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至分娩的时间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3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妊娠胎膜早破至分娩的时间间隔将其分为三组, A组146例,时间间隔为<12 h;B组95例,时间间隔为12~24 h;C组65例,时间间隔为>24 h。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研究结果显示, C组产妇剖宫产率、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且C组产妇的产后住院时间较A、B组显著延长(P<0.05)。C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住院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对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产妇应给予适时的干预治疗,缩短破膜至分娩的时间,从而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黄旭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声带麻痹的病因,总结治疗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声带麻痹患儿33例进行病因分析,并总结治疗对策。结果先天性心脏病10例、颅脑疾病4例,共计14例,占42.42%;左侧声带麻痹30例,占90.90%。结论小儿声带麻痹先天性病因集中在先天性心脏病、颅脑病变、声带发育异常,后天因素较复杂;先天疾病应对症治疗,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存在一定风险,疗效差异较大,后天因素所致者多数可自愈,但自愈时间可长可短;明确诊断小儿声带麻痹应侧重于体征、症状与其它系统先天异常,治疗以积极控制根治原发病、改善症状为主要目的。
作者:储进;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儿童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式分析。结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为肾功能损坏、肝功能损坏以及转氨酶升高。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其毒副作用需要进一步攻克。
作者:陈彦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喘息为各种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症状,是婴幼儿期呼吸道疾病常见临床症状。喘息性疾病占儿童急慢性疾病发病率的5%~10%[1]。
作者:丁雪梅;周艳;陈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骶骼关节与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风湿病范畴。IgA肾病是由IgA颗粒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以镜下血尿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病。现将AS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如下。
作者:耿冰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接治的56例非外伤前鼻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过鼻内镜检查后,通过填塞、微波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结果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同侧鼻腔深部出血症状。结论在鼻内镜下对鼻腔深部出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清楚的视野,可以准确的检查到出血部位并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出血位置较为隐蔽的患者尤为适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分析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应用情况,发现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2009~2013年本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标本细菌共100株,按照标准方法对这100株细菌进行检验,鉴定菌种,将鉴定正确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菌株的鉴定都按照临床标本的鉴定要求。鉴定结果与标本进行对比,分析鉴定失误的原因。结果100株细菌全部转种成功,其中鉴定正确94株,鉴定错误6株,革兰阳性杆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各3株。94株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有92例是符合的,试验结果不符合的2株细菌的抗菌素都为青霉素。结论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对于减少实验室细菌鉴定失误很有帮助,临床进行微生物检验应该在严格室内质控的基础上经常进行室间质评。
作者:徐建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江门市城区内非江门市户籍孕产妇产前检查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及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000病例,按照产前检查时围生期保健手册的记录的产检次数分组,比较产检次数的不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表明,产检次数的增加会减少孕产妇及胎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并且会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结论规范产前检查,对减少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减少出生缺陷、降低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升红;覃钰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观察产妇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会阴裂伤情况,降低会阴切开率,减少产科创伤,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方法将本院2013年8~12月间正常分娩的的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入院后给予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助产士指导产妇屏气和哈气,疼痛时屏气,不疼痛时哈气,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在宫口开全、胎拨露后,传统托肛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会阴分娩,观察两组“自然分娩”会阴裂伤情况。结果产妇会阴裂伤例数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简单、实用,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降低了产妇会阴侧切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与干性愈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院住院的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溃疡灵粉+溃疡灵膏外涂,红外线烤灯照射;观察组采用“康乐保系列”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压疮。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0%,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48%,有效率96%。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
作者:郭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举证倒置作为解决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其司法解释和实质性影响,以规范自身护理行为,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降低风险。
作者:赵洁;陈质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来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80例,随机将1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90例,治疗组9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硬膜外麻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麻醉速度快,手术时间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素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复发及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和理论依据。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通过门诊随访的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好转满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纯随机抽取45例满足复发标准的患者为研究组及同时期未复发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服药情况、家庭支持等多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服药情况、病程、应激因素、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对精神分裂症复发有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药依从性差、病程长、有应激因素、经济条件差及缺乏家庭支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复发。
作者:覃颖;冯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泌尿内科就诊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实验组接受系统的盆底肌锻炼指导,共干预8周。应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ICI-Q-SF)、尿垫试验及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两组女性进行尿失禁症状、漏尿量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实验组的尿失禁症状、漏尿量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能有效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崔仁善;王智杰;王玉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男性常见外科疾病,因传统术式损伤大、较繁琐、易出血、易感染等缺点,绝大多数基层卫生队(所)不愿开展此项手术。2011年3月~2012年4月,作者采用商环术式环切包皮过长和包茎28例,效果满意。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中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择取同期正常人群54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指标IgM、IgA、IgG、血红蛋白以及铁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铁、IgM、IgA、IgG水平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体内微量元素铁不足有关,并且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滞后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引起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体质,降低呼吸道感染的产生。
作者:苏广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剖宫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彩超诊断结果。方法选择本院从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彩超诊断之后,单纯妊娠囊型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20%,厚壁无回声区型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40%,混合性回声包块型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40%。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彩超进行诊断检查比较准确,具有诊断率高、安全性强以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陈翠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难治性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高,急诊就诊频率为轻、中度哮喘患者的15倍,住院频率则为20倍[1]。为充分认识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作者收集4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讨论。
作者:王卫忠;田科;吴令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价值和预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的CDFI声像图特点及随访跟踪检查CDFI声像图变化情况。结果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中,12例合并心内畸形,其中3例伴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动脉导管瘤样扩张,1例大动脉完全转位,1例单心室,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合并复杂心内畸形;2例合并心外畸形,其中1例合并胸腹水,1例伴足内翻;5例为单纯性主动脉缩窄,其中1例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2例随诊狭窄程度加重,2例漏诊胎儿出生后检出,后经手术矫治,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主动脉缩窄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学文;李小燕;赵旺好;老群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临近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60例,进行常规的综合健康教育;观察组60例,在常规的综合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指导。实行时间均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防治知识、控制行为危险因素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有着明显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周萍;杨堂河;梁倩雯;徐军妮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