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彩超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分析

李晓晖;张艳艳

关键词:阴道彩超, 子宫腺肌症, 临床诊断, 探究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阴道彩超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并予以患者对症治疗.方法 选取自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54例,对其予以阴道彩超检查,并结合病理诊断予以确认,比较阴道彩超的诊断效果,并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 经过阴道彩超检查,检测出48例,后经病理诊断确认,确诊率88.9%,误诊漏诊6例,占11.1%.其中合并子宫肌瘤18例,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5例.结论 使用阴道彩超进行子宫腺肌症的检测,可以有效排除肠道气体的干扰,诊断效率较高;但是基于存在的误诊漏诊现象,医护人员要根据相关原因改进诊断措施,进而提高阴道彩超的临床诊断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膀胱穿刺造瘘术致肾破裂的护理及分析

    膀胱造瘘术常用的方法有开放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和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用以暂时性或永久性尿流改道[1].适应证包括:①梗阻性膀胱排空障碍所致之尿潴留,如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尿道结石等.②阴茎和尿道损伤.

    作者:冯璟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采供血机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探讨

    自国家卫生部颁布<血站管理办法>[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3]以来,我站紧紧围绕血液安全这个中心,不断充实完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各项工作目标稳步推进,保障了全市临床用血需求,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现将我站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如下.

    作者:张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手足口病88例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8例,对症治疗1周内痊愈,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结果 除1例危重症(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外,余病例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发病3~4 d后会自然消退,口腔溃疡发病后数周逐渐愈合,无后遗症.危重病例大部分经积极抢救后心肺脑功能恢复正常,完全治愈,但少部分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尤其是神经系统严重受累患者,还有部分患儿因心肺功能衰竭、重症脑炎、肺出血或出现其他并发症而死亡.

    作者:李娜;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清热利湿化瘀类中药复方制剂减少置宫内节育器后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减少宫内节育器置器后副反应的有效药物及方法.方法 37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9例,于术后即服用清热利湿化瘀类中药复方制剂,连服7 d,以后每月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重复以上治疗,共3个周期;对照组184例,于术后口服头孢呋辛酯片剂及维生素E胶丸6 d,后两个月经周期口服维生素E胶丸7 d,共3个周期.观察两组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腰腹痛发生情况以及12个月内的妊娠率、脱落率和续用率.结果 观察组子宫异常出血和腰腹部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因症取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续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清热利湿化瘀类中药复方制剂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副反应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可降低因症取出率,提高续用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彭文湃;林叙君;陈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 年 1 月至 2012 年 10月间收治的68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60例,开放性损伤8例;保守治疗成功13例,手术治疗55例,二次手术5例.结果 治愈63例(治愈率为 92.6%),5 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手术治疗仍然是肝破裂常用的方法,迅速有效合理的术前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前提,对严重的肝外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芝钧;刘鸿亚;陈锐锋;钟隆柱;袁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HIV/AIDS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检测HIV/AIDS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主要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并与HIV(一)者对照,探讨微创手术对HIV/AIDS患者主要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HIV/AIDS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HIV+)30例,对照组HIV(-)32例.用同样方法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于观察组术前1 d,术后7 d、30 d检测血常规、CD4、CD8及其百分比和CD4/CD8.对照组于术前1 d、术后7 d抽外周血,用常规方法检测血常规.观察两组间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肺部感染、机会性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等指标.常规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数据.结果对照组术前1 d、术后7 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前1 d、术后7 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存在显著变化(P<0.05).术前1 d、术后30 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前1 d、术后7 d CD4、CD8计数及CD4/ CD8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前1 d、术后30 d CD4、CD8计数及CD4/ CD8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恢复好,无重大并发症或致死并发症发生,无新增机会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 LC抑制HIV/AIDS的特异细胞免疫是短暂的.LC对多数HIV/AIDS是安全的,预后较好.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评估主要的风险指标,但需要结合临床分期,综合评估手术安全性.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术后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HIV/AIDS施行LC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魏国;温贤敏;范合璋;华欣;何永;蔡林;钟明;何盛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56例手足口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给予B族维生素、退热、止咳等辅助治疗,如果合并感染给予头孢美唑抗感染,口腔疱疹严重影响进食者适当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王凌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指65岁以上心肌梗死患者.多数发生在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的基础上,是心肌血流供给的持久性中断所导致的心肌坏死[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加之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国人平均寿命大幅增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加.

