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甫;张艳蕾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围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将40例肺癌患者均行单侧肺叶切除术,对其术中的处理、术后并发症与病理类型及分期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单侧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9例占22.5%、肺不张/漏气2例占5.0%、吸衰竭1例占2.5%、血管栓塞1例2.5%、其他3例占7.5%.合计术后并发症共16例占40.0%.结论 肺癌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能够使肺癌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达到治疗目的,恢复健康.
作者:齐慧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男:28例 女:20例,胆管癌23例,胰头癌14例,胆囊癌3例,肝门区转移癌8例,共置入胆道内48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48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胆道内支架均获得成功.44例先 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1~2周再放置金属内支架,4例因梗阻较复杂金属支架植入后仍保留引流导管3~6周后拔除引流管;44例黄疸消退满意,本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支架植入后加局部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结论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配合动脉内灌注化疗可提高恶性阻塞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许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方法 对27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采用消痔灵和2%利多卡因混液(1:1)20 ml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术后控制排便3 d,第3天起予长松散口服,1包/d,保持大便通畅两周,通过复诊和电话随访半年.结果 27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全部治愈,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操作简单、疗效理想,可为临床医生借鉴使用.
作者:李强;房洁渝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 结合护理人员在护患关系中的主导地位,着重从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细节护理和舒适护理角度来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果 护理人员从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细节护理和舒适护理角度出发,运用到工作中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论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吕莹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HDCP)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及探讨其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的123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和同期120例正常孕妇的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孕妇分娩方式、并发症(孕妇和围生儿)、预后及死亡率等.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其有效、可靠的防治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孕妇剖宫产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分别为73.2%(90/123)、1.62%(2/123),明显高出对照组25.0%(30/120)、0%(0/1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9.3%(73/123)、73.2%(90/123),相比对照组的5%(6/120)、12.5%(1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疾病,基本治疗原则是绝对休息、解痉、扩容、利尿、降压、可适时终止妊娠,适时选择剖宫产.可导致母体发生心衰、肝衰、肾衰、急性肺水肿、胎盘早剥、DIC或产后出血等,还可影响胎儿生长、导致胎儿宫内受压发生早产,甚至围产儿死亡.合理治疗可有效提高母婴存活率.
作者:李彦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急诊38例高血压危象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 安全转入医院35例,1例院前死亡;2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患者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玉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护理体会,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目前高压氧在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安全管理对策.结果 经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高压氧舱治疗并发症及差错事故.结论 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应规范护理安全流程,护士应扎实做好每个环节护理,预防并发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王献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28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行Ⅰ期手术15例,行Ⅱ期手术9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4例;腺癌21例,黏液癌3例,未分化癌4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其余治愈,治愈率为95.8%.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完善围术期治疗,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林绍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清洁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查对我院333例住院患者清洁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333例住院患者的清洁手术切口均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其中使用一联抗菌药物者326例(占97.90%),使用二联抗菌药物者7例(占2.10%),均静脉给药,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为5.86 d;术前用药9例(占2.70%);术前30 min用药189例(占56.76%); 术后用药135例(占40.54%);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做为预防用药的患者占50.59%(头孢米诺钠占25.59%+头孢地秦占25.00%).结论 我院在清洁手术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水平.
作者:吴振华;姚坚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加强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实例、调研等方法分析了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结果 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应强化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认知水平,重视轻度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症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结论 通过加强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采取合理用药,防治结合,可达到有效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康春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朝阳市2010年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水痘疫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朝阳市2010年水痘个案病例及爆发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朝阳市2010年共报告水痘658例,报告发病率为19.77/10万,全市7个县(市、区)都有病例发生,市区(双塔区和龙城区)报告发病率较高,双塔为118.19/10万、龙城区45.73/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冬春季;病例主要集中在儿童和学生,占总数的93.31%.结论 水痘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学校、托幼机构中引起流行,做好对患病学生、儿童的隔离工作及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学校、托幼机构水痘流行和扩散的重要措施.
作者:祝春景;闫乐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娩的临床效果、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116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58例实行活跃期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对照组58例实行自然分娩,不用任何镇痛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明显缩短(P<0.01).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出生时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好,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技术.
作者:封维恭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目前中青年患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这种病的致残率可高达8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意义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据有关资料表明,脑血管病患者经康复训练后,第一年末60%的患者可以达到日常生活自理,其中30%处在工作年龄的患者还能恢复较轻的工作[1].
作者:鲁晓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其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ventricular block, AVB)多是由于右冠状动脉阻塞所致[1],患者死亡率极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应用机械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恢复冠脉血流直接、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2,3],能有效挽救濒死心肌,改善房室传导,降低死亡率.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直接PCI治疗的28例急性心梗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从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等3方面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均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微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取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77例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CIK细胞治疗,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75例,满意度97.40%.结论 在CIK细胞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沟通,严格的无菌操作、输注护理中掌握输注的速度、观察过敏及溶血反应.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1 定义胎盘早剥是指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2 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46%~2.1%,国外为0.5%.胎盘早剥系死产的首要原因,占15%.3 发生趋势和危险因素文献报道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与胎盘早剥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孕妇高龄,血栓性疾病,胎盘部位子宫肌瘤,羊水过多,脐带过短,宫腔压力骤减如胎膜早破(有报道危险性升高3倍),胎盘后穿刺部位出血,宫内死胎史,和孕前低体质指数,胎儿生长受限,腹部外伤,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相关因素,前次妊娠的胎盘早剥史是重要的预测因子,家族史和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的测量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作者:金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介绍笔者所在教研室对新开设的中药生物分析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相关情况.方法 对中药生物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和探索.结果 经过不断地总结实施,能切实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药生物分析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 开展中药生物分析教学,对增进中药学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我国中药学事业和高等中药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磊;刘怡;王淑美;梁生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大力开展,站外采血屋(车)献血已逐渐成为人群献血的主要形式.虽然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采前体检和筛查作出严格规定,但街头献血者采前初筛因实验方法的限制,同时检测结果常会受环境、试剂质量、技术水平、人员素质以及献血者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所影响,差错时有发生.有鉴于此,我们将2007年以来我站街头的血型、HBsAg筛查结果与采后复检进行统计比较,并对差错原因作出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通过观察多功能光子治疗机、中药倒模、内服西药综合治疗与单纯方法治疗的临床研究对比,对综合疗法治疗痤疮进行研究.方法 将寻常性痤疮患者210例按性别、皮损状况、年龄等随机分成Ⅰ、Ⅱ、Ⅲ、Ⅳ组.其中Ⅰ组60例(综合疗法),Ⅱ组53例(多功能光子治疗机),Ⅲ组55例(中药倒模),Ⅳ组42例(口服西药).结果 4组寻常痤疮患者中,Ⅰ组患者比Ⅱ、Ⅲ、Ⅳ组的患者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而后Ⅲ组患者的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综合疗法其疗效显著、安全、且易予掌握,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动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冰敷的效果.方法 将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患者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患者回房后使用冰袋持续冰敷隧道管通过的皮肤部位6 h,对照组不冰敷.结果 两组的出血情况及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冰敷可降低出血,减轻疼痛.
作者:黎芳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