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秋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工作中护患关系的作用。方法3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服务,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度分别为161例(84.7%)和96例(5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4.1±1.7)分和(86.4±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同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苗;马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患者院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5例应用便携式呼吸机控制辅助通气模式代替无创呼吸模式的危重患者,回顾性分析平时的经验积累,转运前充分的准备、全面的病情评估以及转运中的观察、监护与及时救治时的重要措施。结果25例患者转运前后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际转运应用便携式呼吸机控制辅助通气模式代替无创呼吸模式的效果较好。
作者:方仁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技术在霉菌性鼻窦炎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3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3例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石帅;庄晓玲;庄汉;王国庆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似乎健康的人在出乎预料较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死亡。猝死是直接危害人类生命的首要杀手,据报道全球每年猝死人数高达800~900万人,美国每年死亡人数可达30~40万人,我国每年发病人数约为54万余人。在欧美等国猝死的平均生还率只有2%~3%。而在我国,由于公共卫生条件尚不健全,猝死者的平均生还率比欧美国家要低。由于绝大部分猝死发生于院外,多半发生在夜间的睡眠过程,所以如何有效预防猝死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是当前院前急救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本中心近两年来所救治的猝死病例,以期总结经验,科学有效地提高猝死的院前综合救治能力。
作者:李绪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 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X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所获得的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轴扫技术的腹部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鸿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疼痛是人们寻求医疗卫生保健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疼痛已被列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来评估和处理。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意在综述疼痛的评估及护理管理的研究现状,希望促进对疼痛实施综合管理的研究和时间更深入,为广大患者解决疼痛问题,促进身心舒适,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蓉 刊期: 2014年第36期
在整个医疗用药保健中,用药安全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健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药学服务是指药师提供的为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合理用药的服务。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过程中,将药学服务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相当重要。
作者:陈素文;高建滨 刊期: 2014年第36期
2004~2014年十年的时间,研究生中医药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规模和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目前已形成相当规模,加强内涵建设、规范培养环节、保持专业特色、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当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教材作为研究生培养环节的一部分,是贯彻教育思想、体现教育理念、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万佼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情况,为今后制订新的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1~2009年全省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9年,全省共登记治疗涂阳患者91415例,治愈86022例,平均治愈率为94.07%。2001~2009年全省新涂阳患者和复治涂阳患者的2个月末平均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2.98%和89.11%。结论2001~2009年辽宁省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曹宏伟;戚巍;杨立军;王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2例患者为观察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6%,观察组为98.1%,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阚荣;邢桂荣;孙凤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对妊娠中期孕妇的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糖尿病筛查的妊娠中期孕妇510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诊断为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血糖异常患者11例(52.38%),口服葡萄糖1 h后血糖异常患者17例(80.95%),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异常患者15例(71.43%)。结论妊娠中期孕妇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结合孕妇口服葡萄糖1 h和2 h的血糖水平即可作出糖尿病的诊断。
作者:倪玲玲;卫东琴;施羽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有效沟通在25例药物性肝病(DILD)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5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科学有效的沟通及对症护理,25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全部康复,患者预后情况良好。结论通过停用肝损伤药物,实施有效沟通,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临床治疗效果较好。DILD是临床中较常见和易被忽视的疾病,应引起临床护士的重视。
作者:武俊霞;祝传贵;李爱新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术患者为观察组,42例重型颅脑损伤采用传统单侧开颅术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飞;唐永峰;吴国培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慢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进而提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100例发病24 h内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别行X线与CT检查。结果慢性心源性肺水肿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在肺部X线和CT影像学下都表现为肺野透光度降低,小叶间隔线增厚如克氏线、胸膜下线出现和肺实质膜玻璃样变等间质性肺水肿改变,肺血重新分布,肺纹理增重、增多等现象,比较征象检查率结果显示肺部CT的征象分辨率高于X光的征象分辨率,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则主要表现为肺泡性水肿,在X线与CT影像学下均表现为腺泡斑片状、结节以及大片融合影。空气支气管像,病变边缘模糊的现象也时而可见。病变进展时除少数典型者出现“蝶翼征”现象,大多数均为双肺出现广泛的密度均匀实变阴影。二者在病变征象检出率方面结果接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源性肺水肿通过肺部CT检查的征象检出率较高,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更多诊断信息,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通过对肺部进行X线与CT征象表现相似,临床诊断率相当,无特别区分意义。
作者:郭鹏举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85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采用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对照组42例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起1个月、6个月、1年三个时间点观察疗效。结果自治疗开始起1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86.0%,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治疗开始起6个月和1年,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1%和55.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2.9%和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降低糖皮质激素耐药及依赖,维持治疗的长期疗效,且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娟;杜伟;郭树霞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联合利福霉素在治疗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作用。方法118例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舒普深(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同时联合应用利福霉素,对照组单独采用用舒普深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病愈、好转及无效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病愈及好转例数多于对照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利福霉素治疗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可以通过扩大抗菌谱,加强抗感染,阻断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从而促进其肺部炎症及胸腔积液的吸收。
作者:张松林;沈照波;邹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80例经中药灌肠加穴位注射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4例(85.0%)显效,5例(12.5%)有效,1例(2.5%)无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有26例(65.0%)显效,6例(15.0%)有效,8例(20.0%)无效,总有效率为80.0%,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灌肠加穴位注射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涂静 刊期: 2014年第36期
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广泛,受危害人口众多。从1964年首次发现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到成功打了第一眼防氟井至今已经历50年,经过几代地方病防治工作者的努力,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原因、范围等已基本查明,以改饮用安全水为主要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方法已实施并取得显著效果。截止到2013年底,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分布在6个市(州)16个县(市、区),3171个村屯,氟骨症患者5.5万余人,氟斑牙患者66.3万余人,受威胁人口约163.6万余人。为解除病区群众病痛,预防氟中毒,吉林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为准确掌握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本次调查工作。
作者:佟建冬;王平;张秀丽;姜爽;于丽萍;张诗文 刊期: 2014年第36期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重症监护室中是指导治疗的重要检验指标,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要求采血速度要快,准确率高。特别是对于肥胖、哮喘、呼吸衰竭、心脏衰竭不能平卧的患者,采集股动脉血标本,有一定的困难。而桡动脉位置表浅,肥胖患者也容易触及,而且不管任何体位、不需要脱去衣服就可以采取动脉血标本,而且按压方便,按压时间短,节省了人力,特别是在监护室夜班,护士短缺的情况下,桡动脉是好的选择。另外新生儿特别是早产低体重儿,常常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长时间上呼吸机,每天需要反复抽取动脉血检测来调节呼吸机参数,用5 ml注射器抽取股动脉需要抽取较多的血,而用1 ml注射器抽取桡动脉或肱动脉只需抽取0.2 ml,减少贫血的发生几率,而且对于新生儿来说,上臂活动度较小,护士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来抽取,不需他人帮忙就可完成,而且穿刺处可以用棉球胶带加压包扎;下肢活动度大,需要他人协助固定腿,而且抽取后不易按压固定,加上新生儿带有尿不湿,出血后不易观察到,所以桡动脉在临床护理治疗中,值得大家推广。
作者:董巧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为了降低青光眼患者手术之后引发白内障的风险,对青光眼患者手术后发生白内障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究。方法198例青光眼手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198例患者中手术前患有白内障的有102例占51.52%,手术后眼压过低引起白内障的患者有86例占43.43%,手术感染引发白内障的患者有10例占5.05%。并发白内障的平均时间为(9.3±1.2)d。结论青光眼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深入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是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高志强;张日新;侯瑞昌 刊期: 2014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