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以秀
自从50年代从病理学的角度提出脂肪肝以来,对脂肪肝的研究产生许多新的观点.60年代以前,脂肪肝的病因主要是以恶性营养不良为代表的营养缺乏.80年代以后,营养过剩型肥胖、酗酒、糖尿病和药物性肝损害成为脂肪肝的重要病因,但仍有20%的脂肪肝病因不明.近年来发现,脂肪肝成为许多胃肠疾病和慢性肝病的一过性改变.大多数脂肪肝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伴有炎症的脂肪肝可能继续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原因不明.
作者:唐旻;蔡雨含;邹士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主要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4、6、8月份共4个月的门诊处方中挑出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药物选择不合理、不适当联合用药.结论 医生、药剂师需要共同合作,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作者:刘朋川;王光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不同镇痛药用于耳鼻喉科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加例鼻咽癌根治术(颈部淋巴结清扫+皮瓣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布托啡诺组(B组)对照组:枸橼酸芬太尼组.两组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A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尿潴留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鼻咽癌根治术(颈部淋巴结清扫+皮瓣转移)后静脉镇痛(PCIA)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宁加娟;梁宁;马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5例患儿经治疗,其中48例患儿在静脉用药2~3 d后体温恢复至正常,咳嗽症状明显减轻;12例患儿在静脉用药5~7 d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全身症状好转;56例患儿经治疗l一3周痊愈;7例治疗3~4周痊愈.结论 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联合治疗,对肺外并发症采取对症治疗,注意观察临床疗效,预防并减少后遗症.
作者:田随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通过开展医院门诊健康教育,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采用赠刊、讲座、针对性指导、宣传栏、电视电话等各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到95%,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预防知识的认知.结论 进行门诊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助于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和服务态度的改善.
作者:潘素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对8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7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做好临床观察、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本组病例87例,控制好转79例、死亡8例,控制好转率达90.8%.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使我们认识到,严密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在患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作者:杨锡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1病例患儿,男,11岁.因口服抗癫痫药后昏迷10 h人院.10h前与父母生气后服用卡马西平40片后经外院温开水洗胃后急诊转送我院.患儿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呕吐,手足抽搐.T:36.O℃,P:110次/min,R:30次/min,Bp:100/70 mm Hg,昏迷状态,压眶反射消失,双侧瞳孔2.5 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略粗,偶尔闻及水泡音,心率11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腹壁反射、膝腱反射、提睾反射均消失,巴氏征(+).
作者:宋慧敏;孙立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on,TPN)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75例,并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天、7 d对血清白蛋白(g/L)、血总淋巴细胞计数(109/L)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 肠内营养组与全肠外营养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肠功能恢复较后者快、住院费用较后者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支持同肠外营养一样安全有效,但能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李长春;王子云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门诊质量是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获得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医院的形象;作为门诊护理工作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1].现将门诊护理管理的要点与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赵喜伟;王小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十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射阳县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制定糖尿病足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方案.如:心理指导、运动疗法、饮食护理干预.结合临床有效的创面药物处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6个月,观察组18例有效,2例坏疽加重,截肢.对照组11例有效,显效2例,4例感染严重,3例坏疽加重转院治疗.结论 建立医患互动的整体护理模式,结合临床循证医学的活血化瘀,局部血糖控制和促进创面愈合用药的护理实施技术节点,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倪汉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α-1b干扰素(赛若金)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随机选 择67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治疗组38例,采用a-1b干扰素10μg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29例,采用α-1b干扰素30μg肌内注射;两组疗程均6个月.结果 治疗组HBeAg和HBV DNA的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提示小剂量α-1b干扰素对老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有一定抑制和清除作用,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者,疗效优于肌内注射者.
作者:路洪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过程中对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了解NT-proBNP与肺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5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于人院时及治疗24 h及48 h测定BNP及血气分析,均给予一般治疗,其中30例进行NIPPV治疗.治疗前后各指标进行对比,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所以患者的BNP水平均高于正常.经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两组在治疗后血气各种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NT·proBNP的改善情况未获得统计学差异.结论 肺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均较正常值增高.经治疗后NT.proBNP可显著降低.NT-proBNP可以反映右心室的负荷,对于存在右心室受损时可以作为预测指标.
作者:刘甚红;吐尔逊古力·布尔汗;杜湘琳;刘辉;艾合体热木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68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防止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措施得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
作者:王军;黄颖;苏齐云;江元菠;黄敏;李树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卵巢囊肿蒂扭转在超声下的诊断.方法 对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超声下的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3例于子宫右侧,5例于子宫右侧探及包块,其大小不等,超声均诊断为卵巢囊肿,多考虑有蒂扭转,经手术证实.结论 发生蒂扭转的卵巢肿瘤位置多较高,常位于腹中线或子宫左、右、前上方,肿瘤内部回声多以囊性或囊实混合为主.
作者:李园;谷广芳;周立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和传统胰岛素两次皮下注射(TDI)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CSII组和TD I组,以末梢血空腹<7.0 mmol/L,餐后2 h<10.0 mmol/L为控制目标.观察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治疗前后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变化.结果 CSⅡ组血糖达标的时间短、胰岛素用少(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对比,CSⅡ组血糖明显下降,胆固醇、甘油三酯略有下降,体质指数不增加.CSⅡ组,C-肽明显增加,TD I组增加不明显.结论 CSII治疗效果明显优于TDI.
作者:汪秀华;杨雪莲;蒋绿芝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1例,依据CT检测明确诊断为血肿扩大患者85例(血肿扩大组),血肿扩大发生率35.25;血肿无变化156例(血肿无变化组).对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观察,观察两组病例血压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P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压血肿扩大影响
作者:庞利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60例,52例接受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108例行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术后从鼻塞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近期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好,手术符合临床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德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2010年05月至2011年0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患者,总结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积极进行相关治疗措施.结果 在明确患儿病原菌后,根据药物敏感性检查结果,选取敏感性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并辅以雾化吸痰和微波治疗,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60例小儿难治性肺炎中,有49例治愈,有11例好转,有效率为100.O%.结论 对于小儿难治性肺炎,应尽早明确致病原因,积极进行相应治疗处理.
作者:申改青;高岭;王书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Hangman骨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Hangman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I型患者牵引后改用头颈胸支具固定.Ⅱ型根据复位情况考虑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合并有颈髓损伤的Ⅱ型和ⅡA型骨折以及Ⅲ型骨折则应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为骨折均愈合或植骨均融合.结论 X线片、CT扫描及MRI检查是Hangman骨折必要的诊断措施;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颈椎稳定性,应根据颈椎的稳定性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卞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针刺、按摩、中药塌渍、理疗等常规治疗,并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时给予具体的护理指导.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金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