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张华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接受院方提供的临床护理路径后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支气管哮喘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编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后,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产前B超检查的孕妇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孕妇产前检查的结果与胎儿的分娩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结果经产前B超诊断共发现脐带绕颈胎儿244例,分娩时确定发生脐带绕颈胎儿249例,诊断准确率为98.0%。脐带绕颈一周、两周、三周的诊断准确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高,在胎儿分娩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泗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结果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干预,两组患者抑郁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患者疗效较氟西汀单独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干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优质干预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血压情况。结果优质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干预组,优质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指标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

    作者:郝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在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放置3个月后,患者的痛经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月经量减少(P<0.05);子宫体积12个月内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且症状较轻。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都较高。

    作者:叶新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辽宁省锦州市733例中老年教师血尿酸抽样调查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人类比其他哺乳动物尿酸酶降解功能减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嘌呤食物摄入的增加,高尿酸血症在中老年人中,特别是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员中检出率更高。血尿酸的升高可能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对锦州市九所中学733例中老年教师的血尿酸进行抽样调查,对结果进行评判分析、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3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3例给予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单纯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70.97%),其治疗后FEV1[(90.13±15.84)%]、FVC[(95.23±12.67)%]、PEF[(81.10±8.74)%]高于对照组[FEV1:(80.11±13.61)%、FVC:(81.16±15.97)%、PEF:(64.49±9.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FEV1、FVC、PEF改善明显。

    作者:冯修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与探讨

    目的:总结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技能和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进的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健康教育护理,患儿及家属得到有效的、全程的健康教育,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

    作者:刘文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共53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

    作者:王以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重点探索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初~2014年底在我院接受首次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护理干预应用于25例对照组,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干预应用于25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高达20.0%,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4.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护理差错发生率低至0。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过对照组。对照组的满意度76.0%,低于观察组(96.0%)。结论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方案,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欧仁琪咪克;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母丸及缩宫素在药流术中减少阴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药物流产术中采用益母丸、缩宫素后对阴道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对205例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PG)终止早孕的健康妇女随机分组,药流同时加服益母丸,并于第三天肌注缩宫素为观察组,纯药流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在药物流产术中是否配合使用益母丸和缩宫素对阴道出血影响差异显著,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物流产术中配合使用益母丸、缩宫素,对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小红;李业霞;龙昱同;付春梅;谢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浆D-二聚体和FDP检测在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D-Dimer及FDP在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8例DIC患者为DIC组,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和18例DIC疑似患者作为疑似组。用Sysmex CA-1500血凝仪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浆D-Dimer及FDP水平,检测DIC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DIC组两指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IC组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及FDP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血浆D-Dimer及FDP水平有利于DIC的早期临床诊断、监测疾病进程、判断治疗疗效及有效的预防疾病恶化提供了可靠的观察指标。

    作者:王克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结果探析

    目的:探究糖尿病人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7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尿糖值和尿微量白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高,诊断价值良好。

    作者:穆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分别采取依达拉奉及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9%高于对照组82.3%(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兰华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肌梗塞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心肌梗塞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心肌梗塞38例,按照检查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共19例,接受超声检查;对照组共19例,接受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误诊率较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心肌梗塞超声诊断价值较大,诊断较准确。

    作者:万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呼吸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47例,根据临床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采取利福喷丁药物,参照组采取利福平药物,观察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96.0%(24/25)高于参照组81.8%(18/22),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0%(2/25)低于参照组18.2%(4/22),P<0.05;(2)研究组患者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率,缩短肺功能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晓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初治肺结核病78例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种药物治疗,但未应用左氧氟沙星。结果治疗4个月时治疗组痰转阴率为76.92%,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97.44%,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治疗4个月时对照组痰转阴率为46.15%,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71.49%,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痰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病,痰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邓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析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各种临床观察和实验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确证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32个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早期诊断分析,对比后期经手术病理确证的结果。并整理出现界限不清、边缘蟹足等超声影像的案例,分析超声图像结果;应用国际上通用的血流动脉收缩期峰值(PSV)和阻力指数(PI)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测准确率为95%,血流信息分级结果显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于乳腺癌的早期检查、分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地高辛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地高辛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地高辛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和单纯地高辛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发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后静息时心室率和活动后心室率控制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1.1%)(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倍他乐克和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心房纤颤,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荆腊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35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8例患者选择他克莫司软膏的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选择患者卤米松乳膏的使用,观察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差异显著,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也有较大差异(P均<0.05)。

    作者:李桂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