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兴
目的 研究并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主要因素和基本控制策略.方法 我院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期间共收治了12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后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600例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0例患者进行感染因素控制.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例数为13例,占所有患者的2.17%,与对照组患者的51例和8.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有助于降低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凤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TnI(心肌肌钙蛋白 I)与心肌酶谱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Lχ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酶谱,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相应的cTnI 含量,对比分析cTnI和心肌酶谱的诊断价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心肌酶谱阳性率分别为LDH87.5%、CK-MB 70%、CK 72.5%,cTnI阳性率为 100%.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虽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没有血清 cTnI特异、敏感.
作者:刘振云;马春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观察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55%;对照组优良率为90.23%;观察组39例获得融合,融合率为95.1%,对照组53例获得融合,融合率为94.6%.两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单枚比双枚简单、经济、有效、创伤小.
作者:高振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香莲外洗液冲洗对尿失禁的肥胖女性患者的会阴部皮肤护理的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共120例伴尿失禁的肥胖卧床女性患者会阴部皮肤特点,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6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香莲外洗液冲洗会阴部,对照组则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就其两组效果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60例患者会阴部皮肤潮湿、红肿、皮疹、溃烂的发生率低,总有效率达到95%,观察组有效率达60%.结论 香莲外洗液的冲洗对尿失禁的肥胖女性患者会阴部皮肤护理有显著疗效,可大大降低发生皮肤红肿、皮疹、溃烂的几率,并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佳庆;钱彩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护理缺失[1]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应该落实的护理措施部分或全部未落实或延迟执行,护士的职责未全面履行的现象,护理缺陷[2]是指由于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失误、失职及管理过程中的不完善而形成的质量不足或服务不满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影响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应该引起全体护理工作人员的重视,管理者如何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缺失现象,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是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开展的保障,为此笔者通过对我院多年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对高年资临床护士的调查,了解常见临床护理缺失现象、分析原因.
作者:任丽霞;刘花;翟旭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狭窄型腱鞘炎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狭窄型腱鞘炎360例.结果 本组获6~14个月的随诊:非手术治疗170例、复发50例.手术治疗190例,其中小钩刀术80例、复发2例,直视下狭窄带松解110例、无复发、有2例掌筋膜挛缩.结论 不同方法治疗及对比,手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明显提高,降低复发率.
作者:敖日格勒;王希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护理方法对产后出现尿潴留症状的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产后出现尿潴留症状的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产妇尿潴留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首次自主排尿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方法对产后出现尿潴留症状的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武迎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敷贴(医用保护膜)在胸腔穿刺置管术(胸腔置管术)中起到很重要的固定作用.方法 对照380例胸腔穿刺术患者,加强做好护理工作,是穿刺成功的关键.结果胸腔置管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配合好的护理,加快患者疾病的恢复.结论 敷贴在胸腔置管术中的作用,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住院的开资,使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宋淑华;谭玉波;高明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强化其责任感,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根据医院管理考核标准将病区主要管理工作分为文书管理组,器材药品管理组和护理服务管理组,由护士共同参与,护士长统筹安排,定期监督和评价.结果 实施责任包干制后的一年里,护理质量考核和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护士对该管理模式总体满意.结论 在病区管理中引进责任包干制,既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能让护士在参与管理中不断反省个人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士对病区、患者的管理能力.
作者:董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1].分布于海拔3000~4500 m的高山草甸区.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亦产.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由于只有野生品种供应,资源匮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再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以伪充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市场中冬虫夏草的品质混乱,严重影响了用药质量,也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埋下了隐患.正是缘于冬虫夏草的各种混淆品种冒充正品冬虫夏草时真假难辨,鉴别较为困难,所以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和报道,将正品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进行鉴别整理,归纳出相应的鉴别要点,为鉴别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提供方法和依据.
