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卫
目的:探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脑血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心脑血管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奥扎格雷钠药物,实验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药物,对比疗效。结果与对照组81.8%(18/22)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95.8%(23/24)更高,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BI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治疗好转率高。
作者:刘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硫普罗宁联合维生素E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硫普罗宁静脉滴注,0.2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E 100 mg/次,2次/d。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维生素E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许红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前一年间未实施风险管理的90例胎儿脐带绕颈病例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后一年间实施风险管理的90例胎儿脐带绕颈病例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满意率、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率为97.78%,新生儿窒息率为31.11%,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为11.11%,对照组产妇满意率为83.33%,新生儿窒息率为57.78%,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为22.22%,观察组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提高产妇的满意率,是一种可行的护理方式。
作者:钱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应用尼可地尔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45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给予尼可地尔联合卡维地洛,乙组给予单纯卡维地洛,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发生率8.3%(2/24),与乙组81.0%(17/21)、19.0%(4/21)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沈旭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功能康复复有效率为93.48%,参照组患者功能康复有效率为76.09%,实验组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3例给予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单纯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70.97%),其治疗后FEV1[(90.13±15.84)%]、FVC[(95.23±12.67)%]、PEF[(81.10±8.74)%]高于对照组[FEV1:(80.11±13.61)%、FVC:(81.16±15.97)%、PEF:(64.49±9.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FEV1、FVC、PEF改善明显。
作者:冯修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影响。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分为甲、乙组,甲组给予分析前质量控制,乙组不给予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比两组的免疫不合理的情况。结果(1)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7%(22/24)高于乙组81.0%(17/21),P<0.05;(2)甲组免疫球蛋白G、M、A、D、E检验符合率高于乙组,P<0.05;(3)甲组检验不合格率8.3%低于乙组23.8%,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检验不合格率。
作者:朴银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灵芝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将所选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在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的情况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灵芝补肺汤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提供安慰剂治疗,并对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疗效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治疗中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腹胀、胃部不适的情况,对照组有9例患者有恶心和轻度腹胀的情况,进过对症治疗,对观察效果没有影响,所有患者没有与灵芝补肺汤相关的不良反应。此外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灵芝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杜传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手术的患儿共计150例,采取电脑抽签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根据常规观测方法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采取脑电双频指数观测方法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七氟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1.32±0.43)ml、(0.78±0.11)min、(1.54±0.76)min,对照组的七氟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4.32±0.65)ml、(0.90±0.13)min、(1.89±0.77)min。观察组的七氟醚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给予小儿进行全身麻醉治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对于稳定患儿生命体征,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都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翁洪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就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70例小儿腹泻患儿,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家属满意度以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泻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银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CT诊断前纵隔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前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的41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前纵隔占位性病变,而CT诊断中有39例患者为前纵隔占位性病变,其余2例患者因发生部位比较特殊并且临床病史不典型而导致误诊,则CT诊断的正确率为95.1%。结论 CT诊断前纵隔占位性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对纵隔占位病变的内部结构进行全面的观察,并且能够对其属实质性或囊性进行鉴别。
作者:史哲;刘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45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均予患者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45例患者中其中痊愈17例(37.78%),显效16例(35.56%),好转5例(11.11%),无效7例(15.56%),总有效率为84.44%;45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4.44%),粘连性腹痛6例(13.33),粘连性肠梗阻1例(2.22%),小肠系膜损伤1例(2.22%),并发症为22.22%。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效果有效,但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临床需提升相关技术水平。
作者:阴全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嘱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小剂量盐酸氯丙嗪穴位注射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临床疗效。方法50例神经衰弱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物理治疗,穴位注射组给予小剂量盐酸氯丙嗪穴位注射治疗、物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穴位注射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改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氯丙嗪穴位注射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金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为1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17例患者,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疾病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的治疗中采取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提高药物的依从性,了解疾病相关的知识,良好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香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检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60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结果采用酶联免疫检验MP-IgM阳性者35例。痰培养阳性者18例,并检出其它病原菌。血常规检查发现其指标特异性低。冷凝集试验41例表现为阳性,可作为辅助检验手段。结论肺炎支原体能够导致重症肺炎,因此及时诊断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苗忠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简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包括动机、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100~200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临床尿常规检验所受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措施。方法分析尿常规检验的收集前、运送保管以及尿液分析仪使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尿常规检验的标本在采集前、采集中和采集后的所有操作必须规范,注意和患者的良好沟通,在采集之后给予良好的运输、贮存,正确使用仪器,保证规范操作,减少临床误差的出现。结论经分析发现影响尿常规检查的因素有标本收集前、运送保管以及分析中等,因此要对检验前后的所有环节都认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控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彭鹏;闫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技能和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进的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健康教育护理,患儿及家属得到有效的、全程的健康教育,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
作者:刘文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接受院方提供的临床护理路径后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支气管哮喘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编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后,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