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的影响

李红岩

关键词:护理干预,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62例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严密监控患者的病情、保持安静、卧床休息等一系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抑郁和焦虑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抑郁和焦虑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治疗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对有抑郁焦虑情况的患者有着良好的改善,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 浅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6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4±3)岁,病程1~16年.结果 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病情都明显好转.结论 一般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较长,保证患者有规律的进餐,通过认真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来缓解病情,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舒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医学硕士留学生骨科临床实践的问题及思考

    目的 探讨医学硕士留学生骨科临床教学的实践体会.方法 通过了解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及特点,增强其自律性管理,加强培训,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结果 多种形式的临床教学活动可增加留学生与患者更好的交流,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结论 外国留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与者验,结合其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模式的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杨宝辉;李浩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痔疮外切术联合自动套扎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痔疮外切术联合自动套扎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混合痔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外切内扎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痔疮外切术联合自动套扎的方式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伤口愈合的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疮外切术联合自动套扎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

    作者:王永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乳腺纤维瘤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47例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探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6月进行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47例患者,对其术后恢复以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后的47例患者中,仅1例术后有并发症出现,其他患者均术后恢复良好并且乳形美观,无明显切口,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采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使患者的乳形较为美观.

    作者:刘元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上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化疗结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方式,而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化疗方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受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恶化和进一步的发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元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入院的60例行胆总管结石取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有关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徐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皮肤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皮肤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3例,给所有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加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 对比组的治疗效果比研究组差(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次数及复发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对皮肤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的促进病情恢复与减少治疗次数、复发次数.

    作者:李绥;张冬云;靳曰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我县某区内患有慢性病的常住居民25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28例.参照组患者仅给予用药指导,实验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生活方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生活习惯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P< 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慢性病的疾病控制效果,具有实践价值.

    作者:张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脏支架心脏功能复常影响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给予干预对心脏功能复常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方案实施时间、心脏功能复常时间分别为(8.95±1.35)、(5.02±1.14),观察组所用的时间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护理效果高、治疗方案实施时间短、心脏功能复常快等优势.

    作者:赵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硬核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硬核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南省长垣县中医院眼科接收并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角膜散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视力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硬核白内障患者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角膜散光,提升患者的视力,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郭晓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对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102例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指标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及相关性;同时根据肝穿刺结果将肝纤维化患者分组,分析各指标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NAFLD患者中38例诊断为肝纤维化,Logisi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血小板、IgA、IgG、总Ig以及IgA/总Ig和患者肝纤维化级别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和总Ig)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对判断NAFLD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琳;温巧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8月~2006年3月我院的6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SGF值进行测量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中接受治疗之后其血清TSGF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 观察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SGF值变化情况可以起到病情监测的效果,对治疗后的随访评估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作者:崔淑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哮喘患者接受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院的60例老年哮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均有30例,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100%,常规组的护理有效率是76.67%,常规组的护理舒适度是84.62%,实验组的护理舒适度是93.33%,两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哮喘患者接受临床舒适护理的效果突出,老年患者得到的护理体验优秀,满意度高,配合度高.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探讨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期接受护理干预之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使用随机访问的治疗方式,干预组使用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副反应、社会功能缺陷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对照组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结果较好而其他量表的因子分数比对照组低,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让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得到恢复,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改善,提升患者的社会能力.

    作者:于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乙胺碘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胺碘呋酮用于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张乃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神经内科微创介入脑部血肿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脑部血肿采用微创介入治疗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 本次选取50例脑部血肿患者,采用微创介入治疗,在围术期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本次选取的病例,相较干预前,干预后90 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微创介入治疗人性化护理,可降低再出血率,防范并发症发生,且促使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对保障远期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张圆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冠心病与血细胞参数及血糖血脂指标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血细胞参数、血糖、载脂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冠脉造影者223例,按病变累及主要冠状动脉支数分为对照组(71例)、单支病变组(85例)、双支病变组(46例)和三支病变组(21例),收集患者的糖尿病史,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血脂相关代谢指标,采用Gensini评分定量评估各支冠脉狭窄程度,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糖(FP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载脂蛋白-B(Apo-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计数(WBC)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A1/B(ApoA1/B)、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ST、中性粒细胞为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ApoA 1/B为冠状动脉病变Gemini积分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及载脂蛋白对评估冠心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玲;成兴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小儿川崎病患儿使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2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药物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出现冠状动脉病变率为34.78%高于研究组冠状动脉病变率2.08%.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39%低于研究组的97.82%.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川崎病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药物进行治疗,可降低冠状动脉病变概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丽君;李新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沟通知识与技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沟通知识与沟通技能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对策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人际沟通知识量表和人际沟通技能量表,对随机抽取的436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沟通知识水平较低(t=14.13),护生人际沟通技能水平较高(t=23.46).影响护生人际沟通知识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性格因素;影响护生人际沟通技能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生源地、专业课程成绩、专业认同度、性格结论 一般资料中不同特征护生人际沟通知识和沟通技能水平有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生进行培养.护生沟通知识相对缺乏,沟通技能水平较高,在护理教学中应该注重普及沟通知识,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增加学生沟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沟通水平,促进护生专业发展.

    作者:王海廷;解修花;惠亚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儿经治疗和护理,存活23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 患儿缺氧状况逐渐好转,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患儿每日获得足够能量和水分.

    作者:李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