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刚;余珊珊;姜珏;李苗;李小鹏;周琦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实施胃肠道手术的44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患者应用穴位按摩结合常规护理,能够加快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赵伊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对提高麻醉学学生临床实习的带教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法进行教学,包括(1)基本大课讲授。(2)技能手把手教授。(3)小组讨论头脑风暴。(4)情景模拟训练,在教学中采用交互式,后采用模拟人系统对学生进行现场模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结果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从实践中得到锻炼。结论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志林;武庆平;陈庆红;姚尚龙;王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sFlt-1、PLGF水平预测子痫前期价值。方法子痫前期产妇43例,对照组健康孕妇10例,CliniBio129-C-350酶标仪显示研究对象血清sFlt-1、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结果子痫前期组sFlt-1、PLGF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sFlt-1、PLGF水平能够预测子痫前期。
作者:雷冬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常规分割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研究组给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割放疗。两组鼻咽癌患者放疗完成后均给予5年有效随访,记录其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将数据给予专业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鼻咽癌患者经上述相应方法放疗后,研究组(n=34)临床总有效率为82.35%(28例),对照组(n=34)临床总有效率为79.41%(27例)(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70.59%(24例)、无瘤生存率50.00%(17例)、无远处转移生存率61.76%(21例),对照组5年生存率44.12%(15例)、无瘤生存率23.53%(8例)、无远处转移生存率29.41%(10例),提示研究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给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显著提高其远期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安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0%,低于观察组9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春堂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绩效考核是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顺利实现管理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疗机构已经进行绩效考核,但因为各地方医疗机构的考核标准不一,大多数医疗机构采用传统的行政考核方法,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考核目标等问题的存在,所以医疗机构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医疗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究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以及如何有效实施绩效考核的策略。
作者:秦敏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改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3例肾小球疾病小儿患者进行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患者肾均活检成功:临床主要表现为紫癜性肾炎26例(8.32%),持续性血尿103例(32.92%),单纯性肾病82例(26.21%),急性肾炎综合征63例(20.14%)等。结论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相同的疾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作者:方红星;王蕾;薛东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尽早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有效地治疗至关重要,大程度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8例住院儿童SSSS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血常规及细菌学检测、血培养等,治疗应用万古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感染药物并短程联合糖皮质激素,部分较重患儿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运用。结果168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低,72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6例培养为阴性,血培养全部阴性。全部病例均于2~10 d治愈出院,平均住院(5.1±4.8)d。结论SSSS诱发因素包括蚊虫叮咬等诸多方面,发病主要集中于7~8月,好发年龄3~5岁幼儿。细菌培养阳性率低,72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6例培养为阴性,血培养全部阴性。抗菌素并短程联合糖皮质激素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支持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马晓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腔治疗仪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亦有所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方法简便。
作者:黄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对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18例Graves甲亢患者依照TGAb及TPOAb水平分为抗体阳性组及抗体阴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愈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治疗1年后,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甲功正常、甲减及甲亢未愈等所占比例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采用131I治疗Graves甲亢中,甲减发生率同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呈现正相关。
作者:苗佳晶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补气通络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补气通络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通络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张贵格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PWW教学法(practice while watching)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新生60名,分为对照组(30名)和实验组(30名),对照组采用多媒体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WW教学法进行心肺复苏教学,培训结束后对每位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同时发放课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评价的满意度及施救意愿。结果技能考核结果与施救意愿上两组同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满意度调查分析显示,实验组学员满意率为86.7%,而对照组学员满意率为80.0%,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学生急救培训中引入PWW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受训者的急救技能和施救意愿,有利于提升突发事件中的现场施救率。
作者:周雅;朱宁;王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对腹泻患儿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9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先进行常规治疗,然后给予观察组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给予对照组蒙脱石散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7.50%),且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方法能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还能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于明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敷料换药,观察组则采用新型敷料,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37.2±2.9)d,优于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P<0.05)。结论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住院、护理时间。
作者:胡巧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眩晕宁与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分别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加用眩晕宁片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血流速度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单药治疗,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意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常规液体复苏和PICCO容量性指标监测下行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及乳酸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和乳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容量性指标用于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促进病情缓解,并有助于提高补液准确度。
作者:张延林;陈艳;郑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63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分别开展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检测过程,对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四种不同的心律失常症状发生率为71.43%、73.02%、33.33%以及22.22%,心肌缺血阳性发生率为92.06%,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开展诊断检测工作,可以提升冠心病疾病以及相关病症的发病准确率,使得患者及早开展治疗工作,做好相应的防护应对措施。
作者:张昆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