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致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治疗

姚开立;李新桂;郑少涛

关键词:上矢状窦, 手术治疗, 策略
摘要:目的 总结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经验, 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科近5年61例上矢状窦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对于不同类型血肿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处理,着重探讨不同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术中、术后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 6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3月,恢复良好29例(47.5%),中残19例(31.1%),重残11例(18.0%),植物生存3例(4.9%),死亡8例(13.1%).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和修补方法是成功救治上矢状窦损伤的关键,根据患者具体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治疗提高治愈率, 改善预后.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阴道炎166例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了166例老年阴道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提出老年性阴道炎具体护理措施,强调老年性阴道炎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刘春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我分院门诊处方调查及用药分析

    目的 对本分院2007年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本分院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处方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一年处方逐一审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处方共29236张,医生书写错误处方531张,占处方数1.8%,人均用药2.8种,其中45%的患者使用了针剂,38.6%患者使用了抗菌药,不合理用药处方181张,占处方数0.6%,人均每次药费41.38元.结论 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对不合格和不合理用药处方值得重视,应及时纠正,加强监管,使医院用药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的目的.

    作者:刘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药治疗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中医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治疗的转归与否进行总结.结果 3例患儿为重症支原体感染肺炎后,1例为轮状病毒肠炎后合并重症肺炎,1例为腺病毒肺炎.5例患儿均有反复或持续咳嗽、喘息.5例肺CT结果均为通气不良,典型马赛克征3例,支气管壁增厚1例,支气管扩张1例,纤维支气管镜示气道慢性炎性反应2例.随访0.5~1年,目前患儿病情稳定,为再有重症发作,复查肺CT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1例在发作基本控制后未再有明显喘息发作,1例表现偶有轻度间断咳嗽发作.结论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以感染所致者常见,初期多有重症发作,临床多表现为慢性咳嗽或/和喘息.治疗以小剂量的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及糖皮质激素和中药为主,配合必要的对症治疗.中医药对延缓病理改变.

    作者:陈文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天然牙的保留与修复的关系

    牙齿的保留与拔除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应参考许多因素,如:患者年龄、职业,健康状况,余牙情况,能否保证多次复诊治疗,经济情况以及医院的设备,治疗、修复技术等,将以上情况综合考虑,制定一个合理、适宜的治疗计划,争取患者的合作以达到终满意的修复效果.那么牙齿的留或拔及其与修复的关系如何掌握,体会如下.

    作者:郭长军;郭颖;赵润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0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配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用药14 d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临床症状减轻,心脏彩超射血分数(EF):治疗组治疗前49%,治疗后56%,P<0.05;对照组治疗前50%,治疗后54%,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效.

    作者:孟国玮;滕晶;张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临床和低场MRI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60例(160处)腰椎盘退变同时合并终板骨软骨炎的MRI及其临床表现.结果 60例共累及160处(个)终板,按Modic分型,其中I型98处,占61.3%;Ⅱ型19处,占11.9%;Ⅲ型43处,占26.9%;单个累及9例(15.0%),多发累及51例(85.0%);好发于下腰段.结论 低场MRI能清楚显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各期的信号特点,对病灶显示清晰,能准确分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时诊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曹一维;王文献;范辉;岳恒志;刘园园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肺下野结核病的X线平片诊断

    目的 运用简便、易行的常规X线胸片早期发现及时诊断肺下野结核病.方法 运用常规X线胸部正侧位片,对抗炎疗效不佳、肺下野发现病灶者进行观察和诊断.结果 本病青壮年多见,起病较急,类似肺炎等临床症状.X线表现形态多样,右侧多见,易形成空洞.正规抗痨后疗效明显.结论 肺下野结核病易误诊,但只要严密观察、提高警惕,用常规x线平片是完全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鉴别的.

    作者:李军;蔡万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总结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 采用聚丙烯网片为65例成人腹股沟疝进行了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 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当天即可离床活动,术后患者疼痛轻,无复发,疗效满意. 结论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方法.

