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在五年制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贾震易;阎钧;李仲南;王志刚;邹扬

关键词:PBL, 外科学, 教学
摘要:目的:观察PBL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7~200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3系为研究组,2004~200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3系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PBL教学模式,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并分析不同试题类型的得分情况,采用问卷调查以评估学生反馈。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及及格率亦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应用类试题及PBL授课章节试题的得分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内普通外科考试中PBL授课章节试题的得分率高于其他章节试题的得分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PBL教学更感兴趣。对其评价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PBL教学法激发了五年制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助于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提高理论考试成绩,是外科临床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方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彻底与非彻底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彻底与非彻底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非彻底清除术,对照组给予彻底清除术。术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治疗周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费用亦较低(P<0.05)。结论非彻底病灶清除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对神经损害较小,并能减轻患者一定的经济负担。

    作者:唐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股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手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骨折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保护剂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保护剂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神经保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等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神经保护剂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齐敬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七年制医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应用”讨论课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七年制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应用”讨论课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七年制英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学生都在规定的学时内接受正规教学内容,针对试验组学生教师结合临床案例并采用师生互动的讨论方式进行授课,然后利用调查问卷反应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改变是否适应以及利用学生作业和本学科考试成绩来评价授课方式改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9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循证医学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感兴趣”、认为“本次授课会对之后的临床工作有帮助”并产生“应用循证医学理念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愿望”,并且92%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授课方式还有助于他们理解和加深循证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讨论方式授课的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可以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且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结论讨论方式授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不仅可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基本步骤,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晓梅;时景璞;付凌雨;王海龙;周波;董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性Colles骨折87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Colles骨折治疗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对87例患者采用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访87例,随访时间2~5年,优69例;良17例;差1例,优良率达98.85%。结论及时复位、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小夹板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能够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行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Colles骨折稳定的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固定简单、尽早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对腕关节的功能恢复疗效好、见效迅速、价格便宜、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作者:王修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尔泰液应用于肛肠科术后患者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肛肠科术后应用术尔泰液(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术尔泰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缘疼痛、渗液、肛门水肿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疼痛、渗液、肛门水肿临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术尔泰液对肛肠科术后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的作用。

    作者:胡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IV感染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HIV感染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HIV感染合并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干预,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交叉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除1例患者切口出现感染外,其余均良好愈合,术后未出现医护人员、其他患者交叉感染。结论在HIV合并妇科肿瘤患者手术时,在其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交叉感染及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丁艳慧;杨光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有效系统的治疗护理,本组病例86例血压控制效果好,占87.8%;8例因并发高血压脑出血基本康复,4例死亡。结论有效的治疗、护理并辅以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从医行为,了解用药、运动饮食的相关知识,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邢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类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成因分类及干预帮扶--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医学类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呈动态变化,若能对此群体的成因有预见性的进行干预,将能使这一群体的数量有效降低,使得我们的就业帮扶工作更有成效。

    作者:申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模式分析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耳炎症状消失时间和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英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48例脑中风患者,在患者恢复期实施整体护理,分析护理实施效果。结果给予48例脑中风康复期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护理满意率为98.5%。结论给予脑中风患者恢复期实施整体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8例患者中,65例治愈,19例好转,2例恶化,2例死亡,治愈率为73.9%。结论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明显。

    作者:张莉;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折患者术后中医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对于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的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接受的152例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未见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效果给予高度认可,所有患者均治疗康复出院,对照组患者有12例并发症。结论针对骨折患者在手术之后给予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甘秋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与鉴别

    目的:研究甲状腺疾病运用CT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6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影像学检查,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CT检查,有效提升了甲状腺疾病定性诊断的检出率。结论通过对本文所选的64例甲状腺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对其多种疾病的CT诊断以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跃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外伤患者生存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外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外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外伤患者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患者脑水肿。

    作者:赵红燕;袁训辉;赵海英;衣艳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择期二次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应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对接受择期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对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择期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二次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接受择期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田一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格教学在医学高专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目前医学高专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现状,结合我校微格教学的实际应用,提出微格教学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优势作用。

    作者:陈红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戊酸雌二醇配伍安宫黄体酮序贯治疗对药物流产不全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戊酸雌二醇配伍安宫黄体酮序贯治疗对药物流产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6例药物流产不全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取戊酸雌二醇配伍安宫黄体酮序贯治疗,对照组取缩宫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9%;对照组治愈率78.8%,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阴道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戊酸雌二醇配伍安宫黄体酮序贯治疗药物流产不全,临床价值确切,效果显著。

    作者:朴英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护理干预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越来越多,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通过对患者心血管系统、肺部、下肢静脉血栓、骨水泥综合征、麻醉及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获得大程度的康复。

    作者:周庆华;邵小兰;何成;李园园;崔秀宏;冯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BL结合LBL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专业药理学授课中的应用

    将中国医科大学2011级五年制临床临床药学班学生随机分成两组,PBL结合LBL教学组和LBL教学组,通过比较两组的考试总成绩、PBL试题成绩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PBL结合LBL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鹏飞;魏敏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