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病患者的术后护理

陈丽萍

关键词:颈椎病, 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 介绍颈椎病术后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本文通过八点来讲解颈椎病术后的护理,通过三点来介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颈椎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后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功能.结论 颈椎病患者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护理人员都应该掌握颈椎病术后的护理措施,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儿科的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一种先进的输液材料,具有减少穿刺的次数,刺激少,减少患儿的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且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家属的满意度,而且穿刺部位选择余地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儿科.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穿刺时患儿哭闹躁动,不配合,不易固定,通常需要两人合作,否则易导致穿刺失败.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我科自2009年6月份开展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以来,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现将此操作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华;王巍;倪红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合作性学习在护理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合作性学习在护理专业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7级护理高职学生按班级分为两组,实验组(1班,39名)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法,对照组(2班,3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 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合作性学习教学法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师生、学生间的关系,有助于锻炼合作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结论 合作性学习应用于护理专业技能实践课的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作者:邓岚;张蓉;张英;康娜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预见性护理.方法 总结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18例重症肝炎治疗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 18例治疗均成功完成,疗效显著.结论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严谨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操作技巧、全程预见性的护理,才能保证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作者:杨文坤;杜鹃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护理体会,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目前高压氧在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安全管理对策.结果 经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高压氧舱治疗并发症及差错事故.结论 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应规范护理安全流程,护士应扎实做好每个环节护理,预防并发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王献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静脉输液是治疗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亦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静脉把药送到患儿体内迅速产生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儿科输液难度大,因为对象是小孩,患儿不合作,所以在心理护理和选择血管上更为重要.

    作者:叶雪峰;王伺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不住,而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结果必然加强患者对止痛剂依赖,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在结合药物镇痛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根据疼痛原因特点,困人施护,受到患者的认可.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及合理用药

    目的 加强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实例、调研等方法分析了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结果 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应强化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认知水平,重视轻度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症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结论 通过加强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采取合理用药,防治结合,可达到有效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康春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微波治疗子宫颈息肉的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8~2010年间共收治子宫颈息肉16例,均用微波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年龄22~49岁,以月经量过多,经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或腰骶部疼痛就诊,收住院治疗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均排除其他妇科疾病及脊柱疾病.16例患者中已婚14例,未婚2例,但已有性生活史.息肉蒂直径约0.8~1.5 cm,息肉体大约6.5×4.0×5.0 cm3,小约3.0×3.0×2.0 cm3,均脱出于阴道内.

    作者:董玉雄;奚瑞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娩的临床效果、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116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58例实行活跃期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对照组58例实行自然分娩,不用任何镇痛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明显缩短(P<0.01).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出生时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好,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技术.

    作者:封维恭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MRI对诊断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RI对诊断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癫痫患者行垂直于海马长轴的斜冠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快速SE(FSE)T1WI、T2WI序列MRI扫描.结果 21例患者中,1例为双侧海马硬化,20例为单侧海马硬化(左侧13例,右侧7例),2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21例22个患侧MR显示海马体积缩小;FSET2WI(18侧)和FLAIR成像(22侧)信号增高;21个海马头部浅沟消失;8个患侧白质萎缩;3个患侧颞叶萎缩;9个患侧颞角扩大.结论 MRI是检测海马硬化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作者:华勇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997年8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7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7.44%.大部分患者均需急诊剖腹探查,视术中情况行异位妊娠灶切除,必要时连同患侧附件甚至全子宫切除.结论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怀疑本病及早手术探查明确诊断,治疗效果好.

    作者:夏玉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耳廓假性囊肿73例治疗体会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穿刺抽液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注射液腔内冲洗后石膏固定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73例,随诊6个月~1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3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56例,女17例;年龄8~6 9岁,平均35.7岁.病变部位:囊肿位于三角窝17例,耳甲腔35例,耳甲艇9例,其余12例均位于舟状窝,累及两个部位18例,囊肿直径0.7~3.0 cm,均为单耳发病,左耳42例,右耳31例,病程3 d~3个月.

    作者:代宝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指导

    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骨一科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10例为对象,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选择1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大年龄92岁,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6岁.进行康复护理.

    作者:姜咏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中医《内科学》教学的体会

    目的 探讨如何进行医学院校<内科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对近年<内科学>的教学经历进行了回顾,结果 掌握定义是关键;阐明病机是重点;辨证论治是精髓;病案分析是纽带;科研进展拓思路.结论 只有创新改革,提高应变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学生学习更主动.

    作者:范竟超;王华航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及定位中的作用初探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及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癫痫的390例患者行视频脑电监测,分析临床发作与异常放电的关系、痫样放电发生时相、癫痫发作类型.结果 监测到临床发作227例中,177例有临床发作伴异常放电,确诊为癫痫.痫样放电297例,于清醒时记录到131例,睡眠期记录到270例,其中Ⅰ、Ⅱ期睡眠期记录到253例.以癫痫部分性发作43例,全面性发作15例,其他发作18例.结论 VEEG监测明显优于EEG及24 h动态EEG,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拓润芳;高利;崔虹;郭树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28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行Ⅰ期手术15例,行Ⅱ期手术9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4例;腺癌21例,黏液癌3例,未分化癌4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其余治愈,治愈率为95.8%.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完善围术期治疗,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林绍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中的影响

    目的 加强对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干预,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30例患者均采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的CGMS,期间加强对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 除1例CGMS探头中途故障需重新监测外,其余4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数据与病情相符,能指导临床治疗.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仪的应用及其重要,加强对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的重要因素.

    作者:冯绮玲;黄丽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医学生的实验动物福利教育

    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在实验动物福利教育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相比却有较大差距,既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又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相协调.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医学院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缺失的现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对医学生进行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医科学生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具体做法.

    作者:顾东曙;汪亦男;顾为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40例脑膜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40例脑膜瘤患者行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收入院的40例脑膜瘤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中36例采取手术全切除,4例采取手术次全切除,28例治愈,8例好转,4例出现并发症,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及综合护理,使病情缓解,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针对围术期易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科学、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使手术成功率提高、并发症减少,在促进患者康复中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刘疆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条件下影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138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研究组检查前、中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健康卫生宣教、屏气呼吸训练;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时心理精神状态、心率控制时间、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扫描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冠脉成像的质量.结果 研究组检查时焦虑与恐惧、服用药物的人数、心率控制时间及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图像质量1~2级的比率及冠脉成像运动伪影的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严格有效细致的护理干预是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戴燕雪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