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脉介入后术后再狭窄临床治疗分析

刘刚

关键词: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 )后支架内再狭窄( ISR)的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比较.14例无症状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2例(14.3%).26例有症状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11例(42.3%),其中10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4例(40.0%),7例心绞痛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3例(42.9%),9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4例(44.4%).而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比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无症状组相比,有症状组发生再狭窄的比率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心肌梗死、心绞痛和糖尿病等症状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容易发生再狭窄,临床上应该提前预防和治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泰能致严重精神障碍1例

    1 病例资料女,64岁.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高热发作2周而入院.患者2周前因劳累后出现乏力、发热、体温高达39.5℃,伴有咳嗽及咳脓痰、胸痛、痰血等不适曾去当地卫生所就诊,应用头孢唑啉钠等药物,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疗效不佳,转入本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20/min,血压110/80 mm Hg,呼吸25次/min.肺部听诊,左上肺呼吸音低,可闻及细湿啰音,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稍粗,叩诊呈清音.心脏听诊未及病理性杂音,心界不大.腹部软.X线表现左中肺野,侧位相当于上叶前段处见大片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不清,其内见一圆形空洞,空洞内壁尚光整,并见一较宽液平.余肺、心、膈无重要发现.入院诊断:左肺上叶前段肺脓肿,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2 d,疗效不佳,做痰培养,药敏试验显示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苷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均耐药,但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泰能)敏感.故给予泰能3 g/d,每8 h一次静脉滴注.用泰能第4 d,患者开始出现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答非所问、狂躁不安、手足乱动等严重精神症状,为防止患者的自我伤害行为,不得已使用绷带将其四肢固定.立即停用泰能,改用头孢噻肟治疗,肌内注射安定10 mg后能短时安静.血气分析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次日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既往无精神病史,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精神障碍,经分析后认为上述临床表现可能是泰能引起的严重精神障碍,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进入睡眠,醒后症状逐渐减轻,第2 d患者精神异常症状好转,第3 d恢复正常.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临床护理

    1 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Bendixen等对1606例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进行了综述,15~35岁青年人群的病因多为动脉夹层分离、心源性栓塞、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和高凝状态,而35岁以上的成人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则是其主要原因.Szapary等对84例青年卒中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占33.3%,高凝状态占15%,心源性栓塞占8.5%,原因不明占17.7%.

    作者:牟立群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妊娠晚期胎儿MCA血流参数与胎儿溶血性贫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儿MCA血流参数与胎儿溶血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母婴ABO血型不合组、正常对照组,进行胎儿MCA血流参数检测,测得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血型不合组胎儿MCA的Vs、Vd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型不合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MCA的PI、RI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MCA血流参数测定对于预测胎儿宫内溶血性贫血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洪波;由春玲;秦加巍;张志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整合素连接激酶与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PF)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并且缺乏确实有效治疗手段的致命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其病理过程包括肺组织的炎性损伤、组织结构破坏及随后发生肺间质细胞积聚的组织修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肺炎症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间质细胞都可以分泌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生物活性物质,从而促进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增生以及间质胶原的增生,亦可以增加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形成和积累[1].

    作者:何坤;张秀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临床医技学考试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分析

    通过教研室两年来的临床医技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实践,采取课堂表现、见习表现、临床案例分析、平时成绩、上课出勤率、闭卷考试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临床医技学知识的程度进性评价,总结了成效及问题,提出今后的要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总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和手段,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作者:余修龄;何小莲;张瑾;梁肖迪;李栩薇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门诊的优质护理应延伸到每个工作细节

    目的 体会细节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通过临床细致观察护理,发现细节护理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诚信度.方法 用语言的沟通,细心地工作,达到患者的满意,社会满意.结果 通过我们的努力,大大的降低医患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结论 高度重视工作中的细节,提升医疗系统的整体形象.

    作者:周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浅析重症患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患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0例重症患儿平均住院3~5 d.入PICU后原发呼吸道感染加重1例,经精心治疗治愈出院.死亡1例,死亡原因均为原发病因素.结论 危重患儿院内呼吸道感染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解决的唯一方法就是预防.作者对PICU患儿采取了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这表明规范的操作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是患儿康复的关键.

