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德;魏波
目的 分析和总结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 采用聚丙烯网片为65例成人腹股沟疝进行了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 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当天即可离床活动,术后患者疼痛轻,无复发,疗效满意. 结论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方法.
作者:房德忠;郝广清;徐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糖尿病(DM)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由于其合并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病死率很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肪代谢紊乱和高血压.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是基本和重要的.患者对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决定糖尿病治疗的效果.下面将本院社区服务中心在档的108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1 资料
作者:杜亚丽;王秀丽;苗艳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的、可逆的、反复的急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如不及时治疗有1/3患者发展为脑梗死,所以有效控制短暂脑缺血发作非常重要.吉林市中心医院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5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杨萍;路明;尤凤华;张汉义;高凤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并不少见,随着心血管系统监护的加强,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与年长儿不同,新生儿心律失常有其自身特点,现将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近几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孙继飞;姜喜英;鞠晓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青蒿素类药物是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其衍生物有青蒿琥酯、蒿甲醚和二氢青蒿素等,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铁离子介导的细胞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还具有更广泛的药理作用,它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损伤细胞线粒体等机制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于莎莎;佟丽斐;刘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加强护士与危重症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促进护患合作,减少护患纠纷.方法 对100例危重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中家属的需求状况以及满意情况,并针对其中的分歧研究有效的沟通技巧.结果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纠纷的发生.结论 加强与危重症患者家属的沟通,及时使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动态变化,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缓解精神压力,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对于促进护患、医患合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丽群;林志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的退化,心肌梗死后易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退.本研究对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2008年住院的AMI患者血清BUN、Scr水平的改变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李明霞;王爱娜;张洪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隐匿性乳腺癌一般是指临床上无乳房肿块而是以转移的淋巴结为临床首要表现的乳腺癌,临床少见.国外报道其发病率占全部乳腺癌的0.46-1%,国内多家医院报道其发病率为0.7%左右 ,铁岭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从1994-2008年共收治9例隐匿性乳癌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郝文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伴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预防组针对存在的发生肩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采取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无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预防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杨冰霞;陈晓风;唐丽萍;谢琼丽;谢海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时脱蜡是影响染色效果的重要原因,其中脱蜡的温度及时间决定了脱蜡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这两项进行了摸索,本研究就笔者的体会作个总结.
作者:郑燕璇;王晓鸿;苟新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Ⅰ期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八五六农场医院35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Ⅰ期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34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第10 d死于脑出血,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1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合理使用结肠灌洗,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I期手术的安全可行性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明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及重构和微血栓病灶形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1].患者终往往死于右心衰竭.PAH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预后较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开始应用于临床,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不断改善, 现将近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汉华;陈灿;黄石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患者女, 58岁,以急性胃肠炎到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人民医院门诊输液,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500 ml+磷霉素钠6.0 g,输液约6~7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不伴咖啡样物,随之胸闷气短,呼吸费力,濒死感,意识模糊,大便失禁.
作者:孙艳华;金殿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难处理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对实施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5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处理技巧及注意事项.结果 150例患者成功手术,全部病例术中未发生胆道损伤、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3 min,平均出血量120 ml.术后疼痛轻,1~3 d下床活动,2~5 d恢复半流质饮食,平均住院时间4.2 d.结论 腹腔镜治疗难处理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是可行的,不应局限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
作者:唐小元;黄裕民;邓时洋;冯年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结直肠癌是我国一些地区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治疗首选根治性切除,为了减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Ⅱ、Ⅲ期患者应行术后辅助化疗.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的问世,结直肠癌的临床化疗疗效和可耐受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后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与5-FU/CF联合化疗(FOLFOX方案)是结直肠癌常用化疗的方案之一,针对此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超短效的阿片类药物,不经过肝、肾功能代谢,起效快、药效强,其独特的药理学特点适合在短小手术中应用.而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目前该手术麻醉多以静脉全麻为主,这种方法镇痛效果好,可控性强、起效迅速.本研究观察单纯应用雷米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与常用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金爱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采用哌醋甲酯治疗. 结果 确诊病例予哌醋甲酯治疗症状明显缓解. 结论发作性睡病常在青少年期起病并持续终生,可影响其智力及行为发育,加强对该病的正确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马卫东;杨雪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21例Hp阳性的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用药指导、有关Hp疾病知识、心理指导、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平均需求率相当高,达88.8%~96.5 %,特别年龄大、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结论 通过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采取一系列针对有效的措施,促进患者配合根治Hp,防止Hp传播,提高疾病治愈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凯;黄元熹;钟邱;陈小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脑梗死恢复期抑郁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和康复护理.方法 采用临床调查方法,应用Zang抑郁量表(SDS)及自制调查表对187例神志清晰、无理解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与脑梗死有关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32%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有无社会保障,发病次数与脑梗死后患者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抑郁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心理问题,应对抑郁高危因素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并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
作者:区洁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外科临床见习使医学生更好地了解外科临床实践工作,将理论课所学的内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医学生过渡到实习医生的必经之路.在见习带教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沟通能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陈喜德;魏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