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产后尿潴留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新斯的明肌注,观察组加用中药八珍汤化裁方。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0.83%高于对照组35.42%(P<0.05)。观察组无效率0低于对照组27.0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是目前临床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疗法。
作者:龚伟;王宏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学生实施“模拟课堂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方法从学生对护理学习的兴趣、平均成绩的比较和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三个方面对“模拟课堂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模拟课堂式教学”能增强学生对护理学习的兴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结论“模拟课堂式教学”的实施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作者:金道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尼莫地平和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0月因高血压性脑出血就诊于我院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硝普钠治疗)65例患者,观察总结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方法对高血压性脑病治疗均有效,但是治疗组有效率为84.6%,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和硝普钠两种药物对高血压性脑病均有治疗作用,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作者:刘文友;梅吉峰;杨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按就诊前后顺序将62例胆结石患者分成腹腔组与开腹组,前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李振宇;冯云;张振;曹效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特征。方法对比两组低血糖新生儿aEEG特征。结果两组SWC出现频率、aEEG差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 aEEG可用来动态监测低血糖脑损伤。
作者:袁爱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B型超声对于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NVM患者11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二维、M型以及多切面检查。结果11例患者诊断结果显示,6例为单纯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3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结论心脏彩色B型超声能够早期检出NVM患者的心肌结构异常以及致密化心肌的结构功能状态,对于不明原因性心肌病以及心脏扩大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作者:曹文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满意度、技术操作满意度及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满意度、技术操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AS分值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血常规检验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末梢血),观察组(静脉血)。结果观察组WBC及PLT水平低于对照组,RBC、Hb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液样本抗凝后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均高于0 min(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0 min、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静脉血检验准确性更高。
作者:袁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分析可以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临床指征的主要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取并予以全脑血管造影的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有40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结果表明患者动脉狭窄情况已得到控制,有5例患者存在低血压,6例存在心动过缓,1例存在HS。结论基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而言,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可取得显著近期疗效。
作者:杨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中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到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两组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疼痛度、家属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疼痛度轻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预防接种的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儿童的疼痛度,并减轻儿童的不良情绪,提高儿童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全文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资料数据,提出有意义的结论(包括阳性及阴性),不可加进解释和评论。使读者和编辑审稿人一目了然,从而大大节省了他们的阅读时间,能在短时间内让读者决定是否值得进一步详读全文;对审稿人来说,这是取舍该稿、是否录用的第一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青壮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资料。结果519例患者中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增粗糜烂,其中单纯反流性食管炎492例,合并食管溃疡10例,食管裂孔疝5例,Barrett食管12例。年龄组成上以31~50岁多,占69.75%;低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轻,高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重。结论青海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渐趋年轻化。
作者:张嘉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探讨嵌顿痔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标准。方法将110例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围手术期采用中医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手术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显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嵌顿痔围手术期运用中医消法疗效确切,可减少手术损伤,有利于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作者:何之光;耿学斯;郭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护理实习生74名,按照不同带教方式将其分两组。研究组带教方式采用临床路径,共37例;对照组带教方式采用普通方法,共37例。观察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带教成绩较高(P<0.05),优秀率较高(P<0.05),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效果较好,带教成绩较高,满意度高。
作者:王笑荷;费洪琳;佟海霞;楚蔚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老年创伤患者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诊治的130例老年创伤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结果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早期MMSE值为(24.5±4.2)分,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组为(26.7±2.8)分,前者比后者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创伤患者实施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好,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引起的影响较小,全身麻醉术后第1天会提升其POCD的发生率,因而应正确选择麻醉方法。
作者:权吉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总结出生前使用B超筛查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出生素质。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抽取我站妇产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产检筛查出的24例畸形胎儿为研究对象。统计B超确诊率。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检测1702名产妇,发生先天性畸形胎儿24例,发生率1.41%。先天性发育缺陷胎儿发生率逐年降低。包括:8例无脑儿(0.47%),6例脑积水(0.35%),2例脊柱断裂(0.12%),3例唇腭裂(0.18%),5例脊髓膨出(0.29%)。24例先天性畸形胎儿中,22例(91.67%)经B超检查确诊,2例(8.33%)由于街道计生服务站条件所限,未能通过超声检查进行准确判断,介绍到区级或市级医院检查确诊。24例先天性畸形胎儿孕周为15~30周,孕中期15~27周发生畸形胎儿19例,发生率79.17%,孕晚期28~30周发生畸形胎儿5例,发生率20.83%,孕中期检出胎儿畸形比例较高。结论孕中期进行产前检查有助于先天性畸形胎儿检出,使用B超筛查和预防先天性缺陷胎儿,方法无创、简便、有效。在临床进行和推广该产前检查方法时,进行专业超声医生培养和能力提升,有助于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尽量降低先天性缺陷娩出率。
作者:朱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膀胱癌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费用、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到膀胱癌护理中,相较于常规护理取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静;于淑红;张欣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