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4周妊娠的临床分析

黄普艳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依沙吖啶, 终止妊娠
摘要:目的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依沙吖啶终止妊娠10~24周的引产效果比较.方法 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来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A组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予米非司酮150 mg口服,米索前列醇以妊娠周决定剂量阴道置入.B组为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注射.结果 比较二组用药至出现规律宫缩时间,产程、产时及产后2 h内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引产成功率,住院天数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4周妊娠效果优于依沙吖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快捷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8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中心医院近四年来共收治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87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老年人对急诊胆囊手术一般都能耐受,早期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宋建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新毕业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新毕业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存在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2006-2008年从医学院校、卫生学校毕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中专学历到我院试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岗前培训前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结果 新毕业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操作欠规范、心中只有操作而忽视患者、护理程序应用不熟练、忽视对患者的指导、应急能力欠缺、整体观念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标准预防意识缺乏的问题.结论 护理教育者在更新知识、改变观念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及应变能力,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标准预防意识,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作者:温开萍;欧阳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脑卒中康复过程中肩手综合征的前瞻性护理

    目的 探讨早期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伴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预防组针对存在的发生肩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采取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无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预防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杨冰霞;陈晓风;唐丽萍;谢琼丽;谢海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例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osae)是一组以皮肤和粘膜起疱为特征的遗传性皮肤病,一般分为三型:单纯型,营养不良型和交界型.其临床有一个共同特征:皮肤脆性增加,皮肤受压或摩擦后即可引起大疱,皮损易发生在受外力影响部位,因此又称为机械性大疱疾患.2009年1月本科收治新生儿大疱性皮肤松解症2例.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张洁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超短效的阿片类药物,不经过肝、肾功能代谢,起效快、药效强,其独特的药理学特点适合在短小手术中应用.而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目前该手术麻醉多以静脉全麻为主,这种方法镇痛效果好,可控性强、起效迅速.本研究观察单纯应用雷米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与常用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金爱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3个月后复查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从而改变糖尿病的临床进程.方法 6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2周时间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改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直接口服药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3个月后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糖达标达标时间为(2.5±0.8)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5±1.6)d,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糖基化血红蛋白情况,治疗组为(5.4±1.5)%,对照组为(6.3±1.8)%,2组数据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并维持长时间血糖的良好控制.

    作者:吴晓升;董业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60例(60眼),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结膜移盖及药物治疗组;对比观察其疗效2年.结果 结膜移盖及药物治疗组炎症控制以及角膜的透明性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 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齐黔方;徐尧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外科临床见习带教研究

    外科临床见习使医学生更好地了解外科临床实践工作,将理论课所学的内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医学生过渡到实习医生的必经之路.在见习带教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沟通能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陈喜德;魏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硝苯啶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神经性尿频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应用硝苯啶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16例,硝苯啶0.5~1.0 mg/(kg·d),3~5 d为 1个疗程.结果 12例治疗1个疗程治愈,4例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无1例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硝苯啶治疗本病具有疗程短、疗效高、见效快和安全价廉等优点.

    作者:王亚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天然牙的保留与修复的关系

    牙齿的保留与拔除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应参考许多因素,如:患者年龄、职业,健康状况,余牙情况,能否保证多次复诊治疗,经济情况以及医院的设备,治疗、修复技术等,将以上情况综合考虑,制定一个合理、适宜的治疗计划,争取患者的合作以达到终满意的修复效果.那么牙齿的留或拔及其与修复的关系如何掌握,体会如下.

    作者:郭长军;郭颖;赵润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甲状腺肿物性质的正确评估与外科治疗168例分析

    目的 评价正确认定甲状腺肿物的性质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收治的168例甲状腺肿物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腺瘤1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甲状腺癌7例,桥本氏病5例.结果 16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无切口感染,发生暂时性声音低调4例,暂时性咳呛6例,永久性调低1例,永久性声音嘶哑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术后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病例.结论 对甲状腺肿物性质的正确评估,对采取正确与之相适应的术式和患者良好预后有决定性作用.

