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宋志斌;王丹

关键词: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5%(45/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取得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术后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采用血管检查仪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在术后护理中采用血管检查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康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影响。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分为甲、乙组,甲组给予分析前质量控制,乙组不给予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比两组的免疫不合理的情况。结果(1)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7%(22/24)高于乙组81.0%(17/21),P<0.05;(2)甲组免疫球蛋白G、M、A、D、E检验符合率高于乙组,P<0.05;(3)甲组检验不合格率8.3%低于乙组23.8%,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检验不合格率。

    作者:朴银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优质护理探析

    目的: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FV1(1s用力呼气率)及PEF(呼气峰流速)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采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肺部功能。

    作者:鲁细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中医辨证分期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中医辨证分期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共收治的68例肺炎喘嗽患儿,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前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后者实施中医辩证分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喘嗽者实施中医辨证分期内外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丁明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7例患者采用尼莫地平的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身体症状的恢复,住院时间以及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值均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的治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减少出血率和脑血管的痉挛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银屑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治疗费用低。

    作者:闫俊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后行椎弓根植骨,对照组仅采用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40例(80.0%),骨折不愈合10例(20.0%),对照组骨折愈合24例(48.0%)例,骨折不愈合26例(52.0%),两组骨折愈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显著,愈合快且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徐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的主要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80例,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疗法为布地奈德悬液雾化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匹多莫德,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果为80.0%,观察组为95.0%,且观察组再感染次数与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军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分析组患者采取临床手术护理路径。结果分析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围手术期中降低感染率的护理干预工作进行科学研究。方法自2012年7月~2013年6月期间,收集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358例,选用随机数据分布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79例。其中对观察组围手术期患者通常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治疗组围手术期患者选用护理干预方式。结果由于两组患者出现感染部位不同,其中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皮肤感染和其他方面感染,在治疗组中的患者各个部位出现感染几率低于观察组,两组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的手术感染情况,感染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剔除、阴式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卵巢癌根治、剖宫产以及其他方面手术,其中治疗组不同手术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低于观察组,对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出现感染病例较多加强基本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能够将妇产科围手术期出现感染几率降到低,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周银玲;郭惠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肿节风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肿节风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OM)中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肿节风煎剂含咽,对照组采用呋喃西林液含漱,观察两组OM损伤等级、出现时间、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和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结果观察组出现OM的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出现时间、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EGF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节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唾液中EGF水平,起到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作者:蔡锐;柳正春;刘美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4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共20例,治疗方式选择非扩髓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共20例,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P<0.05),并发症少(P<0.05),优良率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非扩髓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效果好。

    作者:李蔚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新三联疗法对Hp阳性小儿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62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Met)+胶体次枸缘酸铋钾(CBS)+阿莫西林(AMO)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甲硝唑(Met)+胶体次枸橼酸铋钾(CBS)+克拉霉素(CLA)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新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小儿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赵代艳;刘新荣;李晓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来评定术后疗效,优27例,占比77.1%,良5例,占比14.3%,差3例,占比8.6%,则本次研究的优良率为91.4%。结论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固定可靠、减少疼痛、防止肩部畸形以及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功能等诸多优点。

    作者:王凤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方式分析

    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的佳手术方式。方法随机选取64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期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适用于病程低于5 d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损伤小,恢复快,具有独特优势;病程超过5 d者应选择开腹手术,彻底引流,疗效显著。

    作者:史建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有机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应用戊乙奎醚(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9例,研究组予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血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应用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喻朝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与探讨

    目的:总结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技能和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进的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健康教育护理,患儿及家属得到有效的、全程的健康教育,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

    作者:刘文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浆D-二聚体和FDP检测在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D-Dimer及FDP在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8例DIC患者为DIC组,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和18例DIC疑似患者作为疑似组。用Sysmex CA-1500血凝仪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浆D-Dimer及FDP水平,检测DIC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DIC组两指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IC组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及FDP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血浆D-Dimer及FDP水平有利于DIC的早期临床诊断、监测疾病进程、判断治疗疗效及有效的预防疾病恶化提供了可靠的观察指标。

    作者:王克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简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包括动机、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100~200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接受院方提供的临床护理路径后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支气管哮喘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编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后,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