    作者:房德忠;郝广清;徐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石蜡切片脱蜡方式的比较

    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时脱蜡是影响染色效果的重要原因,其中脱蜡的温度及时间决定了脱蜡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这两项进行了摸索,本研究就笔者的体会作个总结.

    作者:郑燕璇;王晓鸿;苟新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4周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依沙吖啶终止妊娠10~24周的引产效果比较.方法 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来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A组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予米非司酮150 mg口服,米索前列醇以妊娠周决定剂量阴道置入.B组为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注射.结果 比较二组用药至出现规律宫缩时间,产程、产时及产后2 h内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引产成功率,住院天数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4周妊娠效果优于依沙吖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快捷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普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注射磷霉素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 58岁,以急性胃肠炎到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人民医院门诊输液,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500 ml+磷霉素钠6.0 g,输液约6~7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不伴咖啡样物,随之胸闷气短,呼吸费力,濒死感,意识模糊,大便失禁.

    作者:孙艳华;金殿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结直肠癌FOLFOX方案化疗时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结直肠癌是我国一些地区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治疗首选根治性切除,为了减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Ⅱ、Ⅲ期患者应行术后辅助化疗.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的问世,结直肠癌的临床化疗疗效和可耐受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后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与5-FU/CF联合化疗(FOLFOX方案)是结直肠癌常用化疗的方案之一,针对此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影响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糖尿病(DM)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由于其合并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病死率很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肪代谢紊乱和高血压.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是基本和重要的.患者对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决定糖尿病治疗的效果.下面将本院社区服务中心在档的108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1 资料

    作者:杜亚丽;王秀丽;苗艳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2例髋臼骨折的手术及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及康复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2例移位髋臼骨折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肌延长入路及髂腹股沟入路三种入路手术整复固定并配合训练.结果 22例患者中优8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1.82%.结论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整复固定,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光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外科临床见习带教研究

    外科临床见习使医学生更好地了解外科临床实践工作,将理论课所学的内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医学生过渡到实习医生的必经之路.在见习带教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沟通能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陈喜德;魏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规范化康复治疗在偏瘫中的探讨

    目的 观察偏瘫患者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神经内科治疗相同,康复治疗组由经专业训练的康复治疗师进行系统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及电疗等治疗.由同一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入院时及3个月后进行简单Ful-Meye运动功能评分及(BI ADL)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组织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瘫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新生儿心律失常 52 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并不少见,随着心血管系统监护的加强,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与年长儿不同,新生儿心律失常有其自身特点,现将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近几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孙继飞;姜喜英;鞠晓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医疗废物管理的分析与探讨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机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健康,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性的管理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如何对医疗废物做好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科做为全院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部门,对具体执行部门有指导、监督、管理责任.

    作者:高立梅;李月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不典型性肺结核诊断及诊疗对策

    目的 熟悉不典型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分析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临床诊疗对策.方法 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均经摄胸部X线正、侧位片、胸部CT、痰菌、PPD皮肤试验和复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临床证实31例,手术病例证实11例,纤支镜刷检8例,经皮肺穿活检7例.结果 入院前误诊为肺炎21例(37%),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23%),支气管扩张3例(5%),肺脓肿9例(16%),纵膈和肺门疾病5例(9%),肺癌4例(7%),其他疾病2例(4%).结论 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发病出现新发病趋势,婴幼儿和老年人长期患病者不典型性肺结核增多,且早期易误诊,应根据临床综合分析及定期复查,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不典型性肺结核.

    作者:沈春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21例Hp阳性的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用药指导、有关Hp疾病知识、心理指导、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平均需求率相当高,达88.8%~96.5 %,特别年龄大、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结论 通过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采取一系列针对有效的措施,促进患者配合根治Hp,防止Hp传播,提高疾病治愈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凯;黄元熹;钟邱;陈小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