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飞蓟素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王成祥;韩子明

关键词:水飞蓟素,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摘要:目的 探讨水飞蓟素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梗阻组24只、治疗组24只、假手术组8只,梗阻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7天、14 d、21 d各收获动物8只,假手术组于第21天一次处死动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mRNA 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及水飞蓟素的干预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均显示水飞蓟素在各观察时间点能显著下调TGF-β1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P<0.01).结论 水飞蓟素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有效延缓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责任包干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强化其责任感,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根据医院管理考核标准将病区主要管理工作分为文书管理组,器材药品管理组和护理服务管理组,由护士共同参与,护士长统筹安排,定期监督和评价.结果 实施责任包干制后的一年里,护理质量考核和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护士对该管理模式总体满意.结论 在病区管理中引进责任包干制,既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能让护士在参与管理中不断反省个人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士对病区、患者的管理能力.

    作者:董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雷米普利与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拌左室肥厚患者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雷米普利与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93例高血压拌左室肥厚患者随机接受雷米普利(47例,雷米普利组)或非洛地平(46例,非洛地平组)治疗,随访治疗6个月后复查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结果 用药后两组高血压患者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均显示有意义的减少[雷米普利组LVM:(244.3±5.4)g和(207.7±3.5)g,LVMI:(131±5)g/m2和(114±4)g/m2,P均﹤0.01;非洛地平组LVM:(250.0±4.2)g和(237.5±4.2)g,LVMI:(136±4)g/m2和(131±3)g/m2,P均﹤0.05];与非洛地平组比较,雷米普利组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降低更明显[LVM:(244.3±5.4)g和(237.5±4.2)g;LVMI:(131±5)g/m2和(131±3)g/m2,P均﹤0.01].结论 雷米普利能够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且优于非洛地平.

    作者:扈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外科急腹症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腹痛的特点,为减少误诊外科急腹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对30例外科急腹症后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得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腹痛的特点及与急腹症的鉴别要点.结果 急诊诊断急性阑尾炎13例,急性胰腺炎5例,急性胆囊炎8例,输尿管结石4例,在门诊治疗及收入院后1~20 h(平均5 h)内确诊为酮症酸中毒,经过正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在7~18 h后血糖恢复、酮体转阴,腹痛症状缓解.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的腹痛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临床中应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多次TACE方案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预防原发性肝癌(HCC)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间HCC根治术后患者68例,其中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对照组)和术后接受三次预防性TACE 的患者28例(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均于术后1~2月给予首次预防性TACE,此后每隔2~4个月重复一次,总共三次.全部病例在根治术后随访36~40个月,对比分析两组间1、2、3年的累计复发率.结果 HCC根治术后,对照组1、2、3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57.5%、65.0%、67.5%.研究组1、2、3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7.1%、25.0%、28.6%.统计学分析研究组1、2、3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组所有患者TACE术后副反应较轻,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HCC根治术后给予三次预防性TACE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肝癌患者无瘤生存期.

    作者:张岳林;孙军辉;聂春晖;陈黎明;蔡丽霞;何健娣;章丽霞;王伟林;郑树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通过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检查,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特征.方法 对98例急性阑尾炎,采用CT平扫、重建等方法,识别急性阑尾炎的CT特征.结果 CT检查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阑尾壁增厚.阑尾周围筋膜增厚,阑尾周围积液等间接征象.结论 CT扫描能及时、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

    作者:王飞;胡宏;欧涛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新解肾髓质高渗化和渗透压梯度的形成

    目的 探讨肾髓质高渗化和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方法通过对肾单位的结构和血管结构进行分析及对实验室资料的分析和探讨.结果 分析出肾脏的递增递减现象、肾髓质液高渗化及肾髓质液渗透压梯度的形成过程.结论递增递减和递减递增形成髓质高渗化,递增递减形成渗透压梯度.

    作者:瞿其先;周万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单项操作积分结业模式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 利用单项操作积分结业模式提高护士培训效果.方法 在原有传统培训模式基础上,创新培训模式,将30项临床常用技术通过单项结业积分的形式培训.结果单项操作积分结业模式对护士的培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法.结论 单项操作积分结业模式应用于护士培训是有效和可行的,具有实用、贴切、知识更新快等优点,较好地完成了护士培训,并且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肖岷;郜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肠系膜血管损伤1例分析

    1 病例摘要患者李某,男,63岁.因腰背部外伤11 h入院,该患者从高处跌落,腰背部着地,经CT检查提示:左肾周围低密度影,左肾被膜不连续,在泌尿外科住院治疗,诊断:左肾裂伤.次日复查CT示:肝脏边缘见带状低密度影,腹腔内偏左见局限性高密度影,邻近肠管受压、聚集,左肾前方见条状高密度影;彩超提示:左肾回声异常(左肾挫裂伤),腹腔积液.