    作者:尚金变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竹林胺治疗前列腺肥大2例报告

    1 典型病例1.1 病例一患者,72岁,因尿频、尿少、尿线细10余年而住院治疗.10余年前因上述症状入院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服用乙烯雌酚及前列康无明显好转.近2年来病情加重,排尿次数增多,一昼夜约20次左右,尤以夜间有明显尿频,有憋尿感,遂入院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好,营养尚可,咽不红,心肺叩、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血压为130/80 mm Hg.肛门指诊结果为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经化验尿常规、X线胸透、心电图、肝功化验、血三脂等项均无异常.B型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服用竹林胺10 mg,3次/d,连服3 d后,改为10 mg,1次/d,维持7~14 d停药.本例服药后3 h排尿较入院时通畅,8 h后排尿顺利,如正常人,患者顿感轻松.停服竹林胺7 d后,患者排尿仍无障碍,15 d后方出现尿断流现象,再服维持量后,又恢复正常排尿.

    作者:庞国丽;安立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骨折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骨骼与关节是维持人体运动姿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的支架和运动杠杆,肌肉是运动的动力.当其功能受损时,将会给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甚至生命带来影响在对骨骼与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中,护士应积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不仅要注意疾病本身的治疗和护理,更需须要重视疾病的康复与预防,使患者大限度的恢复健康.

    作者:曲桂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小儿手足口病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年龄1~3岁者98例(76.6%),82例为幼托机构儿童(64.0%);轻症者110例(85.9%),重症者18例(14.1%),128例患儿经过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本病主要好发于夏秋季,全年散发.本病预后良好.结论该病目前无特效的病因治疗,治疗方面主要以抗病毒及支持对症为主,做好小儿卫生,特别幼托机构小儿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作者:第雪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康复治疗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探讨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及自制的服药依从性量表,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的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作者:全映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临床护理,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在抗病毒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护理.结果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病毒性肝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 加强护理使病毒性肝炎患者提高治疗意识,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方面.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结果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临床症状更明显,心脑血管合并症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更为注意及认真,尤其健康宣教及告知要做到位,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制定好治疗方案,才能达到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李平衣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促进医院药事规范化管理

    通过医院的等级评审,逐步规范医院药事的各项管理工作,使其逐步达到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院的要求,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曲秀君;魏文华;张君;王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0例护理体会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多发生于年轻初产妇及妊高征、双胎、男胎的孕妇,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可达85%[1].初起病时仅有恶心、呕吐、头痛、倦怠等症状,常伴妊高征,1~2周后病情骤然加剧,出现黄疸、肝功能损害、少尿、肾功能衰竭,常发生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碍等[2].早期诊治可改善其预后,降低母婴死亡率.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03年6月至2010年5月曾收治1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79例HBV DNA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5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3、T4、FT3、FT4、TSH.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52周后HBV DNA转阴组血清T3、T4、FT3、FT4水平较治疗前和HBV DNA未转阴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叶鹏;史保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LAVH将成为一种重要术式.

    作者:申素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胆胰间膈小切口在困难胆道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胆胰间膈小切口在治疗性ERCP中困难胆管插管时的作用.方法 回顾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在治疗性ERCP中常规困难胆管插管86例患者采用胆胰间膈小切口后再行胆管插管,对胆管插管成功率和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6例困难胆管插管患者经胆胰间隔小切口后选择性胆管插管全部成功,无严重出血,穿孔及重症胰腺炎发生.结论 胆胰间膈小切口技术在治疗性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可明显提高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安全有效.

    作者:邹永军;曹杰;张晓云;张丽荣;王波;禹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浅谈对中药处方的认识

    中药处方是理法方药的结合,是临床辨证论治的终末程序.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的千变万化,创制相应的新颖中医处方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文章就中药临证处方原则、中药处方的安全性,中药调配剂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医处方的新颖性做了简要分析.

    作者:殷世美;杜鑫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1例右肾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通过1例右肾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到了掌握好本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配合这将有利于临床工作和患者的早日康复,终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老年患者体内各重要器官已出现退行性变化,生理调节功能差,内分泌系统可发生代谢紊乱,对手术耐受力差,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器质性病变,如动脉硬化、冠心病、营养不良等.因此,术后用镇静止痛药时以低浓度、剂量小些为宜,输液不要过快、过量,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异常,应给予相应的积极处理,避免发生并发症.

    作者:金英爱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