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校女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调查分析

姜霞

关键词:女大学生, 性与生殖健康, 知识, 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荆州市在校女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的认识及现状,普及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方法 对200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讲座及问卷调查.结果 在校女大学生多数已了解一部分有关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但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她们在性知识、性心理、性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结论 针对青春期女性对性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学校、家庭和医疗保健机构应共同承担责任,为她们提供多种形式获取健康知识的平台,帮助她们平安顺利的渡过这一特殊生理期,促进她们身心健康发展,为今后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农民工眼外伤164例临床分析

    分析农民工164例所致眼外伤原因和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2002年以来164例农民工所致眼外伤致伤原因,如何防治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作者:马云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不同术式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及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春法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比较

    目的 比较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的差异,为准确评估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9月1日至10月1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普通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的1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血压计所测量血压值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 2种血压计所测血压值无差异,且电子血压计便于家庭自测血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袁苏;叶绪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产瘫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发生产瘫的各种危险因素以便对其有效预防.方法 根据文献相关报道选择可能与产瘫发生有关的因素设计成统一的患儿及孕妇健康调查表.内容包括:孕妇方面:孕前体重指数(孕前BMI)、有无妊娠糖尿病、分娩方式、有无肩难产.③新生儿方面:出生体重(是否巨大儿)、1 min Apgar评分和5 min Apgar评分、是否合并其他产伤、有无抢救史.结果 分析发现孕前BMI过大(≥21)、巨大儿、产钳助产、肩难产是产瘫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母亲孕前体重、降低巨大儿发生率、谨慎使用产钳、正确处理肩难产等都是预防产瘫的有效措施.

    作者:吴建顺;徐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舒适护理在成年男性患者门诊包皮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包皮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60例成年男性门诊包皮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成年男性门诊包皮手术患者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术后征求患者的满意度达99.3%.结论 通过舒适护理在门诊包皮环切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获得情绪上的缓解及安全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赵洁;陈慧;陈质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老年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通过对我院老年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来总结临床方面对老年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院在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156例老年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各种护理措施如建立畅通气道,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心理护理等进行护理,使患者能够尽快痊愈.结果 通过护理,89%的患者达到痊愈,6%的患者显效,5%的患者无效,无一例出现恶化.多数患者缩短痊愈时间,并且对住院过程较为满意,同时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结论 通过合理的临床护理,老年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以加快恢复时间,对呼吸衰竭的治愈率也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改善愈后的方法.

    作者:常香莲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褥疮护理浅谈

    褥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要攻克的顽症.褥疮不仅给患者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褥疮又叫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褥疮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 枕外隆凸部等.多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中风患者.

    作者:庞春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联合用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263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Ⅲ型前列腺炎263例,随机分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治疗132例为治疗组,单纯采用克林霉素治疗131例为对照组,治疗4~6周为一个疗程,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叶成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人性化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对ICU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改善生活环境、改善睡眠、以及尊重患者的尊严等.结果 推出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从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前的 88%上升到98%,提高了10%.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在ICU病房开展、切实可行.

    作者:梁秀兼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特征,探讨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健康体检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均使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结果调查802名体检人员,Hp总感染率45.14%; Hp感染率女性与男性间、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区间比较显示农村的 Hp 感染率高;有消化道疾病病史组的Hp感染率高于无病史组.结论 Hp在健康人群中感染率高,防治Hp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小华;李玉华;任柯;张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全麻苏醒延迟7例分析与处理

    目的 分析术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方法 对7例全麻苏醒延迟患者给予临床分析 结果 1例胆道癌患者放弃治疗外,其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麻醉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提高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

    作者:杨勇;卞云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在心房纤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86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30 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房颤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水平与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结论 房颤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兰法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老年四肢骨折并发关节僵硬的护理临床观察22例

    关节僵硬是四肢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关节内外发生纤维性粘连,以及关节囊及周围肌肉挛缩,如不加以防治会导致关节强直.我科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对四肢骨折后康复期关节僵硬的患者22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他们进行护理指导,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期间的各种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1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结果 患者或患者家属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表示满意,在回访的过程中,均对其作出了非常评价.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在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需要护理人员充分的掌握各种护理技术,以及各种应急措施,同时也要注意患者及患者家属各种情绪,共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青云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深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CIN)患者行宫颈环切术(1oop electricalexcision p rocedure,Leep),切割深度对妊娠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级并行宫颈环切术的未孕者76例,其中切割深度大于等于15 mm者31例,为试验组;切割深度小于15 mm者4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受孕时间及不良妊娠结果.结果 试验组平均随访44.8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6例;对照组平均随访43.9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7例.两组患者不孕发生风险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R=0.89,P=0.68).试验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6例,发生率为19.4%;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2例,发生率为4.4%.两组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3,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N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和宫颈环切术切割深度存在相关性.

    作者:齐青萍;罗小婉;甘玉杰;熊小英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丹参酮ⅡA对鼠肝星状细胞活化Ca2+效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药物血清是否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胞浆游离钙([Ca2+]i)增高的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8只) 给予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 40%CCl4 溶液,9 周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5 mg/kg)15 d;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8只)给予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 溶液,9周后灌服生理盐水15 d;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8只)仅给予等量精制橄榄油9周,然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5 mg/kg)15 d;正常对照组(8只)仅给予等量精制橄榄油,9周后灌服生理盐水15 d.结束后,经下腔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盲法,用上述 10%血清培养 HSCs24 h并负载好 Fluo23PAM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 HSCs[Ca2+]i.结果 ①经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及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的血清预处理的 HSCs,其[Ca2+]i荧光强度相对值均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5);且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及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血清预处理 HSCs后加入 AngⅡ,HSCs[Ca2+]i荧光强度变化百分数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酮ⅡA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Ca2+]i的升高,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刘石萍;王军民;赵京梅;常健;宁贵彩;张贵利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与手术量.方法 观察89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的眼位、手术量及双眼术前及术后三级视功能情况.结果 89例中,78例术后正位(正位率87.6%),38例术后获得立体视.结论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眼镜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手术量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决定.

    作者:周丽君;王怡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推拿结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 在影像学的基础上,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结果 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经2~3个疗程治疗,基本治愈19例,显效4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结论 应以推拿为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地增加椎一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疏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总结推广

    作者:刘现岭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哌罗欣)治疗慢性丙肝6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干扰素-α-1b100万U,肌内注射,3次/周;利巴韦林口服,900~1200 mg/d;治疗3个月后干扰素治疗剂量改为300万U,肌内注射,3次/周;观察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哌罗欣)180 μg,皮下注射,1次/周;利巴韦林口服,900~1200 mg/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应答率、完全应答率、持续应答率以及无应答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哌罗欣)治疗慢性丙肝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卫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综合医院医师对躯体化障碍的识别情况调查

    躯体化障碍是神经症大类中的一个类别,患者症状可累计躯体任何部位和系统,其疾病特点是临床医生找不到可指明的器质性基础.文献报道;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神经症患者约占12.28%~12.53%,躯体化障碍患者又以诸多躯体不适做为主诉首诊达到了37.10%[1].

    作者:刘川;范红卿;周倩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