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急性有机磷中毒5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常规治疗者入组对照组,共25例;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联合应用纳洛酮、醒脑静,共25例。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清醒时间短(P<0.05),住院天数短(P<0.05),治疗有效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时联合应用纳洛酮、醒脑静,疗效确切。
作者:张聪聪;张晓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0例G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BG、2 hPG、HbA1c改善程度较之对照组更佳,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4.16%比对照组29.23%低,且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GDM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高永梅;姚志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在我科采用桡骨远端斜T形锁定钢板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55例患者,观察桡骨远端斜T形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5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中随访1年,腕关节功能优89例,良52例,可14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远期患者腕关节功能较好。
作者:孙瑞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本文探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应用于消化内科实习的必要性,介绍应用PBL进行消化内科实习教学的方法及初步体会。
作者:王伟;唐慎华;李琼;吴广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实验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加滴奥曲肽,比较两组患者效果评价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有效控制率86.67%优于对照组60.00%,χ2=5.4545,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作者:李飞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症状与降压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改善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案能降低患者的血压,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
作者:曹永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祛瘀退黄中药口服治疗,并进行中药灌肠,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10 d)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1.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主症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吴振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观察选择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0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重症肺炎患者的随机分组。B1组(观察组51例):临床选择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的方法;B2组(对照组51例):临床选择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者在住院时间以及脱管时间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重症肺炎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住院时间以及脱管时间两方面,B1组少于B2组重症肺炎患者(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 B1组高于B2组重症肺炎患者(P<0.05)。结论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选择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的方法完成治疗后,患者的氧合状况获得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对154例患者采取包括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154例患者中,大便通畅自行排便1次/d有78例,排便变顺利59例,需人工掏便15例,因排便用力引起再出血2例。结论各种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马艳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的应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糖检验的5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53例同期进行血糖检验的健康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对血糖检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健康妊娠者的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定期检验血糖,并及时发现以及干预,使其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减少胎儿和产妇的不良症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定期的血糖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国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文化因素是医疗实践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为应对患者的多元化文化背景,解决医患沟通和种族/民族间的医疗不平等问题,美国医学院校普遍开展了跨文化医学教育。根据目前的中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客观实际,可以借鉴美国跨文化医学教育经验,进一步拓展医学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以提高中国医学生的跨文化医学能力。
作者:孔维贵;赵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针灸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癌性不完全肠梗阻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癌性不完全肠梗阻患者共计36例,将36例患者进行两组分析,分别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患者,对照组1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疗程设置为3周。结果两组肠梗阻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94.74%,对照组有效率47.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癌性不完全肠梗阻,疗效优于常规对照组。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消毒隔离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找到提高其工作质量的方法。方法根据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特点,对各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细化和规范。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了提升,各项工作质量的合格率也得到了保证。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和规范,能够有效提高其工作质量,进而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何宝娟;回文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其中对照组行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舒适度、麻醉前、术后4、8、12 h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处于正常范围,但观察组术后4 h、8 h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在术后8 h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时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佳麻醉方式。
作者:周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焦虑症患者实施亲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诊治的160例焦虑症患者,所选的患者均运用同一种抗焦虑药物实施治疗,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运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通过实施亲情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其焦虑状态,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郑晓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围术期综合护理对行会阴侧切术产妇的影响。方法85例实施会阴侧切术治疗的产妇住院期间实施一系列围术期综合护理。结果85患者实施护理后,Ⅰ期伤口愈合100.0%,Ⅱ期伤口愈合0.0%,疼痛时间(2.6±0.7)d,住院时间(3.5±0.6)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为会阴侧切术产妇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会阴切口早日愈合,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onol)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丹皮酚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抑制的作用;用ELISA实验检测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表明丹皮酚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ELISA实验提示丹皮酚抑制TCA8113细胞分泌VEGF蛋白。结论丹皮酚可以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VEGF蛋白的分泌。
作者: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为降低会阴侧切经阴顺产分娩时实施接产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分娩时间将经阴顺产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即观察组采用接产新技术完成分娩;B组即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助产技术。结果两组产妇的会阴体裂伤程度、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产伤的发生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减少会阴体的撕裂伤,有效地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人为干预,提高了产科助产质量,在产科临床助产技术上安全可行。
作者:赵慧栋;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病毒性肝炎38例作为甲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乙组。对甲组和乙组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甲组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重症肝炎者PT、TT和APTT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急性肝炎者FIB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者FIB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四项检测在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较大,应予以重视。
作者:彭鹏;闫晓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青壮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资料。结果519例患者中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增粗糜烂,其中单纯反流性食管炎492例,合并食管溃疡10例,食管裂孔疝5例,Barrett食管12例。年龄组成上以31~50岁多,占69.75%;低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轻,高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重。结论青海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渐趋年轻化。
作者:张嘉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