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循证护理实施效果评价

孙静

关键词:循证护理, 消化性溃疡, 实施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嘱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抗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抗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高频电内镜下点状凝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萎方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7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萎方治疗CAG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为91.18%;随访6~12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11.76%,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9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临床效果高,复发率低。

    作者:张惠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75例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就地西泮(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75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惊厥患儿75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7)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安定治疗,实验组采用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尿液检验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检查的影响因素,并制定规避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0份尿液检查的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尿液检查的因素,包括临床用药,采集准备,标本保存,标本送检,标本检验这几个方面,统计其产生误差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规避对策。结果在这1600份尿检样本的检查结果中,存在较大误差的有72份,占比4.50%。其中临床用药时出现误差的有19份,占比26.39%;采集准备时出现误差的有14份,占比19.44%;标本保存时出现误差的有8份,占比11.11%;标本送检时出现误差的有6份,占比8.33%;标本检验时出现误差的有25份,占比34.73%。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中,要严格把关各个流程,将影响因素小化,将误差降至低,保证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在2012年11月~2014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栓塞后神经功能康复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应用的效果和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脑栓塞后神经功能康复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并且患者的护理效果也显著提升。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来评定术后疗效,优27例,占比77.1%,良5例,占比14.3%,差3例,占比8.6%,则本次研究的优良率为91.4%。结论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固定可靠、减少疼痛、防止肩部畸形以及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功能等诸多优点。

    作者:王凤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双嘧达莫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究在对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双嘧达莫(潘生丁)联合甲氰咪胍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患有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患者50例,利用计算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在接受治疗期间所用的药物为病毒唑,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潘生丁联合甲氰咪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潘生丁联合甲氰咪胍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孙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有机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应用戊乙奎醚(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9例,研究组予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血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应用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喻朝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抗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12周肺动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宋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LEEP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初评

    目的:探讨LEEP刀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宫颈糜烂的患者3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LEEP刀术治疗,实验组行LEEP刀术治疗后给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88.13%)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7.50%),且术后出血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短,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的治疗中,LEEP术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辅助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bAlc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与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应用HbAl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1)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2)各50例],对其行FBG(空腹血糖)与HbAlc检测,并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作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1、2患者的FBG、HbAlc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观察组2,观察组1患者FBG、HbAlc升高比较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HbAlc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IRF-2在胰腺癌中的功能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与探讨IRF-2在胰腺癌中的功能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ETT检测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与PANC-1的半数计量,对以上两种细胞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程度加以了解,选择较为耐药的细胞对IRF-2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进行进一步探讨。结果 MIAPaCa-2与PANC-1细胞中均存在IRF-2基因表达,PANC-1细胞中比MIAPaCa-2高,吉西他滨对MIAPaCa-2细胞半数有效剂量明显低于PANC-1,P<0.05,药物作用72 h后,干扰IRF-2表达细胞IC50值低于PANC-1对照细胞,由此表明,IRF-2基因表达下调后,提升了PANC-1细胞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结论研究表明,IRF-2干扰技术特异性能够有效提升PANC-1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施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2例癫痫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戊酸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拉莫三嗪进行联合用药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好。

    作者:袁兆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结果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干预,两组患者抑郁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患者疗效较氟西汀单独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初治肺结核病78例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种药物治疗,但未应用左氧氟沙星。结果治疗4个月时治疗组痰转阴率为76.92%,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97.44%,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治疗4个月时对照组痰转阴率为46.15%,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71.49%,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痰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病,痰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邓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分析手术成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96.3%)高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71,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可长期使用。

    作者:修南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探索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在联合康复治疗的方案并且对愈后的效果分析。方法搜集我院心内科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为2组,每组50名。其中对照组在介入手术后只进行药物的单纯治疗,而实验组在既往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此时的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患者大运动耐量改善,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联合康复治疗具有较多优势。

    作者:王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围手术期中降低感染率的护理干预工作进行科学研究。方法自2012年7月~2013年6月期间,收集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358例,选用随机数据分布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79例。其中对观察组围手术期患者通常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治疗组围手术期患者选用护理干预方式。结果由于两组患者出现感染部位不同,其中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皮肤感染和其他方面感染,在治疗组中的患者各个部位出现感染几率低于观察组,两组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的手术感染情况,感染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剔除、阴式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卵巢癌根治、剖宫产以及其他方面手术,其中治疗组不同手术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低于观察组,对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出现感染病例较多加强基本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能够将妇产科围手术期出现感染几率降到低,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周银玲;郭惠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以医养老

    目的:探讨以医养老,医养结合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在现今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在临床护理服务中,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举措。结果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达到老年护理的目标,促进康复,减少急慢性疾病所造成的残障,维持生命的舒适度和尊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我院自开办老年养护中心多年来的情况,从而找出一条适合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新路。

    作者:曲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的手术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管、食管侵犯。均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高于未分化癌患者,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结论对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给予辅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