    作者:陈伟;高志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聚凝胺-微孔板法不规则抗体筛选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聚凝胺-微孔板法筛查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自动化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对红细胞浓度、聚凝胺试剂中各试剂量的加入比例、CUTOFF值的选择等,确定筛查方法的佳参数与过程.结果 确定的试验方法经实际工作检测,准确率高、灵敏度好,并实现了操作的自动化、标准化与批量化.结论聚凝胺-微孔板法适用于血站系统对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大批量筛查.

    作者:任忠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 本组患者在继续给以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辛伐他汀10 mg/d+西拉普利2.5 mg/d)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25 mg,同时加服氯吡格雷75 mg/d,低分子肝素钙(速避凝)4000U腹部皮下注射,2次/d,7 d 1个疗程.结果 本组63例UAP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并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显效43例(68.25%),有效17例(26.98%)无效3例(4.76%),总有效率95.24%;全组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瘀斑2例,牙龈出血2例,其余患者均无血小板减少、皮疹、药物过敏及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智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诊治的6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根据孕周差异,将其分为A组(孕28~29周)、B组(孕30~31周)、C组(孕32~33周),对各组预期治疗时间、新生儿体重增加、孕龄延长,以及围产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A组和C组相比,B组预期治疗时间、新生儿体重增加和孕龄延长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B组>C组>A组;随着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有所降低.结论 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明显改善新生儿的围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蕴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通过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检查,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特征.方法 对98例急性阑尾炎,采用CT平扫、重建等方法,识别急性阑尾炎的CT特征.结果 CT检查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阑尾壁增厚.阑尾周围筋膜增厚,阑尾周围积液等间接征象.结论 CT扫描能及时、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

    作者:王飞;胡宏;欧涛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神经内科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神经内科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本组脑卒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0例,女60例,昏迷患者50例,嗜睡30例,烦躁20例,有特殊要求的患者40例,置管时间3~4 d.结果 14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中,静脉炎是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共4例.结论 静脉套管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也减少了护理人员被刺伤的意外事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董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对策

    目的 对腹部手术后出现的疼痛对机体的影响进行评估,寻求有效的护理手段.方法 选取在2010年9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资料,对其术后出现的疼痛对其机体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针对疼痛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结局及其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在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缓解,且本次研究的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60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对护理持满意态度,满意率为95.00%.结论 对腹部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小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张雪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我院2010~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医疗服务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的处方共计16543张,以2011年5月31日为分界线,分别将之前、之后的处方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为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的处方,研究组为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的处方.结果 研究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5.77%.研究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明显减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得到改善,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并完善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张旭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根据创面大小,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21例,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21例皮瓣全部成活,18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表坏死,2例伤口感染经换药治疗痊愈.供皮区创面一期愈合.随访6月至2.5年,皮瓣外形,质地,色泽良好,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皮瓣血供恒定,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皮瓣血供可靠,血运丰富,成活率高,临床上比较常用,且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是修复足部外伤导致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黄明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水飞蓟素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水飞蓟素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梗阻组24只、治疗组24只、假手术组8只,梗阻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7天、14 d、21 d各收获动物8只,假手术组于第21天一次处死动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mRNA 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及水飞蓟素的干预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均显示水飞蓟素在各观察时间点能显著下调TGF-β1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P<0.01).结论 水飞蓟素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有效延缓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王成祥;韩子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放松呼吸功能训练对中-重度哮喘患者焦虑和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放松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自我管理对中-重度哮喘患者焦虑和临床症状及体征和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配为实验组或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采取自我管理训练,实验组增加30 min的放松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焦虑水平、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哮喘症状和体征、大呼气流速、药物应用等数据分别与入组时和12周干预结束时采集,并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症状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其他4种生理变量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联合自我管理与放松呼吸功能训练可降低哮喘患者焦虑症状,有利于其他症状和体征的改善.

    作者:康捷;赵施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13例临床分析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作者:马祖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6例胸段食管异物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异物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段食管异物16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治愈,1例食管主动脉瘘大出血死亡,术后14例患者获随访1个月至5年,所有患者均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内镜下不能取出的胸段食管异物应急诊手术,根据胸食管异物损伤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控制感染,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治疗是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作者:宫为一;吴胜东;鲍峰;吴宗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