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芳涛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泌尿内科就诊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实验组接受系统的盆底肌锻炼指导,共干预8周。应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ICI-Q-SF)、尿垫试验及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两组女性进行尿失禁症状、漏尿量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实验组的尿失禁症状、漏尿量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能有效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崔仁善;王智杰;王玉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共计54例临床资料,分别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指标统计,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显效者16例(59.3%),有效者9例(33.3%),无效2例(7.4%),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数据结果(8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水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来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80例,随机将1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90例,治疗组9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硬膜外麻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麻醉速度快,手术时间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素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8~12月收治6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褥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褥期综合护理利于产妇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风月;王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内观认知疗法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以及认知偏差的影响,来探究其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将山西省太原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住院的符合试验标准的7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结果治疗后两个组的患者CGI-S评分经样本t检验后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是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关键作用是可以在抑郁症复发时,辨认出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并且可以帮助患者从这样的心理状态中进行解脱。
作者:王海渊;康慧敏;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淋巴细胞黏附因子-1(ICAM-1)在婴幼儿肺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婴幼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轻型组17例,中型组18例,重型组13例;同时选择健康成人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CAM-1,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PCT。结果中、重型婴幼儿肺炎组血液中PCT和TNF-α、ICAM-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型婴幼儿肺炎组;轻型婴幼儿肺炎组PCT高于对照组,但ICAM-1和TNF-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情婴幼儿肺炎血液中PCT 和TNF-α、ICAM-1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联合PCT与TNF-α、ICAM-1三者测定能够更早、准确、灵敏地诊断婴幼儿肺炎。
作者:陈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了解育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心理问题,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咨询就诊的30例育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问题、孕前基本常识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宣教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生育健康宝宝成功率为86.67%。结论孕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加强护理宣教(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孕前准备等)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提高健康生育成功率。
作者:赵翠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前期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脱水利尿剂、电解质、维生素等,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d,疗程为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制定的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循环肿瘤细胞(CTC)在乳腺癌转移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现状进行整理,并提出建议及展望。方法对近几年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相关文献以及其对个体化治疗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结果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数量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为治疗提供重要的特征靶点,检测可以扩大临床使用,来指导乳腺癌患者治疗。结论进一步细化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特性,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乳腺癌患者肿瘤转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后续疗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作者:俞泓波;刘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百草枯中毒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催吐、洗胃、导泻,清洁灌肠,大量补液,利尿,维生素C、E,保护脏器功能及血液灌流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生肺纤维化、MODS的人数少,病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重要脏器功能,降低肺纤维化及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下降,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赵燕;程文伟;郝玉贵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微创拔牙技术相较于传统拔牙方式的优势。方法选取来本院口腔科就诊的46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方式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对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20.7±5.5)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32.7±5.8)min。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例,占4.3%,对照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占17.4%,实验组拔牙后并发症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手术时间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患者,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巨汉;涂春梅;张兴辉;刘月娇;罗锦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与干性愈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院住院的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溃疡灵粉+溃疡灵膏外涂,红外线烤灯照射;观察组采用“康乐保系列”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压疮。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0%,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48%,有效率96%。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
作者:郭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降低医院存放环节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相关管理法规内容,结合医院药品存放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重视药品存放管理对促进药品质量提高的意义。结果医院中存备药品,有药品库房及众多临床科室,然而,除药品库房外,其他药品存放点均未纳入药品存放管理考核体系中,为保证药品存放期间质量稳定,需进行专业性管理,医院目前疏于管理及考核的状态,忽视了不合理存放对药品质量的影响。结论重视存放对药品质量的影响,降低存放环节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以提高医院安全有效用药水平。
作者:林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难治性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高,急诊就诊频率为轻、中度哮喘患者的15倍,住院频率则为20倍[1]。为充分认识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作者收集4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讨论。
作者:王卫忠;田科;吴令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疗程为8周。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来评定。结果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氯硝西泮片治疗。8周后的SAD评分及LSAS减分率较氯硝西泮组下降明显。基本无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SAD有效,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吴强;刘智慧;刘爱红;吴俊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三种二尖瓣前叶成形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2013年期间本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二尖瓣前叶病变患者24例,根据患者病理情况不同将上述病例分A、B、C组,A组患者采用腱索转移法进行手术;B组患者采用缘对缘技术手术;C组患者实施人工腱索置入。结果三组患者二尖瓣关闭良好患者均较好,经手术后有效瓣口面积均小于手术前,术后三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小于手术前。结论腱索转移、缘对缘技术、人工腱索置入均为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中具体选用的手术方式,要根据年龄和具体病变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史芳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对其术前焦虑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开展胆结石手术且术前存在焦虑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结果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2.9±3.7)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术前焦虑情绪,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鼻黏膜标本中Survivin表达情况及采用RT-PCR法测定两组Survivin的表达量,并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 Survivin的相对表达量:对照组(0.07±0.04)、Ⅰ期鼻咽癌(1.14±0.21)、Ⅱ期鼻咽癌(1.37±0.27)、Ⅲ期鼻咽癌(1.59±0.34),Ⅳ期鼻咽癌(1.82±0.41),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可能参与到鼻咽癌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通过测定Survivin表达强度对预测鼻咽癌病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39例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39例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家庭干预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积极的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了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2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在产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产妇进行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并观察统计其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在EPDS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抑郁症产妇4例,发生率为6.6%,低于对照组的14.8%(9/6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妇围生期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新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