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强
抚触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医疗技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部位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有技巧的触摸刺激,使婴儿身心受到抚慰,消除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让大量温和的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使脑垂体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产生生理效应,从而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婴儿操可提高早产儿的四肢协调能力,促进运动感觉的发育,预防和纠正不良姿势的产生,更能增加家人与宝宝的亲情交流,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约医疗开支的方法.
作者:周晓娜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PFN结合钢丝捆绑治疗股骨粗隆下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PFN结合钢丝捆绑治疗股骨粗隆下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1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断钉、感染、肢体短缩内翻畸形,以上病例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参照徐卫东等疗效标准评定优:6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 应用PFN结合钢丝捆绑是治疗股骨粗隆下合并股骨颈复杂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阳辉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加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步长头痛宁胶囊3粒/次,3次/d,加西比灵胶囊10 mg,睡前顿服;对照组睡前顿服西比灵10 mg,两组均连用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加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西比灵胶囊的疗效.
作者:陈霞;李丰雪;谢增秀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对32例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经静脉抗凝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抗凝药物是治疗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的重要方法.
作者:菲尔达吾斯·萨依然;温切木·吾斯曼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门诊就诊的11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给予一般治疗及门诊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治疗,门诊随访4周,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肛门测压.结果 临床总疗效比较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为38例,总有效率为67.9%.χ2=9.247,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直肠压力变化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为31例,总有效率为44.6%.χ2=10.811,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诊护理干预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预后,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魏燕妮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心理因素.方法 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PTS)和Achenbach(CBCL)儿童行为量表对80例儿童牙科畏惧症患者(研究组)与8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测查,对所取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牙科畏惧症患儿在适应性、心境、反应强度、持久性和反应阈因子上与正常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交往不良、躯体主诉和社会退缩因子上较正常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与儿童本身的气质有关,且这类儿童较正常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心理沟通有助于降低牙科恐惧.
作者:姚天成;郭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脊膜外麻醉(CEA)在剖宫产术中两种麻醉方式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120例急诊剖宫产术患者分别行CSEA和CEA,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结果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三方面比较,均优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具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的优点.
作者:梁美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56例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妇女,随机分组,观察组86例,术前2 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后取器,对照组70例,常规取器.结果 两组宫颈软化情况及取器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术前2 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可有效软化宫颈,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刘豫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和软骨下层、韧带和肌腱等,造成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同时还可损害心、肺、肾、神经等内脏器官,多发生于女性,我国患病率为0.32%~0.36%[1].
作者:费梅香;吴丽敏;郝冬林;高忠恩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7~2009年住院麻醉药品的用量、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麻醉药品的品种、用药金额及升降幅度变化不大.芬太尼针在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羟考酮控释片逐渐受关注;瑞芬太尼针用药频度保持前列.结论 我院住院麻醉药品使用比较合理.
作者:马再鸿;陈楚雄;邱凯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醋主要成分是醋酸,还有维生素,灰分,琥珀酸,草酸山梨醇等.其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在中药炮制中常用醋作辅料,醋炙就是将选净或切制后的药物拌炒至规定程度.
作者:黄善子 刊期: 2010年第18期
护患矛盾是指以护理人员为主体的人群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群之间的矛盾,通常是在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护患关系是否和谐完满,不仅体现了社会人际关系的文明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疾患的根本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法制建设的加强,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新形势下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护患关系的和谐与完满,现就护患矛盾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作者:何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7例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及4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在出生后7 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77侧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分为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38例和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39例.结果 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出生后7 d,NBNA评分异常率为23.7%.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NBNA评分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9.83,P<0.01);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NBNA评分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7.01,P<0.01);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NBNA评分异常率也高于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309,P>0.05)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与正常对照组等3组NBNA的五大项目中比较,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两组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2项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两组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2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应重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通过NBNA测定,能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的婴儿,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志辉;刘清;刘杰波;肖政祥;钟翠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98例AMI错过佳PCI治疗时间的患者随机分为延迟PCI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超声心电图变化.结果 延迟PCI组较药物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减小.结论 延迟PCI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泽萍;陈素芹;孙麦春;李立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定量检测人体抗-HBs对乙肝免疫的重要性.方法 用时间分辨的方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的方法比对三者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时间分辨的方法和ELISA 与胶体金免疫层析的方法阳性吻合率分别为98.6%和97.7%.结论 ELISA和胶体金方法只能测量乙肝抗-HBs阴性阳性结果,但对设备要求简单,回报结果迅捷,适用于大量标本的初筛;而时间分辨给出了抗-HBs的量化结果,更容易动态观察乙肝的病情发展以及疫苗注射情况.
作者:娄宏哲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预注小剂量阿曲库铵预防芬太尼引起咳嗽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80例,ASA分级I~II级,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19~59岁,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全麻诱导开始后A组给予芬太尼5 ug/kg后2 min给予阿曲库铵0.5 mg/kg,B组先静注小剂量阿曲库铵0.02 mg/kg后1 min再给予芬太尼5 μg/kg、再继续给予阿曲库铵0.5 mg/kg,两组均待2 min后完成气管插管,观察咳嗽发生的情况.结果 A组咳嗽发生率57%,而B组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预注小剂量阿曲库铵可以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
作者:胡微澜;叶建新;任珍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对35例上下颌骨囊肿术前术中与口腔相通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术后能彻底关闭囊肿与口腔相通的瘘口方法.方法 囊肿刮治术后咬除部分牙槽骨,术中分别采用褥式缝合,切断骨膜减张,切除瘘口重新缝合后将之移位于有骨壁支持的地方外用碘仿纱条覆盖的方法.结果 35例中,33例能很好愈合,2例裂开,治愈率94.2%.结论 瘘口组织的厚度和切口处是否有骨壁支持是封闭瘘口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李志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诊CT对脑灰质异位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脑灰质异位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急诊CT发现的脑灰质异位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15.4岁,均以发作性癫痫为主要临床症状,全部病例均经脑电图、CT检查确诊为脑灰质异位症并排除其他颅脑疾病,回顾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1例异位灶中单发者9例,多发者2例,全部位于幕上两侧大脑半球,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但所有病灶均呈灰质密度,CT值约为35HU,病灶境界清晰.结论 脑灰质异位具有较特征性的临床及CT表现,急诊医师充分认识本病,可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作者:林成业;肖海松;陆志锋;刘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干预组的术后腹胀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作者:李俊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收集124例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选择124例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无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按发病<24 h时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Hcy组、高Hcy组,入院时对病例组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病例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Hcy水平正常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Hcy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何青松;童绥君;马琪林 刊期: 201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