    作者:张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注射磷霉素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 58岁,以急性胃肠炎到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人民医院门诊输液,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500 ml+磷霉素钠6.0 g,输液约6~7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不伴咖啡样物,随之胸闷气短,呼吸费力,濒死感,意识模糊,大便失禁.

    作者:孙艳华;金殿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AFP、CEA、CA19-9联合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联合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对74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与11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AFP、CEA、CA19-9等三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并将各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检出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联合检测三项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组中,与消化道良性疾病组比较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三项肿瘤标志物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漏诊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黄德秋;杨清梅;叶健翔;何萍珍;胡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结直肠癌FOLFOX方案化疗时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结直肠癌是我国一些地区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治疗首选根治性切除,为了减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Ⅱ、Ⅲ期患者应行术后辅助化疗.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的问世,结直肠癌的临床化疗疗效和可耐受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后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与5-FU/CF联合化疗(FOLFOX方案)是结直肠癌常用化疗的方案之一,针对此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在细胞应激反应中HSP70的保护与调节作用

    HSP70是HSP家族的重要成员,由于其在应激反应中的敏感性以及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当进入应激状态时,机体通过对HSP70mRNA的优先翻译和增强其稳定性等调控机制的变化以适应需要,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以缓解细胞损伤,增强机体对应激的抵抗力,并能在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和免疫等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红波;万亚涛;王莲哲;廖春丽;杨海波;陈兰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我分院门诊处方调查及用药分析

    目的 对本分院2007年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本分院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处方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一年处方逐一审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处方共29236张,医生书写错误处方531张,占处方数1.8%,人均用药2.8种,其中45%的患者使用了针剂,38.6%患者使用了抗菌药,不合理用药处方181张,占处方数0.6%,人均每次药费41.38元.结论 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对不合格和不合理用药处方值得重视,应及时纠正,加强监管,使医院用药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的目的.

    作者:刘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儿童发作性睡病16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采用哌醋甲酯治疗. 结果 确诊病例予哌醋甲酯治疗症状明显缓解. 结论发作性睡病常在青少年期起病并持续终生,可影响其智力及行为发育,加强对该病的正确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马卫东;杨雪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访视手术患者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为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一项常规工作[1],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2],但稍有疏漏就会引起护患纠纷.本院手术室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实施术前、术后访视的手术患者共6854例,引起医患纠纷的共28例.一些护患之间的纠纷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分析发生这些问题的环节和原因后,本院及时制定、实施了有效的针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访视中潜在的护患纠纷问题及原因

    作者:华勤学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不典型性肺结核诊断及诊疗对策

    目的 熟悉不典型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分析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临床诊疗对策.方法 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均经摄胸部X线正、侧位片、胸部CT、痰菌、PPD皮肤试验和复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临床证实31例,手术病例证实11例,纤支镜刷检8例,经皮肺穿活检7例.结果 入院前误诊为肺炎21例(37%),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23%),支气管扩张3例(5%),肺脓肿9例(16%),纵膈和肺门疾病5例(9%),肺癌4例(7%),其他疾病2例(4%).结论 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发病出现新发病趋势,婴幼儿和老年人长期患病者不典型性肺结核增多,且早期易误诊,应根据临床综合分析及定期复查,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不典型性肺结核.

    作者:沈春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选取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于心血管病科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按NYHA分级分为I、Ⅱ、Ⅲ、Ⅳ共4组,每组再分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应用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得到11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各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 左心作功指数(LCW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指数(SI)、速率指数(VI)、外周阻力(SVR)、外周阻力指数(SVRI)、胸部液体含量(TFC)、收缩时间比率(STR)等参数较之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评估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量化指标.

    作者:张庆祥;柴文华;朱宪增;闫顺章;来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