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卿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置换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观察组优良率92.50%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具有独立行走能力,活动量较大的老年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早期获得较好的功能。
作者:肖建斌;李世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阴道试产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11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子宫瘢痕厚度进行分组,其中子宫瘢痕厚度>3 mm的患者数为76例,≤3 mm的患者数为3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试产成功率和先兆子宫破裂情况。结果子宫瘢痕厚度>3 mm的患者阴道试产成功率较≤3 mm的患者数明显提高,子宫瘢痕厚度>3 mm的患者先兆子宫破裂率较≤3 mm的患者数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阴道试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忌含碘饮食及药物,所有患者均口服甲状腺激素(优甲乐100~200μg/d)进行治疗,并于术后1个月对患者采用放射性元素131I核素以清除术后功能性残留组织。结果本研究72例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疗效较好,术中及术后均无死亡病例;其中3例(4.17%)复发,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8.06%。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雷;石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2例在本院住院治疗痤疮的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A组与普通采用西药治疗B组。观察比较A、B两组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结果与传统西医抗生素治疗的B组相比,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痤疮的A组不仅总有效率高(92.7%),而且副作用小。而B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3.2%,副作用较大。结论较传统西医治疗手段相比,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不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而且费用低、不良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川崎病(KD)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探讨二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疾病早期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55例川崎病患儿、11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川崎病患者中,46例早期确诊,9例延迟确诊,早期误诊率约16.4%。11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中,74例早期确诊,38例延迟确诊,早期误诊率约34.0%。KD与IM各自的早期确诊组与延迟确诊组相比,在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症状不典型,常累及其他系统,确诊难度大。因二者均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因此,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动态监测患者各实验室指标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作者:陆海明;梁翠苗;李淑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误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年龄、通气时间、GCS评分及误吸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几种常见因素,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的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蔺瑞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循证手术室护理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收集某医院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各65例。一组脑梗死患者进行一般的手术室护理,而二组的脑梗死患者则在一般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心理、生理指标、饮食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循证手术室护理。结果二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均比一组的患者好,术后的并发症较少,愈合也较快。结论循证手术室护理有助于脑梗死的治疗,相对于一般手术室护理,愈合较快,并发症少,是脑梗死治疗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应秀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一种类型,其日后可分化成为脂肪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神经元细胞、肝细胞等。经过多项实验资料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减轻或抑制肝纤维化,并且不诱发免疫排异,在治疗肝硬化、修复肝细胞损伤的前景非常突出。
作者:张丹;王允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经验及体会,以及临床护理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吸氧饮食护理、环境与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治疗护理、围生期护理等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母婴的临床安全,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颖霞;田素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采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进行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由患者家属护送入院就诊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前未采取任何救治措施,仅采取院内急救,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可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新生儿复温方法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86例新生儿低体温患者,分为辐射床复温组与暖箱复温组,分析两组复温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暖箱复温组具有较高稳定性,明显优于辐射床复温组;辐射床复温组出现肺出血症状6例,高于暖箱复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暖箱复温能够较好的控制速度,具有理想性复温曲线,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小儿手术伤口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1042例,对患儿临床资料及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3岁、低体重、术前住院时间超过7d、多人病房、手术切口类型为Ⅲ类、医护人员年资<5年及手术用时在60 min以上的患儿伤口感染发生率较高。结论患儿年龄小、体重轻、切口等级高、术前住院时间长、手术用时长、医护人员年资低、多人病房等均是小儿手术伤口感染的原因,在手术操作中做好围术期准备工作、提升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伤口护理等均可有效预防小儿手术伤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郜向阳;侯广军;耿现杰;张现伟;张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接受脊柱结核治疗的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椎体骨性融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文政;杨景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介绍一种护士责任管床的工具。方法2011年6月份开始妇产科在采购办和器械科的协助下更换了旧的呼叫器,改用智能化呼叫器,每个护士可以随身携带呼叫器无论在病区哪个地方都可以收到办公护士,患者和医生的呼叫,从护士管床,医护沟通,护护沟通及护患沟通,护理有效工作时间,及时解决患者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跟踪。结果智能移动呼叫器明显提高了医护沟通,护护沟通及护患沟通的有效性,患者的及时服务也明显提高了,缩短了护士的工作时间,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移动呼叫器作为一个科学工具跟多功能护理车一样推进了护士管床责任制和优质护理工程的进展。
作者:路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临床效果及药物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内科住院治疗的NVAF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华法令组32例,予华法令1.25~5 mg/d,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32例,予通心络胶囊0.78 g,3次/d,阿司匹林片100 mg/d;阿司匹林组32例,予阿司匹林片100 mg/d。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脑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随访2年。结果脑栓塞年发病率华法令组(3.33%)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17.2%)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令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华法令组有1例脑出血;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有4例出现上腹痛、恶心,1例出现牙龈肿痛;阿司匹林组有3例出现上腹痛、恶心。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NVAF患者脑栓塞的效果和华法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不需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INR。不愿意接受华法令治疗的NVAF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栓塞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雷景芬;冯彩虹;李云峰;孙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88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9.8%,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死亡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有效缩短消化道出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海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的86例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行心脏介入术患者,根据其年龄不同分为三个年龄阶段,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各年龄段患者术后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低于手术前,且患者年龄越大各项指标评分降低程度越高,同时术后失眠、迷走反射及排尿困难发生率也明显增大。结论心脏介入术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心脏介入术患者应结合其临床特点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促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侯翠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检查异常者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将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EEP术后检出CIN I 43例;CINⅡ18例;CINⅢ17例;宫颈炎20例;扁平湿疣22例;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67.5%,其一致性检验K=0.71。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均有诊断意义,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全启花;张丽兴;梁燕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intrameduary nail, TEIN)在儿童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JudetⅢ型和Ⅳa型的儿童桡骨颈骨折12例,应用TEIN进行复位固定。术后石膏支具固定3周,石膏支具拆除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无畸形,在随访期无桡骨头过度生长、桡骨头缺血坏死及桡骨头骨骺早闭。根据Tibone和Stoltz功能评价标准,优10例,良2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TEIN在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中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美观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鹏;徐光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了解赤峰地区女性不孕的现状,便于病因治疗。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1年门诊就诊的不孕症妇女资料,剔除男方因素所致不孕,共选择3018例女性不孕患者,随访妊娠情况至治疗后2年,分析不孕的年龄因素,原因及治疗后妊娠率。结果2009~2011年女性不孕平均年龄分别为21.58岁,24.28岁,28.14岁,年龄构成情况,以年龄≤35岁为主,占76.74%。≤35岁首位不孕原因是排卵障碍占36.78%,而>35岁首位不孕原因为输卵管因素占28.63%。治疗后妊娠率:≤35岁妊娠率71.93%,而>35岁妊娠率26.92%。结论本地区女性不孕平均年龄呈增长趋势,以≤35岁女性为主,首位不孕原因为排卵障碍,而>35岁不孕为输卵管因素。治疗后妊娠率与年龄相关,35岁及以下的治疗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年龄超过35岁的妊娠率。
作者:尚利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