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冰敷效果观察

黎芳

关键词: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 术后, 冰敷, 出血, 疼痛
摘要: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冰敷的效果.方法 将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患者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患者回房后使用冰袋持续冰敷隧道管通过的皮肤部位6 h,对照组不冰敷.结果 两组的出血情况及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冰敷可降低出血,减轻疼痛.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临床药学工作方法和体会

    目的 探索妇产科药学服务的开展方法和内容.方法 通过专项研讨,对在妇产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可能性和着眼点进行系统分析,制定工作计划.结果 医学和药学兼修,使药师和医师对患者的疾病有了共同的认知标准,可促进药师和医师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临床药师针对临床各方面需求发挥药学专长.结论 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实践,可为临床医师进行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安立杰;庞国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取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77例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CIK细胞治疗,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75例,满意度97.40%.结论 在CIK细胞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沟通,严格的无菌操作、输注护理中掌握输注的速度、观察过敏及溶血反应.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肺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围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将40例肺癌患者均行单侧肺叶切除术,对其术中的处理、术后并发症与病理类型及分期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单侧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9例占22.5%、肺不张/漏气2例占5.0%、吸衰竭1例占2.5%、血管栓塞1例2.5%、其他3例占7.5%.合计术后并发症共16例占40.0%.结论 肺癌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能够使肺癌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达到治疗目的,恢复健康.

    作者:齐慧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全英语授课的教学体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希望能到中国留学.2004年10月,我校开设了临床医学全英文授课班,迎来了第一批学士学位外国留学生.我校成为2007年中国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可以实施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医学本科教育的30所高等院校之一,我校招收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地区,由于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留学生不仅在语言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受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及传统思维观念等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1],如何能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及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是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研究与探索的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和经验.

    作者:秦元华;崔昱;郑莉莉;戴晓冬;任一鑫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微波治疗子宫颈息肉的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8~2010年间共收治子宫颈息肉16例,均用微波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年龄22~49岁,以月经量过多,经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或腰骶部疼痛就诊,收住院治疗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均排除其他妇科疾病及脊柱疾病.16例患者中已婚14例,未婚2例,但已有性生活史.息肉蒂直径约0.8~1.5 cm,息肉体大约6.5×4.0×5.0 cm3,小约3.0×3.0×2.0 cm3,均脱出于阴道内.

    作者:董玉雄;奚瑞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指导

    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骨一科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10例为对象,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选择1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大年龄92岁,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6岁.进行康复护理.

    作者:姜咏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是常见的一种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出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并伴有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但一般可以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末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史向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4例临床救治经验总结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5至2010年1月5日我院儿科病房诊治的4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用咽拭子取呼吸道标本,冰壶保存立即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室,以实时逆转录核酸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4例患儿发病早期均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无特异性表现.4例均有发热,轻微咳嗽,肺部炎症体征不明显.2例有咽痛.所有病例均无呕吐腹泻症状.从起病到临床症状加重的时间为2~4 d,表现为呼吸困难.4例均有Ⅰ型呼吸衰竭,采用CPAP面罩无创通气.血常规起病时3例白细胞计数减少,仅1例明显增高.3例起病3~4 d,胸片示一侧肺部片状阴影,2 d后片状阴影大面积融合;1例起病第2天,胸片和肺部CT示左肺上叶肺不张、左中下肺炎、左侧胸腔积液.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 肥胖是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5~9岁的患儿容易成为重症病例.提高认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曲新栋;梁冬梅;郭志丽;许培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孕产妇住院期间护理需求研究现状

    为了解孕产妇住院期间护理需求特点,更好地提供满意的服务,对孕产妇住院期间护理需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孕产妇需求范围广、多形式、高层次需求、妊娠状况不同、住院阶段不同其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孕产妇的心理需求、健康教育需求较高,针对这些特点必须对产科护士实施在职规范化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孕产妇提供满意的服务.

