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彦
目的:探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脑血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心脑血管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奥扎格雷钠药物,实验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药物,对比疗效。结果与对照组81.8%(18/22)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95.8%(23/24)更高,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BI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治疗好转率高。
作者:刘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期收治的76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各38例。实验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法莫替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效果显著,可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志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分析组患者采取临床手术护理路径。结果分析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术后肝胆管残石的胆道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名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选取的50名患者中,治愈47例,治愈率为94.0%,患者取石次数平均为3.1次,胆道镜治疗过程中,1名患者并发胆管炎,1名并发胆道出血,通过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研究表明,胆道镜取石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现阶段胆道术后肝胆管残石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建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论文的题目必须切合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能够明确表达论文的性质和目的。题目一般都采用由名词组成的词组来表达,且标题不宜过长(一般少于20字)。读者在决定是否阅读此文时,首先要看文题。因此文题应该具有吸引力,能准确概括论文内容,提纲挚领,点明主题,做到文题与内容相符。总的要求是简明、醒目、有吸引力、紧扣文章内容。文题在15个汉字以内为宜。因为标题太长,记起来费劲,念起来吃力。如果标题实在太长而又不能省略,可通过副标题方式处理。但标题简短也要适度,太短而令人费解同样是不可取的。此外,要避免题目空洞和笼统,当前的趋势是,文题不加冗长套语,如“初步探讨”、“……的观察”,“一些想法”等一类词完全可以省略。学术性研究论文中应少用疑问性标题,如“有无……”、“何时……”、“如何……”等。文题只是文章的标签,并非具体内容,因而一般不需用完整的句子,不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句子成分。文题中避免使用非标准化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论文作者对内容负责,又为文献检索中的作者索引提供读者查询。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资料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有贡献者可以列入文章后的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国人,应征得本人同意。人名后一般不注明学衔职称。作者单位地址书写格式通常由小到大。并注明邮编。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后患者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7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其胰岛素分泌明显。
作者:符文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不同方案在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牙周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炎患者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好于替硝唑,起效较快。
作者:冯书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在联合康复治疗的方案并且对愈后的效果分析。方法搜集我院心内科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为2组,每组50名。其中对照组在介入手术后只进行药物的单纯治疗,而实验组在既往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此时的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患者大运动耐量改善,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联合康复治疗具有较多优势。
作者:王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介绍PACSRIS系统在多院区医院放射科中的应用,概述其在多院区医院放射科工作中的实施现状及应用,详细叙述其工作特点。方法对我院使用的心医国际RIS和PACS的构成和工作流程及特点进行概括,对比放射科原先的检查流程和工作效率,XE-PACS和RIS对多院区医院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提高进行分析。结果PACS 和RIS是现代化数字医院核心数字系统,其在医院影像科的作用是凸出的。而XE-PACS和RIS不但具有传统RIS和PACS的所有特点,还加入了更多的功能,为放射科医生在多院区医院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结论 PACSRIS在多院区中的应用明显的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的病人就诊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
作者:董世杰;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抗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高频电内镜下点状凝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萎方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7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萎方治疗CAG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胞磷胆碱与脑活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从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抽取100例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胞磷胆碱、脑活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其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磷胆碱与脑活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好,有效率高。
作者:郝桂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的主要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80例,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疗法为布地奈德悬液雾化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匹多莫德,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果为80.0%,观察组为95.0%,且观察组再感染次数与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军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手术的患儿共计150例,采取电脑抽签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根据常规观测方法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采取脑电双频指数观测方法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七氟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1.32±0.43)ml、(0.78±0.11)min、(1.54±0.76)min,对照组的七氟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4.32±0.65)ml、(0.90±0.13)min、(1.89±0.77)min。观察组的七氟醚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给予小儿进行全身麻醉治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对于稳定患儿生命体征,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都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翁洪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术中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75.4±12.4)min,术中出血量为(156.7±10.1)ml,肛门排气时间为(18.4±7.5)h,胃肠恢复时间为(42.4±13.8)h,住院时间为(16.4±5.5)d;共有6例(15%)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中没有出现肠梗阻复发等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海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消化道穿孔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消化道穿孔患者51例,在患者开展手术之前,为患者实施CT扫描检查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予以探讨。结果通过CT检查证实为消化道穿孔的患者为50例,通过X线检查出消化道穿孔患者为26例,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具有明显的差别,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的准确率高于X线平片检查。结论将螺旋CT应用于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洪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8例,将其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选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选择常规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及肛门直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及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显著。
作者:刘克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健康用药教育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86例,将上述患者按照掷骰子法分为用药教育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用药教育组93例,对照组93例。用药教育组采用健康用药教育方法,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用药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用药教育后各项指标掌握达标率等组内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健康用药教育后各项指标掌握达标率等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健康用药教育后用药依从性及血糖自我检测情况等组内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健康用药教育后用药依从性及血糖自我检测情况等组间比较,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健康用药教育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裴金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管、食管侵犯。均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高于未分化癌患者,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结论对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给予辅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效率和临床效果,探索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搜集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涵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冠心病患者以及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执行心脏内科既往常规护理操作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执行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ADL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并记录对心功能的改变。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律失常恢复的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有效恢复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睿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