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王湘军;陈颖超

关键词:医学教学, 临床思维能力, 学生
摘要: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临床医学相关教学人员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临床思维贯穿于临床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始终,要不断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机会,将临床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临床医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注意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避免填鸭式教育,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独立临床思维能力。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血管危象抢救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5例行口腔癌术后修复皮瓣出现血管危象的观察和护理,认为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尽快手术探查是血管危象抢救的佳时间,熟练的手术配合和做好术中护理是抢救重建修复皮瓣的血液循环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翠月;林淑辉;陈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基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与防控策略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本院2013年1~11月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上报统计数据,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2013年1~11月共报告职业暴露52例,其中锐器伤41例,占82.2%,血液或体液暴露9例,占18.%;其他2例。发生职业暴露以实习护士(42.3%)、护士(28.8%)和医师(12.5%)为主,工人(17.3%);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梅毒、HIV为多,占44.8%,锐器伤暴露源的81.00%;暴露地点主要发生在急诊科输液室和病房;各暴露环节中以各种穿刺和处理医疗废物占比例高;全年共支出职业暴露检测治疗费用12190.2元,平均每人234.43元。结论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实施标准顶防,规范操作规程,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免疫接种、建立完整监测报告制度及暴露后实施干预措施,是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可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徐瑞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肝胆手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肝胆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肝胆手术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A组患者在手术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治疗镇痛, 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2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镇痛泵做静脉镇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胆手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治疗均有效果,B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后给予患者静脉镇痛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应急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临床医学相关教学人员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临床思维贯穿于临床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始终,要不断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机会,将临床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临床医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注意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避免填鸭式教育,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独立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王湘军;陈颖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举证倒置对解决护理行为中存在法律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举证倒置作为解决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其司法解释和实质性影响,以规范自身护理行为,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降低风险。

    作者:赵洁;陈质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声带麻痹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声带麻痹的病因,总结治疗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声带麻痹患儿33例进行病因分析,并总结治疗对策。结果先天性心脏病10例、颅脑疾病4例,共计14例,占42.42%;左侧声带麻痹30例,占90.90%。结论小儿声带麻痹先天性病因集中在先天性心脏病、颅脑病变、声带发育异常,后天因素较复杂;先天疾病应对症治疗,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存在一定风险,疗效差异较大,后天因素所致者多数可自愈,但自愈时间可长可短;明确诊断小儿声带麻痹应侧重于体征、症状与其它系统先天异常,治疗以积极控制根治原发病、改善症状为主要目的。

    作者:储进;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止血带加宫腔内纱布条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寻找一种能有效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加宫腔纱布条填塞止血。结果16例全部成功止血,成功率100%,无产后出血,且均保留了子宫。术后无并发症,子宫复旧良好,无晚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结论止血带加宫腔纱布条填塞止血是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分析总结3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术前正确宣教、术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术后加强肺部功能锻炼和有效的背部护理,加强手卫生,做好水电解质的监测、呼吸道的护理、饮食的护理、心理护理等,能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有效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晓存;吕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电针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疗程为8周。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来评定。结果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氯硝西泮片治疗。8周后的SAD评分及LSAS减分率较氯硝西泮组下降明显。基本无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SAD有效,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吴强;刘智慧;刘爱红;吴俊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微创拔牙技术相较于传统拔牙方式的优势。方法选取来本院口腔科就诊的46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方式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对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20.7±5.5)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32.7±5.8)min。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例,占4.3%,对照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占17.4%,实验组拔牙后并发症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手术时间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患者,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巨汉;涂春梅;张兴辉;刘月娇;罗锦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难治性哮喘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难治性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高,急诊就诊频率为轻、中度哮喘患者的15倍,住院频率则为20倍[1]。为充分认识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作者收集4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讨论。

    作者:王卫忠;田科;吴令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接治的56例非外伤前鼻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过鼻内镜检查后,通过填塞、微波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结果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同侧鼻腔深部出血症状。结论在鼻内镜下对鼻腔深部出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清楚的视野,可以准确的检查到出血部位并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出血位置较为隐蔽的患者尤为适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应用三种二尖瓣前叶成形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三种二尖瓣前叶成形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2013年期间本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二尖瓣前叶病变患者24例,根据患者病理情况不同将上述病例分A、B、C组,A组患者采用腱索转移法进行手术;B组患者采用缘对缘技术手术;C组患者实施人工腱索置入。结果三组患者二尖瓣关闭良好患者均较好,经手术后有效瓣口面积均小于手术前,术后三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小于手术前。结论腱索转移、缘对缘技术、人工腱索置入均为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中具体选用的手术方式,要根据年龄和具体病变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史芳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价值和预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的CDFI声像图特点及随访跟踪检查CDFI声像图变化情况。结果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中,12例合并心内畸形,其中3例伴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动脉导管瘤样扩张,1例大动脉完全转位,1例单心室,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合并复杂心内畸形;2例合并心外畸形,其中1例合并胸腹水,1例伴足内翻;5例为单纯性主动脉缩窄,其中1例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2例随诊狭窄程度加重,2例漏诊胎儿出生后检出,后经手术矫治,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主动脉缩窄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学文;李小燕;赵旺好;老群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深度压疮应用负压吸引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深度压疮应用负压吸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24例深度压疮患者,实施负压吸引,在此过程中予以合理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效果。结果经用负压吸引后,患者均愈合,16例1次贴膜完成,7例2次贴膜完成,1例3次植皮完成。结论负压吸引治疗深度压疮,且应用合理护理干预,有效提高压疮愈合几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内观认知疗法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以及认知偏差的影响,来探究其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将山西省太原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住院的符合试验标准的7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结果治疗后两个组的患者CGI-S评分经样本t检验后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是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关键作用是可以在抑郁症复发时,辨认出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并且可以帮助患者从这样的心理状态中进行解脱。

    作者:王海渊;康慧敏;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关怀

    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关怀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56例晚期癌症患者,对其实施临终生命关怀,分析其效果。结果56例晚期癌症患者通过生命关怀提高了生活质量,离开人世心理情绪保持较高稳定性。结论癌症晚期生命关怀由人性关怀予以有效护理,患者得到充分理解及尊重,体现了患者自身生命尊严。

    作者:高文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跗内侧游离动脉在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术后皮瓣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跗内侧游离动脉在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准确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32例术后至伤口愈合皮瓣成活期间均未出现皮瓣淤血、发紫、水泡形成、甚至坏死等动脉化静脉皮瓣常见的现象,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皮瓣色泽、弹性好,外观良好。结论跗内侧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其血管显微结构及手术方法上存在特殊性,术后对皮瓣的严密观察及合理护理对皮瓣的成活及术后愈后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占玉兰;陈奇鸣;黄洁;车慧红;罗锦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

    目的:研究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急诊急救的护理措施,提升抢救成功的几率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本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优化护理流程及抢救过程,护理人员与抢救医生高效的配合,准确完成各项急救措施,有条理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36例患者经抢救脱离危险,成功率达到90.0%,4例患者死亡,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院前死亡和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多发伤患者在实施急诊急救的过程中,应强化急救意识,对伤情进行准确判断,科学应用各项急救程序,进而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殷振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39例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39例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家庭干预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积极的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