作者:陈志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腹痛的特点,为减少误诊外科急腹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对30例外科急腹症后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得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腹痛的特点及与急腹症的鉴别要点.结果 急诊诊断急性阑尾炎13例,急性胰腺炎5例,急性胆囊炎8例,输尿管结石4例,在门诊治疗及收入院后1~20 h(平均5 h)内确诊为酮症酸中毒,经过正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在7~18 h后血糖恢复、酮体转阴,腹痛症状缓解.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的腹痛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临床中应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产酶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和用药监护.方法 对1例肺病感染患者进行病例跟踪,分析更换抗生素的原因,总结使用不同抗生素的使用效果.结果 长期使用三代头孢,使产酶大肠埃希杆菌的耐药性增加,但对复合三代头孢仍较敏感.结论随着产酶大肠埃希杆菌耐药性的逐年递增,其抗生素的治疗应做药学监护.
作者:刘秀芹;刘行梅;王莉梅;孙丽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高血压病是社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 版>已将高血压患者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范畴[1].为对辖区高血压内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笔者于2012年1~6月对武汉市翠微街辖区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及行为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为高血压社区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江静;谢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非心脏手术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每组各45例,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对两组患者术后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分,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全身麻醉组相比,硬膜外麻醉组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都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有一定影响,而全身麻醉对于恢复期的影响相对较大.
作者:段向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诊治的6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根据孕周差异,将其分为A组(孕28~29周)、B组(孕30~31周)、C组(孕32~33周),对各组预期治疗时间、新生儿体重增加、孕龄延长,以及围产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A组和C组相比,B组预期治疗时间、新生儿体重增加和孕龄延长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B组>C组>A组;随着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有所降低.结论 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明显改善新生儿的围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蕴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8例,对症治疗1周内痊愈,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结果 除1例危重症(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外,余病例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发病3~4 d后会自然消退,口腔溃疡发病后数周逐渐愈合,无后遗症.危重病例大部分经积极抢救后心肺脑功能恢复正常,完全治愈,但少部分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尤其是神经系统严重受累患者,还有部分患儿因心肺功能衰竭、重症脑炎、肺出血或出现其他并发症而死亡.
作者:李娜;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HIV/AIDS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主要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并与HIV(一)者对照,探讨微创手术对HIV/AIDS患者主要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HIV/AIDS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HIV+)30例,对照组HIV(-)32例.用同样方法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于观察组术前1 d,术后7 d、30 d检测血常规、CD4、CD8及其百分比和CD4/CD8.对照组于术前1 d、术后7 d抽外周血,用常规方法检测血常规.观察两组间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肺部感染、机会性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等指标.常规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数据.结果对照组术前1 d、术后7 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前1 d、术后7 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存在显著变化(P<0.05).术前1 d、术后30 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前1 d、术后7 d CD4、CD8计数及CD4/ CD8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前1 d、术后30 d CD4、CD8计数及CD4/ CD8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恢复好,无重大并发症或致死并发症发生,无新增机会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 LC抑制HIV/AIDS的特异细胞免疫是短暂的.LC对多数HIV/AIDS是安全的,预后较好.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评估主要的风险指标,但需要结合临床分期,综合评估手术安全性.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术后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HIV/AIDS施行LC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魏国;温贤敏;范合璋;华欣;何永;蔡林;钟明;何盛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延边地区2009-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延边地区8个县市上报的死亡报告卡,调查报告.结果 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403例,死因前五位为,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先心病,肺炎.从2009年至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百分比是逐年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分析χ2=0.508 P>0.05,无显著性差异.先天异常死亡率也逐年下降χ2=10.52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诊断,提高产时监护和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窒息抢救水平仍是目前窘迫的课题.
作者:金海玉;全京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肾髓质高渗化和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方法通过对肾单位的结构和血管结构进行分析及对实验室资料的分析和探讨.结果 分析出肾脏的递增递减现象、肾髓质液高渗化及肾髓质液渗透压梯度的形成过程.结论递增递减和递减递增形成髓质高渗化,递增递减形成渗透压梯度.
作者:瞿其先;周万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在心绞痛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71%,高于对照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改变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10%,高于对照组7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可靠,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