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24例临床治疗研究

刘莹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 顽固性呃逆, 临床治疗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前期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脱水利尿剂、电解质、维生素等,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d,疗程为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制定的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直立倾斜试验结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作为对反复发作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一种评估手段。为临床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5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排除心、脑疾病)在安静环境下空腹做直立倾斜试验,持续检测心电和血压,观察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50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应者有34例(68%),其中血管抑制型9例(18%),心脏抑制型的4例(8%),混合型的21例(42%)。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以经典血管迷走反应者占多数,为诊断血管迷走型晕厥提供依据。

    作者:程慧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临床医学相关教学人员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临床思维贯穿于临床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始终,要不断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机会,将临床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临床医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注意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避免填鸭式教育,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独立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王湘军;陈颖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传染病医院药房管理初探

    为促进和完善传染病医院药房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了解传染病医院药房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和探讨其原因。传染病医院不同于各大综合性医院,应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药房管理模式。

    作者:徐庆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多普勒超声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舒张期室间隔组织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室间隔组织多普勒舒张期的多相波对缩窄性心包炎(C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完成的45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5例同期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脏MRI检查及室间隔的组织多普勒显像。对两组在舒张期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比较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组织多普勒结果显示,45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频谱显示含有更多波形的多相波,对照组均无此波形出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舒张期有特征性的多相波,可用于准确诊断缩窄性心包炎。

    作者:杨智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及内镜分析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EG)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治措施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37例患者,共有27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激素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0.59%,中医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5.0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少见,其症状和内镜检查无特异性,外周血及组织中富含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EG的重要指标,激素及中医药治疗EG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莫林耀;蔡任军;郭伟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指导在高血压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访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指导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2例高血压出院患者中的资料登记入册,于出院后第7天、1个月通过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教育。结果122例中116例获防,其中59例存在健康问题。经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存在的健康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解决。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是一种简洁、高效的医疗服务举措。不仅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身心独立能力,还有利于完善出院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玉玲;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骶骼关节与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风湿病范畴。IgA肾病是由IgA颗粒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以镜下血尿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病。现将AS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如下。

    作者:耿冰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共计54例临床资料,分别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指标统计,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显效者16例(59.3%),有效者9例(33.3%),无效2例(7.4%),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数据结果(8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水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手术28例分析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男性常见外科疾病,因传统术式损伤大、较繁琐、易出血、易感染等缺点,绝大多数基层卫生队(所)不愿开展此项手术。2011年3月~2012年4月,作者采用商环术式环切包皮过长和包茎28例,效果满意。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中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微创拔牙技术相较于传统拔牙方式的优势。方法选取来本院口腔科就诊的46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方式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对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20.7±5.5)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32.7±5.8)min。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例,占4.3%,对照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占17.4%,实验组拔牙后并发症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手术时间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患者,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巨汉;涂春梅;张兴辉;刘月娇;罗锦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进行12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实验,统计分析其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结果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以痰为主占80.77%;科室以RICU、ICU和呼吸科为主;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为100%,抗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有美满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85%、23.08%、29.48%。结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对多种抗菌素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任兴华;白云;轩海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80例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各40例。这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采用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有创序贯通气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后,有着不同的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撤机失败情况上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显著的减少住院的时间,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几率也比较的低,相对而言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些。

    作者:安亚东;张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止血带加宫腔内纱布条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寻找一种能有效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加宫腔纱布条填塞止血。结果16例全部成功止血,成功率100%,无产后出血,且均保留了子宫。术后无并发症,子宫复旧良好,无晚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结论止血带加宫腔纱布条填塞止血是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4年2月采集的2964例临床输血标本,分别利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技术展开交叉配血试验,对比两组配血不合格检出情况。结果 MGT检出配血不合者72例,凝聚胺法检出配血不合者53例,漏检19例, MGT检出配血不合者例数显著高于凝聚胺法。结论在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技术操作简便,对不合格配血有较高敏感度,可为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24例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前期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脱水利尿剂、电解质、维生素等,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d,疗程为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制定的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血管危象抢救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5例行口腔癌术后修复皮瓣出现血管危象的观察和护理,认为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尽快手术探查是血管危象抢救的佳时间,熟练的手术配合和做好术中护理是抢救重建修复皮瓣的血液循环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翠月;林淑辉;陈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关怀

    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关怀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56例晚期癌症患者,对其实施临终生命关怀,分析其效果。结果56例晚期癌症患者通过生命关怀提高了生活质量,离开人世心理情绪保持较高稳定性。结论癌症晚期生命关怀由人性关怀予以有效护理,患者得到充分理解及尊重,体现了患者自身生命尊严。

    作者:高文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一起农村饮用水污染的调查分析

    2012年7月23日,接到上级转发内参报道,反映洛阳市宜阳县G村有村民反映村内井水受到附近化工厂污染,年内村中癌症患者增多的情况。市疾控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成立调查组前往现场进行调查,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并对村民健康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儿童期的调查研究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儿童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式分析。结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为肾功能损坏、肝功能损坏以及转氨酶升高。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其毒副作用需要进一步攻克。

    作者:陈彦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对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经颅多普勒(TCD)对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颈动脉狭窄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颈动脉DSA造影确诊为颈动脉狭窄。采用CDFI、TCD及CDFI联合TCD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案进行诊断,比较三种方案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联合检查组诊断颈总动脉狭窄29例,颈内动脉狭窄21例,颈外动脉3例,查因3例,诊断正确率为94.64%, CDFI与TCD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00%、66.07%,联合检查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可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狭窄进行较准确评价,对动脉损伤情况敏感性较高,可在早期对颈动脉损伤做出提示,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罗燕娜;陈文志;黄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