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辽宁省锦州市733例中老年教师血尿酸抽样调查

王新华

关键词:血尿酸, 高尿酸血症, 中老年教师, 抽样调查
摘要: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人类比其他哺乳动物尿酸酶降解功能减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嘌呤食物摄入的增加,高尿酸血症在中老年人中,特别是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员中检出率更高。血尿酸的升高可能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对锦州市九所中学733例中老年教师的血尿酸进行抽样调查,对结果进行评判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循证护理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嘱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观察身体恢复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可缓解身体不适,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率。

    作者:国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高血压急症患者采用硝普钠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7例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1例给予硝普钠的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选择乌拉地尔的治疗,观察患者服药后身体出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到明显好转,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采用硝普钠的治疗,起效快,可在段时间内使血压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惠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索他洛尔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入的120例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n=60):0.2 tid×7天,0.2 bid ×7天,减到0.2 qd 维持。索他洛尔组(n=60):40mg q12h 慢慢加量直到有效控制量120~160 mg q12h。随访1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治疗组在控制快速心律失常中疗效优于索他洛尔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上海市某区二级甲等医院引进人才从业环境现状评价及对策

    目的:了解医院人才环境对引进人才队伍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定、调整、完善人才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区五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6~2014年间引进人才共151人,进行人才从业环境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5份,应答率82.7%。结果引进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不容乐观;引进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与医院领导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医院文化、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对人才队伍的稳定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引进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是医院整体人才队伍稳定性的缩影,人才的成长与效用发挥需要合适的人才环境。

    作者:林鸣芳;顾明英;陈奇;周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用于乙肝肝硬化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组(给予拉米夫定)、A组(阿德福韦酯)和E组(恩替卡韦),比较三组治疗6、12个月后ALT水平及HBeAg阴转率。结果 E组治疗后12个月后HBeAg阴转率均高于L组和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其中恩替卡韦效果较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更好。

    作者:段树鹏;朱利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于作者署名

    论文作者对内容负责,又为文献检索中的作者索引提供读者查询。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资料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有贡献者可以列入文章后的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国人,应征得本人同意。人名后一般不注明学衔职称。作者单位地址书写格式通常由小到大。并注明邮编。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miR-2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miR-2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接受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经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量。结果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增殖指数与miR-21的表达之间存在紧密联系;miR-21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miR-21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miR-21表达上调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导致miR-21在乳腺癌中表达升高,可能与增殖指数上升及癌细胞侵袭转移有关[1-2]。故而,miR-21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靶点,作为乳腺癌独立预后指标。

    作者:王恩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溶解治疗颈动脉斑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普罗布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能够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王宝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部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盆腔肿块病患13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患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按超声诊断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两组,每组均为68例,观察其影像学资料与诊断结果,并将其与病患终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不同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研究中腹部超声确诊率为79.4%,而经阴道超声确诊率为97.1%。经阴道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盆腔肿块病患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虽然采用腹部超声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准确率还是比较低。

    作者:于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图像增强剂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图像增强剂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30.0%碘海醇应用生理盐水分别稀释为0倍、2倍、4倍浓度,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在存在图像增强剂或不存在时机架角0、120、240度等中心照射,剂量200cGy。结果照射时不论是否存在增强剂,靶区剂量随着图像增强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照射时不存在增强剂的情况下,30.0%、15.0%、7.5%浓度增强剂与对照相比靶区剂量分别增加2.43%、1.81%、0.88%。结论 CT模拟定位应用图像增强剂对靶区剂量分布影响很小,但是对于现代精准放疗在在平扫上优化治疗计划可以得到更精确的剂量。

    作者:郭洪斌;姚月良;宋志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肿节风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肿节风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OM)中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肿节风煎剂含咽,对照组采用呋喃西林液含漱,观察两组OM损伤等级、出现时间、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和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结果观察组出现OM的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出现时间、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EGF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节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唾液中EGF水平,起到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作者:蔡锐;柳正春;刘美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功能康复复有效率为93.48%,参照组患者功能康复有效率为76.09%,实验组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应用灵芝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灵芝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将所选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在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的情况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灵芝补肺汤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提供安慰剂治疗,并对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疗效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治疗中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腹胀、胃部不适的情况,对照组有9例患者有恶心和轻度腹胀的情况,进过对症治疗,对观察效果没有影响,所有患者没有与灵芝补肺汤相关的不良反应。此外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灵芝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杜传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米诺环素治疗皮肤病的相关方法

    目的:分析米诺环素的综合性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完成皮肤病患者的综合性治疗过程。方法采用皮肤诊断的相关治疗过程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皮肤感染情况、淋巴疾病、非免疫球菌的综合性泌尿炎症疾病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研究米诺环素的不同剂量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米诺环素的综合性治疗效果,实现对不同皮肤疾病的有效化治疗控制。结论采用米诺环素对各项皮肤类疾病的患者治疗过程具有较为合理化的控制管理,对综合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治疗使用价值。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多指完全断离患者再植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多指完全断离再植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指完全断离患者80例,依据护理配合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配合,给予研究组患者全面护理配合,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65.0%(26/40)(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22.5%(9/40)(P<0.05)。结论全面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高多指完全断离再植术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并极大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吴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初治肺结核病78例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种药物治疗,但未应用左氧氟沙星。结果治疗4个月时治疗组痰转阴率为76.92%,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97.44%,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治疗4个月时对照组痰转阴率为46.15%,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71.49%,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痰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病,痰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邓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分析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3例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葡萄糖酸锌及贝飞达进行治疗。结果痊愈58例(56.31%),显效22例(21.36%),有效16例(15.53%),无效7例(6.80%),总有效率为93.20%。结论联合葡萄糖酸锌与贝飞达可以有效治疗厌食症患儿。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5%(45/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取得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宋志斌;王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对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9例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实际病情来选取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胬肉切除术、羊膜移植术、结膜瓣遮盖术等针对性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复发率为7.7%,感染复发的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病情严重导致眼球摘除,另外2例患者分别再次行板层大植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成功。结论对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根据实际病情来选取针对性的手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眼球摘除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立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