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瑞霞;于华娜
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并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配合治疗、护理,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变化并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在控制心绞痛发作起效时间短,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起效时间较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解偶联蛋白2(UCP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罗格列酮对实验性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BT-PCR检测肝脏组织PPARγ及UCF2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造模时间延长,高脂饮食使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γmRNA、UCP2 mRNA表达逐渐增强(P<0.05);罗格列酮治疗能够下调两者的表达(P<0.05).结论 高脂饮食可使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γ及UCP2表达增强.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PPARγ及其下游靶基因UCP2的表达来实现.
作者:林海凤;陈智伟;林志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48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25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固定23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 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参照Lazcano标准进行评价.发现锁骨钩钢板治疗组和克氏针张力带组优良率分别为100%和73.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 之一,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练,疗效满意.
作者:杨新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c-mye和p15基因蛋白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临床病例特征检测48例GST组织中c-myc和p15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c-mye和p15基因蛋白表达与GST的良恶性以及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c-myc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强度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即c-myc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旱正相关(P<0.05);而p15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c-mye的过度表达和p15抑癌基因的缺失可能对GST的发生发展有协同作用,有利于判断GST的恶性程度和预测其预后.
作者:张宝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肾盂肾炎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42例肾盂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临床护理.结果 针对肾盂肾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肾盂肾炎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 加强护理使肾盂肾炎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测在垂体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12例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手术前后血清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甲状腺功能(T3、T4)、促甲状腺素(TSH)、血皮质醇(F)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情况.结果 垂体PRL和GH瘤患者术后的PRL和GH值低于术前(P<0.05),尤其是全切组(P<0.01);11例术前垂体功能低下患者,术后T3低于术前的正常值.结论 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垂体腺瘤患者术前高激素水平状态,垂体激素水平的动态监测町作为评估肿瘤手术切除程度重要指标,对垂体瘤的综合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胡晓丽;秦贵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制备复合水凝胶并初步考察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用高碘酸钠对透明质酸进行改性,与中性的胶原反应,37℃下形成水凝胶.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测透明质酸含量并用TNBS法测胶原与氧化透明质酸的交联度.软骨细胞包埋于水凝胶中培养并观察其生长状态.结果 氧化透明质酸被有效固定于水凝胶中,胶原的氨基与氧化透明质酸的醛基反应形成西夫碱结构,二者交联度随氧化透明质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软骨细胞在水凝胶中均匀分布且活性良好,透明质酸的添加对细胞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 胶原/氧化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仿生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岩晓丽;冯玉杰;卢伟;樊渝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以偏瘫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脊髓血管病较为少见,我院神经内科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5 h急诊入院,患者于走路过程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以下肢为重,同时自觉颈部及右上肢疼痛明显,但无言语障碍,无复视.查体:血压140/90 mln Hg,神清,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改变.右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3级,右手指完全不能活动,右下肢肌力0级.
作者:杜庆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笔者通过对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学进修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认为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丰富临床常用药物知识结构,还要经常参与临床用药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作者:雷凌;肖厚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讨论部分不典型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发生率虽不高,但其对预后影响较大应予重视.方法 对本院近十年临床遇见6例脊柱肿瘤误诊为脊柱结核的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柱肿瘤与肺结核并发,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并发的情况都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并且典型病例不难鉴别,而某些不典型病例则易致误诊而延误治疗.结论 只要注意相似症状、体征、影像的区别,有利于减少误诊.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X线改变多有不同,结核常有死骨、骨痂形成,肿瘤累及椎体反角及椎弓根较多,结核脓肿影多呈梭形,超过二个或二个以上椎体,而肿瘤软组织影多呈半球形,很少超过二个椎体.抗结核及支持疗法疗效观察可为确诊提供帮助,小儿结核菌素试验也有鉴别意义.不典型病例行CT、MRI、核素扫描、PET-CT穿刺活检等检查能够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于景来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胎盘低置状态二种引产的治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中期妊娠胎盘低置状态引产病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药引产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结果 二种引产方法 成功率、产后出血、胎膜残留、产道损伤有明显差异(P<0.05),胎盘残留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药物引产对胎盘低置状态中期引产具有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等优点.
作者:钱亚萍;顾丽亚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氧驱动雾化是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氧驱动雾化器使用期间需要每天消毒,呼吸科、儿科、胸外科等科室需要雾化药物的患者达50%以上,氧驱动雾化器使用较多.氧驱动雾化器常规消毒方法是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取出,用冷开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后晾干,晾干时间需要24h,甚至更长,耽误患者治疗,影响雾化效果,为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探讨并应用了氧驱动雾化器消毒后快速干燥的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美;郭春青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拟行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30例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术前焦虑评分为(37.22±7.92)较对照组(42.75±7.62)明显降低(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降低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
作者:周丽端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股静脉采血佳穿刺方法,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 回顾总结160例3岁以内采血困难的患儿行体表定位、触摸、斜角穿刺法采血的经验与体会.结果 通过临床实践小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达93.75%.结论 体表定位、触摸、斜角穿刺法采血成功率高,安全可靠,使用便捷,易于推广.
作者:高耀东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应激性溃疡的病因,探讨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对25例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临床内科综合治愈22例,死亡4例(死亡率16%).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fetActivatingFactor,PAF)是造成应激性溃疡病理过程重要的活性介质之一.结论 早诊早治,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取综合内科治疗抑制或减少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形成,对防治应激性溃疡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许春晓;陈绍林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小肠闭锁的临床诊断方法 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120例小肠闭锁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治愈92例,占76.67%,死亡28例,占23.33%,4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对120例患者随访3个月~4年,患者生长发育相对良好.结论 对新生儿实施早期的诊断以及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超声诊断对疾病的前期诊断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出现单发性小肠封闭患者,行肠切除单层吻合手术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实施多个肠端吻合术联合长胃肠减压硅胶管手术则是治疗多发性肠闭锁的理想治疗手段.
作者:罗贤茂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慢性高血压病是是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病因复杂,病程漫长,可导致器官功能丧失和残障,其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有低龄化趋势.慢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可以通过社区健康管理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岳丽纯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军队高干科ICU病房的特点是年龄大,病情长,复杂,病情变化快,据ICU目前的工作特点:控制ICU的护理风险及医疗纠纷规范护理行为,增强防范意识,制定符合军队护理发展的需求.
作者:周彩红;阳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开展的电视镜下肺大泡切除术31例,即术前积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认真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2 d,术后12~48 h拔除胸腔引流管,无肺泡漏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促使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