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CT值的脊柱结核病灶骨中OPG和OPGL的表达

何玉泽;王自立;马腾

关键词:脊柱结核, OPG, OPGL, 免疫组化, CT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CT值的脊柱结核病灶骨中骨保护蛋白(OPG)和骨保护蛋白配体(OPGL)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平均CT值的关系,揭示OPG和OPGL参与脊柱结核的病理过程,从分子水平深化对脊柱结核病灶骨硬化发生机制的认识.方法 用PV-6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测定OPG和OPGL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比,并将其比值与平均CT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PG和OPGL表达强度的比值与平均CT值呈正相关.结论 OPG和OPGL表达的动态不平衡导致了脊柱结核病灶周围硬化骨的产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延边地区孕妇膳食结构对不同孕期增重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孕妇膳食结构与不同孕期增重(体重增加)及体内钙、铁、锌含量.方法 1026名孕妇分为膳食指导组(672名)和未接受膳食指导组(354名),检测不同孕期增重及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两组均在孕中期增重多并有明显缺钙、缺铁、缺锌.尤其未接受膳食指导组孕中期缺钙、缺铁、缺锌率更高,分别为25.50%、47.62%、21.05%.接受膳食指导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延边地区孕妇在整个孕期普遍存在缺钙、缺铁、缺锌现象,但经膳食指导后明显好转.因此在孕早期开始对孕妇进行合理、科学的膳食指导并定期检测体内微量元素以便及时补充.

    作者:石莲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儿科的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一种先进的输液材料,具有减少穿刺的次数,刺激少,减少患儿的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且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家属的满意度,而且穿刺部位选择余地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儿科.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穿刺时患儿哭闹躁动,不配合,不易固定,通常需要两人合作,否则易导致穿刺失败.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我科自2009年6月份开展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以来,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现将此操作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华;王巍;倪红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4例临床救治经验总结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5至2010年1月5日我院儿科病房诊治的4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用咽拭子取呼吸道标本,冰壶保存立即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室,以实时逆转录核酸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4例患儿发病早期均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无特异性表现.4例均有发热,轻微咳嗽,肺部炎症体征不明显.2例有咽痛.所有病例均无呕吐腹泻症状.从起病到临床症状加重的时间为2~4 d,表现为呼吸困难.4例均有Ⅰ型呼吸衰竭,采用CPAP面罩无创通气.血常规起病时3例白细胞计数减少,仅1例明显增高.3例起病3~4 d,胸片示一侧肺部片状阴影,2 d后片状阴影大面积融合;1例起病第2天,胸片和肺部CT示左肺上叶肺不张、左中下肺炎、左侧胸腔积液.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 肥胖是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5~9岁的患儿容易成为重症病例.提高认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曲新栋;梁冬梅;郭志丽;许培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及宫颈癌(cervical cancer)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39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前均采用杂交捕获Ⅱ代(hybrid captureII,HC2)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结果 ①高危型HPV DNA在宫颈正常组中的检出率为31.83%,在CIN组中的检出率为68.06%,在宫颈癌组中的检出率为95.89%,三组间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② 高危型HPV DNA检出率在CINI组为46.96%,CINⅡ组为58.16%,CINⅢ组为96.02%,三组间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和HPV DNA 检出率呈正相关,HPV DNA 检出率越高,宫颈病变的程度越严重.

    作者:任守凤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娩的临床效果、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116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58例实行活跃期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对照组58例实行自然分娩,不用任何镇痛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明显缩短(P<0.01).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出生时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好,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技术.

    作者:封维恭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36例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儿给予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观察麻醉后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患儿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下肢骨科手术效果满意,临床效果好.

    作者:陈茹;徐福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997年8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7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7.44%.大部分患者均需急诊剖腹探查,视术中情况行异位妊娠灶切除,必要时连同患侧附件甚至全子宫切除.结论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怀疑本病及早手术探查明确诊断,治疗效果好.

    作者:夏玉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门诊药房带教中的反思性教学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门诊药房带教的教学方式,提高实习生的实习质量.方法 将反思性教学法应用到门诊药房带教活动中,带教老师对实习生在上岗前、上岗过程中和上岗后三个阶段的实习情况反思,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所出现的问题.结果 门诊药房采用反思性教学法进行带教,取得令人满意的实习效果.结论 门诊药房带教中采用反思性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效果和实习质量.