    作者:范玉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得安及甲巯咪唑联合稳心颗粒对甲亢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心得安及甲巯咪唑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6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得安与甲巯咪唑等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得安及甲巯咪唑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甲亢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安全可靠,患者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熊盛池;熊利;余登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对40(46膝)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手术46膝,其中40例评分为优,4例评分为良,优良率为95.7%,患者术后HSS评分平均为(92±7.37)分,跟术前相比明显得到改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郝建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敷贴在胸腔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敷贴(医用保护膜)在胸腔穿刺置管术(胸腔置管术)中起到很重要的固定作用.方法 对照380例胸腔穿刺术患者,加强做好护理工作,是穿刺成功的关键.结果胸腔置管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配合好的护理,加快患者疾病的恢复.结论 敷贴在胸腔置管术中的作用,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住院的开资,使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宋淑华;谭玉波;高明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56例手足口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给予B族维生素、退热、止咳等辅助治疗,如果合并感染给予头孢美唑抗感染,口腔疱疹严重影响进食者适当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王凌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我院对39例自发性小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死亡6例,其中4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术后恢复良好2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自发性小脑出血是临床危重症,手术适应证的良好把握,及时采取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作者:凌国锋;谭占国;赵二勤;黄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双胎妊娠一胎儿无头无心畸形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1 一般资料患者女,26岁,孕1产0,因停经7w来我院早孕常规检查,妇检:子宫增大如孕周,尿HCG(+),血β-HCG:68000 μm/L,阴道超声提示:单孕囊,孕周与末次月经相符,羊膜囊内见两个胚芽,长度均为10 mm,均见心搏,嘱随诊,孕19 w3 d门诊复查,多普勒仅闻及一胎心音,遂行三维超声检查,发现胎儿A心率150次/min,胎儿B未见心搏,诊断为双胎妊娠,单羊膜囊,胎儿A活胎,胎儿B死亡(无心畸形),于2011年10月5日,孕22 w 3 d在超声引导下用无水酒精注射入无心儿脐带,终止其血流供应.

    作者:邓志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老年晚期胃癌治疗效果.方法 将6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3例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照组ELF 方案化疗.结果 化疗6周后(2个周期)观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3.9%,与对照组有效率78.8%比较,对照组的 3~4 级恶心呕吐21例,骨髓抑制11例,治疗组恶心呕吐10例,骨髓抑制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性反应轻微,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奕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面神经血管减压术中责任血管辨认及处理技巧

    目的 探讨面神经血管减压术中探查确认责任血管的方法及其重要性,责任血管的处理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行MR TOF及CISS序列检查,排除继发性因素并确定责任血管与面神经关系;术中根据MRI结果指导探查并判断责任血管;用Teflon棉片垫于面神经根部与脑干之间,面神经充分减压.结果 术后55例患者症状立即消失,12例患者延迟缓解,4例无效,手术总的有效率为94.4%,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39个月,复发率为4.2%.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面肌痉挛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MR的检查和术中责任血管的判断及处理技巧是影响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邹叔骋;黄红星;刘博;张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诊治的6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根据孕周差异,将其分为A组(孕28~29周)、B组(孕30~31周)、C组(孕32~33周),对各组预期治疗时间、新生儿体重增加、孕龄延长,以及围产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A组和C组相比,B组预期治疗时间、新生儿体重增加和孕龄延长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B组>C组>A组;随着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有所降低.结论 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明显改善新生儿的围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蕴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水飞蓟素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水飞蓟素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梗阻组24只、治疗组24只、假手术组8只,梗阻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7天、14 d、21 d各收获动物8只,假手术组于第21天一次处死动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mRNA 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及水飞蓟素的干预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均显示水飞蓟素在各观察时间点能显著下调TGF-β1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P<0.01).结论 水飞蓟素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有效延缓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王成祥;韩子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析当前药学监护

    介绍了药学监护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叙述了医院施行药学监护要克服的障碍,医院药师在开展药学监护中的职责与面临的挑战.

    作者:庞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利培酮药代动力学影响因素及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

    目的 探讨吸烟与性别对利培酮药代动力学及稳态浓度的影响,以及利培酮、九羟利培酮稳态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利培酮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吸烟者的利培酮稳半衰期、达峰浓度和稳态浓度明显低于非吸烟者(P<0.01).利培酮、九羟利培酮稳态浓度和二者总浓度与TESS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BPRS、SAPS和SANS无显著相关,但有效组血药浓度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 利培酮血药浓度监测有一定临床意义,血药浓度以20~60 μg/L为宜,而吸烟则可降低利培酮的血药浓度.

    作者:曹民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