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目的:分析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方法75例牙周炎患者,随机数字法划分为两组,参照组42例采用替硝唑全身用药治疗,研究组33例采用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硝唑局部用药方法治疗牙周炎疾病,更为安全可靠,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应用方便有效。
作者:杨春毅;张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长期静脉输注多巴胺的患者采取硫酸镁预防性湿热敷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长期静脉输注多巴胺患者中选取5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采用硫酸镁预防性湿热敷方法治疗)和对照组(没有采用任何措施),均为26例,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仅为15.38%,对照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高达73.08%,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P<0.05。结论长期静脉输注多巴胺患者采取硫酸镁预防性湿热敷方法具有良好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降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随访1年,通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及SCL-90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状态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90评分方面,观察组焦虑、抑郁、恐惧、敌对及躯体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脊柱疾病患者静脉输液处置较多,尤其是高位截瘫疾病、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有肢体功能障碍而且因为多次进行穿刺手术,血管的输液条件较差。为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主要是为了减少患者的穿刺痛苦,保护患者的静脉注射条件,保障治疗过程顺利进行。随着医学的发达,浅静脉留置针已经不仅是危重病患者的使用“专利”,而是普遍应用到了平常医疗中,例如药物治疗、血流动监测、静脉注射等各个方面。
作者:冯琳琳;冀诗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研究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48例脑中风患者,在患者恢复期实施整体护理,分析护理实施效果。结果给予48例脑中风康复期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护理满意率为98.5%。结论给予脑中风患者恢复期实施整体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0例患者,其中开腹组(A组)与腹腔镜组(B组)各3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在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
作者:马静;张建波;王敬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成因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本次医学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诊的100例恶性肿瘤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和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危险因素所致的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患者不同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作者:杨光荣;孙桂娟;赵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早期宫颈癌治疗主要选择广泛的子宫切除术,这种术式首先是在100多年前由Wertheim提出的,1950年Meigs对其进行改良,一直沿用至今。然而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多,特别是膀胱功能障碍等发生率可高达70%~8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盆腔神经损伤是导致盆腔脏器功能出现障碍的主要因素。1921年Okabayashi先提出了保留盆腔神经的术式。之后这种技术扩展到用于前列腺癌、直肠癌的根治术,同时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这项技术能够将患者的性功能以及膀胱功能保留下来,而且治疗效果如前。近10年,妇产科的学者逐渐将这种技术用于宫颈癌的治疗。
作者:高雅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前往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诊疗的4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案资料和术后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例并发拔管综合症,2例并发穿刺口渗血血肿,1例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有所上升,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应用术后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作者:冷冰霞;陈祥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诊治的13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5例患者进行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的65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具体包括穴位按摩、饮食指导、中药、精神调摄以及传统体育锻炼等,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其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为78.46%,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差异均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社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起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落实风险管理,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投诉、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了解北京市医院标识语英译的现状和地方标准的执行情况,选取六家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结合地方标准对相关医院的中英双语标识语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北京市医院标识语英译中的错误,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标识语英译提出建议。
作者:孔祥国;丁杨;都立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保护剂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神经保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等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神经保护剂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齐敬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耳炎症状消失时间和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英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产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实施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接收的200例正常足月产孕妇,将所选的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的100例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对照组的100例产妇实施常规分娩,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为0,两组产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整个产程所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而且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产妇分娩时应用无痛分娩技术能够明显缓解疼痛症状,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的几率,而且对母婴未见不良影响。
作者:许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显微外科治疗手指肌腱断裂的临床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手指肌腱断裂患者中选取34例进行研究,分析显微外科治疗手指肌腱断裂的临床体会。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手指肌腱断裂患者经过显微外科治疗后,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2.35%,其中,22例为优,6例为良,6例为差。结论在治疗治疗手指肌腱断裂疾病临床上显微外科具有良好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张劲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Colles骨折治疗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对87例患者采用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访87例,随访时间2~5年,优69例;良17例;差1例,优良率达98.85%。结论及时复位、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小夹板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能够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行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Colles骨折稳定的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固定简单、尽早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对腕关节的功能恢复疗效好、见效迅速、价格便宜、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作者:王修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8例患者中,65例治愈,19例好转,2例恶化,2例死亡,治愈率为73.9%。结论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明显。
作者:张莉;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分别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B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对比,B组患者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B组患者生存质量所得分值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膀胱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大面积四肢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5~10 d治疗皮肤撕脱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四肢巨大软组织缺损创面58例。结果经封闭式负压引流5~10 d,创面新鲜,无感染迹象,伤口缩小,经二期缝合或植皮后愈合。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好。
作者:郭洪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