    作者:罗球珠;钟惠青;苏玉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扩张型心肌病53例诊疗体会

    收集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7月住院期间扩张型心肌病53例患者.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其中:男42例,占79%,女11例,占21%.20~29岁3例,30~39岁4例,40~49岁3例,50~59岁10例,60~69岁18例,70~79岁12例,80岁以上3例.20~59岁占38%,60岁以上占62%.病程短半月,长4年多.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NYHA):Ⅰ度心衰15例(28%);Ⅱ度心力衰竭31例(59%);Ⅲ度心力衰竭7例(13%).

    作者:吴春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初产妇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调查

    目的 调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初产妇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妇产科首次分娩的孕产妇374例,入选对象按产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UI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对象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结果 374例首次分娩的孕产妇发生产后SUI者95例(25.67%),未发生产后SUI者279例(对照组).两组对象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比较中,产后SUI组的健康教育时间、心理护理时间、康复护理时间、基础护理时间、个体化护理时间和各类护理总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 产后SUI初产妇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较大.

    作者:孙俐;叶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08例老年高血压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长,波动性较大,且预后较差,但通过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血压控制较为满意.结论 要根据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建议联合用药,有效地平稳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绍甫;张艳蕾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28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行Ⅰ期手术15例,行Ⅱ期手术9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4例;腺癌21例,黏液癌3例,未分化癌4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其余治愈,治愈率为95.8%.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完善围术期治疗,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林绍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耳廓假性囊肿73例治疗体会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穿刺抽液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注射液腔内冲洗后石膏固定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73例,随诊6个月~1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3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56例,女17例;年龄8~6 9岁,平均35.7岁.病变部位:囊肿位于三角窝17例,耳甲腔35例,耳甲艇9例,其余12例均位于舟状窝,累及两个部位18例,囊肿直径0.7~3.0 cm,均为单耳发病,左耳42例,右耳31例,病程3 d~3个月.

    作者:代宝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男:28例 女:20例,胆管癌23例,胰头癌14例,胆囊癌3例,肝门区转移癌8例,共置入胆道内48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48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胆道内支架均获得成功.44例先 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1~2周再放置金属内支架,4例因梗阻较复杂金属支架植入后仍保留引流导管3~6周后拔除引流管;44例黄疸消退满意,本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支架植入后加局部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结论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配合动脉内灌注化疗可提高恶性阻塞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许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71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CT或MRI复查示全脑系统或脑室缩小,走路不稳、行为异常智力障碍及记忆力改变均有改善,死亡2例.结论 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显著改善脑积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丹峰;孙阳;朱晓波;聂晓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肺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围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将40例肺癌患者均行单侧肺叶切除术,对其术中的处理、术后并发症与病理类型及分期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单侧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9例占22.5%、肺不张/漏气2例占5.0%、吸衰竭1例占2.5%、血管栓塞1例2.5%、其他3例占7.5%.合计术后并发症共16例占40.0%.结论 肺癌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能够使肺癌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达到治疗目的,恢复健康.

    作者:齐慧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

    1 定义胎盘早剥是指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2 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46%~2.1%,国外为0.5%.胎盘早剥系死产的首要原因,占15%.3 发生趋势和危险因素文献报道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与胎盘早剥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孕妇高龄,血栓性疾病,胎盘部位子宫肌瘤,羊水过多,脐带过短,宫腔压力骤减如胎膜早破(有报道危险性升高3倍),胎盘后穿刺部位出血,宫内死胎史,和孕前低体质指数,胎儿生长受限,腹部外伤,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相关因素,前次妊娠的胎盘早剥史是重要的预测因子,家族史和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的测量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作者:金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助产士的职业风险及管理措施

    目的 探讨助产士的职业风险及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影响助产士职业风险的主要因素及采取的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增强了助产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规避了重点环节的安全隐患,加强了医患沟通.结论 加强产房的安全管理,提高了产科质量,使产妇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作者:李艳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颈椎病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介绍颈椎病术后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本文通过八点来讲解颈椎病术后的护理,通过三点来介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颈椎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后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功能.结论 颈椎病患者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护理人员都应该掌握颈椎病术后的护理措施,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洛赛克与法莫替丁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洛赛克与法莫替丁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120例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依据治疗用药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洛赛克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法莫替丁治疗组6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洛赛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的有效率(P<0.05);法莫替丁治疗组的头痛、恶心、腹泻的发生率均高于洛赛克治疗组(P<0.05).结论 洛赛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使用.

    作者:杨鑫;郝维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