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明星
HSP70是HSP家族的重要成员,由于其在应激反应中的敏感性以及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当进入应激状态时,机体通过对HSP70mRNA的优先翻译和增强其稳定性等调控机制的变化以适应需要,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以缓解细胞损伤,增强机体对应激的抵抗力,并能在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和免疫等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红波;万亚涛;王莲哲;廖春丽;杨海波;陈兰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Ⅰ期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八五六农场医院35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Ⅰ期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34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第10 d死于脑出血,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1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合理使用结肠灌洗,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I期手术的安全可行性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明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运用简便、易行的常规X线胸片早期发现及时诊断肺下野结核病.方法 运用常规X线胸部正侧位片,对抗炎疗效不佳、肺下野发现病灶者进行观察和诊断.结果 本病青壮年多见,起病较急,类似肺炎等临床症状.X线表现形态多样,右侧多见,易形成空洞.正规抗痨后疗效明显.结论 肺下野结核病易误诊,但只要严密观察、提高警惕,用常规x线平片是完全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鉴别的.
作者:李军;蔡万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康复组(36例),一组为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于入院10 d内加以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马艳辉;隋红艳;冮林红;彭绍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苦参生物碱是豆科植物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碱是一类具有与苦参次碱-15-酮(matridine-15-ketone)基本化学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属于四环的喹嗪啶类(quinolizidine), 分子骨架可看作二个喹嗪啶环的稠合体.苦参生物碱具有调节血脂、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肝纤维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苦参生物碱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刘雪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3个月后复查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从而改变糖尿病的临床进程.方法 6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2周时间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改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直接口服药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3个月后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糖达标达标时间为(2.5±0.8)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5±1.6)d,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糖基化血红蛋白情况,治疗组为(5.4±1.5)%,对照组为(6.3±1.8)%,2组数据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并维持长时间血糖的良好控制.
作者:吴晓升;董业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依沙吖啶终止妊娠10~24周的引产效果比较.方法 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来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A组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予米非司酮150 mg口服,米索前列醇以妊娠周决定剂量阴道置入.B组为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注射.结果 比较二组用药至出现规律宫缩时间,产程、产时及产后2 h内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引产成功率,住院天数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4周妊娠效果优于依沙吖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快捷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普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成为了护理管理的主要任务.通过制定护理临床风险管理计划,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和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培训,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选取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于心血管病科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按NYHA分级分为I、Ⅱ、Ⅲ、Ⅳ共4组,每组再分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应用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得到11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各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 左心作功指数(LCW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指数(SI)、速率指数(VI)、外周阻力(SVR)、外周阻力指数(SVRI)、胸部液体含量(TFC)、收缩时间比率(STR)等参数较之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评估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量化指标.
作者:张庆祥;柴文华;朱宪增;闫顺章;来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隐匿性乳腺癌一般是指临床上无乳房肿块而是以转移的淋巴结为临床首要表现的乳腺癌,临床少见.国外报道其发病率占全部乳腺癌的0.46-1%,国内多家医院报道其发病率为0.7%左右 ,铁岭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从1994-2008年共收治9例隐匿性乳癌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郝文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PBL在老年护理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名见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LBL见习法,实验组采用PBL见习法.结果 见习后的考试成绩:基础理论部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病历分析,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BL教学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提高了见习质量和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刘聪颖;白亚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伴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预防组针对存在的发生肩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采取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无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预防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杨冰霞;陈晓风;唐丽萍;谢琼丽;谢海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肺水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病,间质性肺水肿和中央型肺水肿均有典型的X线表现,诊断比较容易.对于分布和形态不典型的病例,诊断就比较困难,有极个别的基层放射科医生对肺水肿的形成认识不足,考虑肺水肿只是由心脏疾患引起的.
作者:孙殿勋;董军;董长海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L)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其直接后果是,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儿童横纹肌溶解症较少见,现将笔者遇到的3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超短效的阿片类药物,不经过肝、肾功能代谢,起效快、药效强,其独特的药理学特点适合在短小手术中应用.而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目前该手术麻醉多以静脉全麻为主,这种方法镇痛效果好,可控性强、起效迅速.本研究观察单纯应用雷米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与常用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金爱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和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 把12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给予常规药物、手术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手术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情况和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眼压下降显著(P<0.05),术后视力恢复好(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眼压,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心理干预在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50例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分别注射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并进行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分析心室率和血压变化.结果 美托洛尔总有效率92%,平均起效时间10 min,大效率时间平均为15 min,胺碘酮组平均起效时间15 min,大效应时间平均30 min.结论 对快速房颤患者,特别是老年人选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能快速、有效的降低房颤时的快速心室率,稳定血液动力学,尤适用于心动能不全患者.
作者:褚桂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通过对磐石市2006年在妇幼保健院建卡,做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267例进行健康教育后,与2005年各项保健指标进行比较,以评价孕期健康教育结果. 2006年住院分娩率达99.4%,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明显增高,由92%上升到98%,高危妊娠得到更好的管理,近几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9/10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孕产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鲍洪江;袁宪荣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26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外科治疗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26例患者,生存时间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年生存率49%.单发胸腰椎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多发胸腰椎转移者(P=0.015).肿瘤的病理类刑、原发肿瘤(T)和淋巴结转移情况(N)与生存期并无关系.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胸腰椎转移者,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作者:黄海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经验, 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科近5年61例上矢状窦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对于不同类型血肿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处理,着重探讨不同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术中、术后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 6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3月,恢复良好29例(47.5%),中残19例(31.1%),重残11例(18.0%),植物生存3例(4.9%),死亡8例(13.1%).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和修补方法是成功救治上矢状窦损伤的关键,根据患者具体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治疗提高治愈率, 改善预后.
作者:姚开立;李新桂;郑少涛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