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
丙型肝炎是全世界流行性疾病,因HCV感染是引起输血后肝炎常见和严重的病原体,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重视.HCV感染后可表现为急性肝炎症状,也可表现为无症状携带状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非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明确规定,在血站行业,ALT是作为预防输血后肝炎而进行的必须检测项目.
作者:李燕红;王敏;徐燕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2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回顾分析:ERCP治疗组(218例)及保守治疗组(202例),分别观察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血白细胞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费用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RCP组均成功施行EST,ENBD术.ERCP治疗组平均腹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ERCP组重症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内镜介入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不仅能明确病因,而且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时间,减轻痛苦,并能减少住院经费,减少基础护理工作量,因此重视术后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中英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对 ICU患者行CRRT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为临床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编制量表和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7例首次在本院重症医学科行CRRT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治疗依从性、病情认知(5个条目)、治疗方式认知(5个条目)、舒适度(数字法)、社会支持6个方面,问卷当场完成并收回,运用SPSS 10.0对资料进行t检验.结果 患者治疗依从性只有43.28%,不同年龄、学历、性别在治疗依从性上存在差异;患者病情认知、治疗方式认知、舒适度、社会支持均对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结论 ICU患者行CRRT治疗依从性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临床积极干预.
作者:应秀红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特殊药物静脉渗漏性损害,采取相应举措,将损害降到低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间,69例案例,总结整理临床资料.结果 注意防范和及时处理,69例均获成功.结论 加强管理,注重防范,是杜绝静脉药物渗漏损害的隐患,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治疗的先决条件.
作者:李英顺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对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对22例住院患者发生的静脉输液发热反应进行回顾性归纳和总结.结果 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环境因素、输液器材和药品质量、无菌技术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只有把好物品采购关,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患者营养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合理药物配伍、密切临床巡视,才能减少或杜绝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景坤;刘艳辉;邹丽艳 刊期: 2012年第35期
建国以来,我国便系统地开展了预防儿童传染病的社区预防接种工作,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2年第35期
腹痛证型:1寒凝腹痛;2热结腹痛;3气滞腹痛;4瘀血腹痛;5食滞腹痛;6虫积腹痛;7虚寒腹痛.腹痛之辨证,主要根据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辨别其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在脏、在腑.
作者:孙忠慧 刊期: 2012年第35期
脑室引流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它不仅能迅速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内积血,还可减少伤口脑脊液漏,避免枕下肌间积液,并可在手术中有利于改善手术的暴露等等[1].引流管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及挽救患者的生命起到关键作用,我科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护理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的患者脱管5例,现将护理及教训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红;刘文华;李彩霞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2次/d,丹红注射液30 ml,1次/d,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2次/d.两组均为15 d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血流变学参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临床疗效、NIHSS及血流变学参数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谷玉行;李平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灌肠,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葛根芩连五炭汤能改善中医主症积分(P<0.05),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雁梅;任京力;康美清;邢志霞 刊期: 2012年第35期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指挥者.所以护士长要正确对待人生,既要在成绩、成功面前不骄傲,又要在失败、挫折面前不气馁,还要在被误解、妒忌、流言蜚语面前不退缩.要学会用理智或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来转移消极情绪,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把本职工作做好.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C)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在NC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总结临床疗效及化疗前后切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 临床疗效上,治疗显效率52.2%、总有效率93.5%、无效率6.5%;组织病理学上,NC前后患者在P53、c-erbB-2、nm23三项上的阳性率无显著变化,但在VEGF上,NC后阳性率显著低于NC前(P<0.01).结论 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化疗前后组织病理学检查中VEGF的变化均证明了化疗+手术治疗的高效性和必要性,其近期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赵艳;马瑞华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循证护理方法,并分析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入住本院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的护理方案,其中A组40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B组40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结局,评价指标有止血成功率,出院时间,再出血率,患者满意率等指标.结果 在止血成功率、出院时间、再出血率、患者满意率比较上,A、B两组有明显的区别,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可提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3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外渗是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经过局部处理或者自然吸收后没有不良后果.但是有一些药物引起的输液外渗,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将会发生严重后果,应引起广大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牛力;王淑伟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对恢复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75例符合标准的患分为2组,观察组(积极康复护理)39人,对照组(随访观察)36人.分别在刚入组、3个月末、6个月末的时候利用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两组入选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在入选患者刚入组时通过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末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在6个月末时较3个月末时也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7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详细了解病情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控制血糖,注意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60 d,平均(11.7±4.3)d;其中2例患者死亡,25例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后,血糖控制情况良好并出院.结论 在针对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上,全面、细致的护理,有效地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作者:李冬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回顾所有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治疗的总成功率为96.7%,术后随访结果显示,4个月后,1例患者发生了LAD支架再狭窄症状,需要再次接受治疗.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石全宝 刊期: 2012年第35期
极个别恶性肿瘤可引起以骨、关节、肌肉疼痛等风湿性病样的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故在疾病初期很容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6年以来收治的, 以风湿样症状就诊患者,后确诊为卵巢癌的3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以期提高对以风湿样症状为首发表现卵巢癌的认识.
作者:浦建文;高春英;吴平乐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再灌注损伤小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60只健康昆明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其他四组分离颈总动脉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造成功后第2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而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剂量分别为10 ml/kg、5 ml/kg、2.5 ml/kg,稀释为0.5 ml后腹腔注射.1次/d,连续注射液5 d.各组小鼠在末次给药后12 h后采用摘除眼球法取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 模型组IL-6和TNF-α水平分别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IL-6和TNF-α水平分别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IL-6和TNF-α水平分别低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IL-6和TNF-α水平分别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TNF-а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水平升高,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醒脑剂注射液能够降低IL-6和TNF-α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黄川峰 刊期: 2012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两种术式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中的疗效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50例(155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75例(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视野水平变化及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眼压、视力、视野水平比较(t=3.12、3.45、4.01,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手术后眼压、视力、视野水平比较(t=5.62、4.85、4.98、5.02,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χ2=5.01、5.32、4.32、4.2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较眼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好具有眼压、视力、视野水平变化良好的特点.
作者:孙鹏 刊期: 2012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