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学文;李小燕;赵旺好;老群好
目的:降低医院存放环节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相关管理法规内容,结合医院药品存放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重视药品存放管理对促进药品质量提高的意义。结果医院中存备药品,有药品库房及众多临床科室,然而,除药品库房外,其他药品存放点均未纳入药品存放管理考核体系中,为保证药品存放期间质量稳定,需进行专业性管理,医院目前疏于管理及考核的状态,忽视了不合理存放对药品质量的影响。结论重视存放对药品质量的影响,降低存放环节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以提高医院安全有效用药水平。
作者:林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本院2013年1~11月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上报统计数据,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2013年1~11月共报告职业暴露52例,其中锐器伤41例,占82.2%,血液或体液暴露9例,占18.%;其他2例。发生职业暴露以实习护士(42.3%)、护士(28.8%)和医师(12.5%)为主,工人(17.3%);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梅毒、HIV为多,占44.8%,锐器伤暴露源的81.00%;暴露地点主要发生在急诊科输液室和病房;各暴露环节中以各种穿刺和处理医疗废物占比例高;全年共支出职业暴露检测治疗费用12190.2元,平均每人234.43元。结论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实施标准顶防,规范操作规程,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免疫接种、建立完整监测报告制度及暴露后实施干预措施,是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可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徐瑞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进行12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实验,统计分析其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结果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以痰为主占80.77%;科室以RICU、ICU和呼吸科为主;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为100%,抗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有美满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85%、23.08%、29.48%。结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对多种抗菌素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任兴华;白云;轩海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白介素-2(IL-2)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50 ml+顺铂60~100 mg+地塞米松10 mg腹腔灌注治疗,观察组应用生理盐水50 ml+顺铂60~100 mg+IL-2100万U+地塞米松10 mg腹腔灌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控制腹水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1例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2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共4例患者生活质量无改善或降低;而对照组有5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10例患者生活质量无改善或降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降低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IL-2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疗效可靠,可明显消退腹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循环肿瘤细胞(CTC)在乳腺癌转移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现状进行整理,并提出建议及展望。方法对近几年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相关文献以及其对个体化治疗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结果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数量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为治疗提供重要的特征靶点,检测可以扩大临床使用,来指导乳腺癌患者治疗。结论进一步细化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特性,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乳腺癌患者肿瘤转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后续疗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作者:俞泓波;刘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与干性愈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院住院的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溃疡灵粉+溃疡灵膏外涂,红外线烤灯照射;观察组采用“康乐保系列”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压疮。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0%,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48%,有效率96%。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
作者:郭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39例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39例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家庭干预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积极的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关怀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56例晚期癌症患者,对其实施临终生命关怀,分析其效果。结果56例晚期癌症患者通过生命关怀提高了生活质量,离开人世心理情绪保持较高稳定性。结论癌症晚期生命关怀由人性关怀予以有效护理,患者得到充分理解及尊重,体现了患者自身生命尊严。
作者:高文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内观认知疗法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以及认知偏差的影响,来探究其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将山西省太原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住院的符合试验标准的7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结果治疗后两个组的患者CGI-S评分经样本t检验后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是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关键作用是可以在抑郁症复发时,辨认出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并且可以帮助患者从这样的心理状态中进行解脱。
作者:王海渊;康慧敏;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2012年7月23日,接到上级转发内参报道,反映洛阳市宜阳县G村有村民反映村内井水受到附近化工厂污染,年内村中癌症患者增多的情况。市疾控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成立调查组前往现场进行调查,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并对村民健康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患矛盾也日益突出和尖锐,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避免护患纠纷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李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声带麻痹的病因,总结治疗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声带麻痹患儿33例进行病因分析,并总结治疗对策。结果先天性心脏病10例、颅脑疾病4例,共计14例,占42.42%;左侧声带麻痹30例,占90.90%。结论小儿声带麻痹先天性病因集中在先天性心脏病、颅脑病变、声带发育异常,后天因素较复杂;先天疾病应对症治疗,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存在一定风险,疗效差异较大,后天因素所致者多数可自愈,但自愈时间可长可短;明确诊断小儿声带麻痹应侧重于体征、症状与其它系统先天异常,治疗以积极控制根治原发病、改善症状为主要目的。
作者:储进;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分析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应用情况,发现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2009~2013年本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标本细菌共100株,按照标准方法对这100株细菌进行检验,鉴定菌种,将鉴定正确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菌株的鉴定都按照临床标本的鉴定要求。鉴定结果与标本进行对比,分析鉴定失误的原因。结果100株细菌全部转种成功,其中鉴定正确94株,鉴定错误6株,革兰阳性杆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各3株。94株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有92例是符合的,试验结果不符合的2株细菌的抗菌素都为青霉素。结论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对于减少实验室细菌鉴定失误很有帮助,临床进行微生物检验应该在严格室内质控的基础上经常进行室间质评。
作者:徐建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80例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各40例。这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采用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有创序贯通气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后,有着不同的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撤机失败情况上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显著的减少住院的时间,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几率也比较的低,相对而言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些。
作者:安亚东;张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肝胆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肝胆手术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A组患者在手术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治疗镇痛, 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2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镇痛泵做静脉镇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胆手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治疗均有效果,B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后给予患者静脉镇痛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应急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淋巴细胞黏附因子-1(ICAM-1)在婴幼儿肺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婴幼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轻型组17例,中型组18例,重型组13例;同时选择健康成人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CAM-1,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PCT。结果中、重型婴幼儿肺炎组血液中PCT和TNF-α、ICAM-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型婴幼儿肺炎组;轻型婴幼儿肺炎组PCT高于对照组,但ICAM-1和TNF-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情婴幼儿肺炎血液中PCT 和TNF-α、ICAM-1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联合PCT与TNF-α、ICAM-1三者测定能够更早、准确、灵敏地诊断婴幼儿肺炎。
作者:陈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了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尤其是确保人文关怀在功能制护理基础上的完美体现。方法责任护士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对每个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整体护理。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患者除了获得很好的功能护理外,还获得了更多的人文关怀。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作为新的护理模式,不仅真正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服务,,还极大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4年2月采集的2964例临床输血标本,分别利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技术展开交叉配血试验,对比两组配血不合格检出情况。结果 MGT检出配血不合者72例,凝聚胺法检出配血不合者53例,漏检19例, MGT检出配血不合者例数显著高于凝聚胺法。结论在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技术操作简便,对不合格配血有较高敏感度,可为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观察产妇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会阴裂伤情况,降低会阴切开率,减少产科创伤,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方法将本院2013年8~12月间正常分娩的的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入院后给予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助产士指导产妇屏气和哈气,疼痛时屏气,不疼痛时哈气,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在宫口开全、胎拨露后,传统托肛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会阴分娩,观察两组“自然分娩”会阴裂伤情况。结果产妇会阴裂伤例数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简单、实用,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降低了产妇会阴侧切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接治的56例非外伤前鼻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过鼻内镜检查后,通过填塞、微波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结果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同侧鼻腔深部出血症状。结论在鼻内镜下对鼻腔深部出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清楚的视野,可以准确的检查到出血部位并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出血位置较为隐蔽的患者尤为适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