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继云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仍呈增高趋势,而由其造成的致死、致残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如何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各级医务人员的课题和责任.作为一名社区医师如何对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和治疗,努力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经成为问题的关键.
作者:鹿启民;刘红芝;付燕燕;张芳;宋远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又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新生儿窒息正确和规范的复苏直接关系到HIE及ICH的预防和预后.我国卫生部和中华围产学会在2003年7月正式成立了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委员会,组织翻译了英国第四版新生儿复苏教程(NRP)[1],旨在规范化指导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工作.
作者:胡玲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有效的方法.方法 积极彻底洗胃,合理、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及复能剂,同时进行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结果 11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105例,成功率94.5%;死亡5例,死亡率4.5%.结论 系统规范的内科治疗,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8例,其中33例行ERCP检查, 68例行增强CT扫描检查,并与68例体表B超(B-US)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87.88%(29/33), 增强CT扫描为 88.24%(60/68),B-US为47.06%(32/68), ERCP结合增强CT扫描为96.97% (32/33).ERCP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US,ERCP结合增强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ERCP、增强CT扫描及B-US(均P<0.05).结论 ERCP在胰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必要时结合增强CT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卫金歧;边壮;周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片与门冬氨酸钾镁片联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8例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男41例,女37例,平均年龄(57.8±11.2)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同时应用胺碘酮片和门冬氨酸钾镁片,后者仅服用胺碘酮片.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 研究组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为77.5% (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52.6% (20/38),P<0.05.结论 和单纯应用胺碘酮片比较,胺碘酮片和门冬氨酸钾镁片联用能够显著提高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效果,同时并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杨涛;黄斌;赵桂叶;魏静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与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24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和观察.结果 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结论 准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艳丽;魏秋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HIV-相关性淋巴上皮囊肿患者的护理方法和职业防护.方法 回顾分析和总结HIV-相关性淋巴上皮囊肿患者的护理经过和正确的职业防护.结果 患者手术治疗后心态乐观,康复出院,职业防护流程顺畅,措施到位.结论 正确合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恢复信心,有助于术前配合和术后康复,也有利于职业防护.
作者:郑燕珩;吴振婵;梁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TAO),好发于股浅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主要症状为患肢冷感、静息痛、间歇性跛行.
作者:吴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口腔牙体缺失及进行修复的情况.方法 根据一人一卡制的问诊和口腔检查资料,分析河南大学953名大学生缺牙情况、病因及义齿修复情况.结果 953人中,缺牙者88人,失牙率9.23%,主要病因为龋齿.有义齿修复者29人,义齿修复率为32.95%.结论 高校学生在牙体缺失及时进行修复的情况不佳,在高校学生这一高知识层次的群体中,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有待提高和加强.
作者:刘艳林;ZHANG Wen-ling;TIAN Yao-ying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分析和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提出护理人员要学法、懂法、守法并将法规和知识融于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指导护理工作,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琼;江云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内出血3例(胃黏膜出血2例、脾窝出血1例),其中1例脾血管残端出血者行再次手术止血;并发感染12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伴胸腔积液4例,腹腔内感染2例;术后发热3例;肠系膜血栓1例;轻度肝昏迷2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再出血1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因血流受阻,门静脉内血流则经交通支逆流至体循环系统,侧支循环形成,产生静脉曲张症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凶险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出血,往往出血量大、速度迅猛、止血困难、并发症多,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休克.因此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对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至关重要.而做好围术期及并发症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郝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新方法.方法 本院2007年6月至2008 年12月在产科门诊产后康复病例中,共有8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一疗程治疗5~8周,每次30 min, 每周2 次.结果 8例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全部康复,尿失禁症状消失.结论 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好方法.
作者:彭其才;许成芳;吴玲玲;高丽仪;侯红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股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法.方法 选择60例股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对照组(30例);康复组患者以手法关节松动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手法关节松动技术,余治疗同治疗组.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膝关节活动度评价标准.结果 60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康复组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手法关节松动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可明显促进膝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冯祥勇;田景亮;任蕾蕾;邹友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病理标本检查结果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病理标本的环节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签名制度,涉及了合理的病理标本收取登记本,保证将病理标本安全送达病理科.
作者:曲红梅;曲亚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肿瘤通常给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疑虑、忧郁、绝望等情绪反应,使患者表现为衰弱、疼痛、厌食等,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更大的痛苦.本文通过对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提出相对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用来指导护士给各个阶段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
作者:熊晓华;周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儿童孤独症临床症状特点,探讨矫治方法.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以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为主,行为及教育矫治、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是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年龄越小、训练时间越长越密集效果越好.结论 以语言发育迟缓伴非言语性交流障碍为主诉的儿童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综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舒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在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方法 124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和抗生素治疗组(62例).对照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抗生素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噻肟钠4~6 g/d及左氧氟沙星针剂200 ml/d静脉应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显效率、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衰患者抗生素治疗不是其必须措施,应用抗生素与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作者:寇民生;耿丽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胰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5例胰母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为小儿,均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肿瘤细胞表达上皮膜抗原、癌胚抗原、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α-抗胰蛋白酶,部分分泌AFP.结论 胰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儿童、比较罕见的胰腺恶性肿瘤,鳞状上皮岛为其组织学特征性改变,在诊断中应与其他胰腺肿瘤鉴别.
作者:李满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报告2例脑瘫患者烧伤后的护理,加强对脑瘫烧伤患者综合性护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创面护理,皮肤护理及康复锻炼,保持正确姿势,预防泌尿系感染.患者创面无明显受压、感染、加深,21 d痊愈出院.
作者:张爱萍;张蓓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保证检验科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建立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使专业人员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消灭过失误差,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作者:陶丽;于苏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