中药后饮食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瘙痒症状,均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饮食指导与中药治疗不但能显著改善其瘙痒症状,也可提升其综合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奥卡西平用于癫痫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奥卡西平用于癫痫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苯妥英钠和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用于癫痫治疗具有临床疗效,能够显著减少癫痫的发作,并且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祝鸿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有机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应用戊乙奎醚(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9例,研究组予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血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应用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喻朝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临床病理危险性分析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患者40例,根据肾脏病变程度分为两组,各2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组高血压发病率、肾衰竭、平均动脉压、尿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等和B组有显著差异(P<0.05)。经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有平均动脉压、尿蛋白低于6g/24h。结论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性,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水平、镜下尿红细胞、尿蛋白等指标,能够更好的判断肾脏病理损害程度。

    作者:焦亚彬;韩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于作者署名

    论文作者对内容负责,又为文献检索中的作者索引提供读者查询。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资料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有贡献者可以列入文章后的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国人,应征得本人同意。人名后一般不注明学衔职称。作者单位地址书写格式通常由小到大。并注明邮编。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以医养老

    目的:探讨以医养老,医养结合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在现今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在临床护理服务中,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举措。结果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达到老年护理的目标,促进康复,减少急慢性疾病所造成的残障,维持生命的舒适度和尊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我院自开办老年养护中心多年来的情况,从而找出一条适合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新路。

    作者:曲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11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佐治,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之间差异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佐治儿童支原体肺炎可强化治疗效果,大幅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甄兴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产前B超检查的孕妇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孕妇产前检查的结果与胎儿的分娩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结果经产前B超诊断共发现脐带绕颈胎儿244例,分娩时确定发生脐带绕颈胎儿249例,诊断准确率为98.0%。脐带绕颈一周、两周、三周的诊断准确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高,在胎儿分娩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泗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亲情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探索

    目的:研究亲情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结果,获取新的心内科护理思维。方法搜集我院心内科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特殊的亲情优质护理。按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好过对照组患者,同时对比分析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中加用亲情优质护理取得了优异的护理效果。

    作者:高红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尿液检验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检查的影响因素,并制定规避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0份尿液检查的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尿液检查的因素,包括临床用药,采集准备,标本保存,标本送检,标本检验这几个方面,统计其产生误差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规避对策。结果在这1600份尿检样本的检查结果中,存在较大误差的有72份,占比4.50%。其中临床用药时出现误差的有19份,占比26.39%;采集准备时出现误差的有14份,占比19.44%;标本保存时出现误差的有8份,占比11.11%;标本送检时出现误差的有6份,占比8.33%;标本检验时出现误差的有25份,占比34.73%。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中,要严格把关各个流程,将影响因素小化,将误差降至低,保证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1月确诊艾滋病患者116例,其中22例发生机会性感染,已死亡,89例经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5例至今仍在住院治疗中。结果多数患者在经护理后病情有所改善,少数患者经护理后病情无变化。结论通过各种护理手段使大多数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或病情好转。

    作者:艾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应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方法选取76例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实施持续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38例实施脑室外引流,术后5 d实施腰大池引流。结果两组脑室引流顺畅时间、第三、四脑室内水肿消除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颅内感染、死亡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效果显著。

    作者:李凤强;赵英志;李浩;孙宇男;王斌;刘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9例前列腺患者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低于研究组(93.5%),且并发症27.9%高于研究组6.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

    作者:杨建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