    作者:蒙文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兰索拉唑治疗Hp阳性上消化性溃疡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以兰索拉唑为核心的三联疗法对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奥美拉唑组、法莫替丁组.兰索拉唑组口服兰索拉唑30 mg、克拉霉素0.5 g、左氧氟沙星0.2 g,奥美拉唑组口服奥美拉唑30 mg、克拉霉素0.5 g、左氧氟沙星0.2 g,法莫替丁组口服法莫替丁30 mg、克拉霉素0.5 g、左氧氟沙星0.2 g.结果 兰索拉唑组总有效率94.3%,Hp根治率分90.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疗效高于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对照组而不良反应低于这两组(P<0.05).结论 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之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坚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开展1500例婴儿游泳对排便和胆红素代谢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游泳对婴儿排便和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1500例婴儿进行游泳锻炼,观察游泳婴儿的初次排便时间,粪便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测定婴儿胆红素高峰值;并与同期出生未进行游泳的婴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进行游泳的婴儿比未进行游泳锻炼的婴儿初次排便时间早,粪便转黄时间早;黄疸出现时间晚、消退时间短;婴儿胆红素高峰值低.结论 婴儿游泳可使婴儿初次排便时间提前,粪便转黄时间缩短;黄疸出现时间晚、消退时间早;胆红素高峰值降低.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20例,据GFR(据MDRD方程计算)分为3组:A组(40例):GFR>30 ml/min/1.73 m2;B组(40例):GFR≤30 ml/min/1.73 m2非透析组;C组(40例):透析组,已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另选2型糖尿病无慢性并发症患者60例作对照即D组.入选者测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纤维蛋白原、24 h尿蛋白总量、血清脂联素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厚;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和血清脂联素有关(r=0.472).

    作者:郭铁标;白伟;刘建凤;张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耳廓假性囊肿73例治疗体会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穿刺抽液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注射液腔内冲洗后石膏固定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73例,随诊6个月~1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3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56例,女17例;年龄8~6 9岁,平均35.7岁.病变部位:囊肿位于三角窝17例,耳甲腔35例,耳甲艇9例,其余12例均位于舟状窝,累及两个部位18例,囊肿直径0.7~3.0 cm,均为单耳发病,左耳42例,右耳31例,病程3 d~3个月.

    作者:代宝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患者腕带标识的应用

    为加强医院、科室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避免医疗风险、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自今年初建立并使用了患者腕带标识,确保了在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活动中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现将其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 标识腕带的制作与佩戴我院使用的标识腕带是一次性材料,质地柔软,韧性好,且防水.佩戴时可根据患者手腕的粗细调节,特殊设计的锁扣不易打开,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和正确性.

    作者:宋春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不住,而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结果必然加强患者对止痛剂依赖,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在结合药物镇痛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根据疼痛原因特点,困人施护,受到患者的认可.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存在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存在问题,制定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管理对策,改革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教育模式及管理方式,开展系统、全面、规范的基础护理技术培训.结果 规范培训过程,完善培训管理体系,进行系统、规范、全面的培训后,新招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熟练应用基础护理技术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结论 认为改革培训教育模式和管理办法,可有效提高新招聘护士培训的效果,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谢稚梅;唐素琼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脑血管病偏瘫的早期康复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目前中青年患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这种病的致残率可高达8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意义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据有关资料表明,脑血管病患者经康复训练后,第一年末60%的患者可以达到日常生活自理,其中30%处在工作年龄的患者还能恢复较轻的工作[1].

    作者:鲁晓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静脉输液是治疗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亦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静脉把药送到患儿体内迅速产生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儿科输液难度大,因为对象是小孩,患儿不合作,所以在心理护理和选择血管上更为重要.

    作者:叶雪峰;王伺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手术室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结合广西河池罗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着重做好以下几点.1 完善各项制度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重要手段[1],更是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的保证,根据我科特点及薄弱环节重点完善了如下制度:

    作者:梁世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是在瞬间或几个小时几日内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内下降20 dB以上的感音性耳聋.本文通过我科于2007~2010年确诊医治的98名患者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和普通卫生宣教,结果根据疗效分级评价,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治疗方法,疾病诱因,认识到不良因素对疾病康复的危害,积极采纳健康行为,饮食,睡眠要求及生活方式,避免影响疾病康复的危害因素,以防病情反复加重,而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金礼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