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君;李卫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逆转AMI后心室重塑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STEMI患者,发病6 h内接受急诊PCI术,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且远端血流达TIMI 3级,入选患者共113例,年龄(59.1±11.3)岁.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简称大剂量组),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简称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和10 mg/d,连续用药24周.于AMI后24 h内和第24周末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VE / VA)、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等指标.比较各组24 h内和第24周末心室形态和功能指标,并对心室形态/功能相关分析.结果 ①24周后大剂量组的LVESV、LVEDV、LVMI及WMSI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LVEF和E/A亦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常规剂量组的LVESV、LVEDV、LVMI及WMSI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和E/A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AMI后的心室重塑,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且增加阿托伐他汀的剂量能够进一步增强其效应;阿托伐他汀可能是通过减轻AMI后的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改善心脏胶原重塑等机制减轻心室重塑.
作者:张玉顺;康海;林绍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2例.护理着重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梅芳;张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本组急性脑血管病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30~68岁,以45~55岁为多;其中脑血栓形成25例,脑出血10例.1.2 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有散发,以6~9月份发病较多.1.3 诱因 安静状态下发病者以脑血栓多见,活动中发病者以出血性疾病为多,不论是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劳累和情绪激动均为主要的发病诱因,而用力排便和饮酒则常是出血性疾患的主要发病因素.
作者:朱永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对颈部肿块的认识,以减少其误诊率.方法 对本科2000~2008年经病理切片确诊的285例颈部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炎性肿块55例,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47例,恶性肿瘤83例,各种肿块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结论 临床医生应根据颈部肿块的临床特征,对颈部肿块作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黄利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是世界上分布为广泛的病毒之一.HBV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HBV慢性感染可引起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or carcinoma,HCC)等一系列肝病.
作者:张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探讨胸腔积液CT扫描的诊断优势,良性胸腔积液胸膜改变的CT特征及诊断意义.
作者:魏国顺;任克斌;张伟东;李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側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形成的畸形,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发病原因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在难产时受伤发生出血、机化,以致纤维变性后引起该肌挛缩[1].患儿出现斜颈畸形,重者面部不对称.长葛市人民医院自2002年以来,对18例先天性斜颈患儿行矫正术,经过随访及信访,效果满意.现将笔者对18例先天性斜颈患儿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巧云;李保华;陈宁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重点及护理,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运用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法 ,对32例住院妊娠糖尿病患者有目的 、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全面护理,观察疗效并进性分析.结果 3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无一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等急性并发症,平均住院14 d,血糖控制良好,母婴健康,满意出院.结论 加强妊娠糖尿病患者住院健康教育和相关护理,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用药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胎儿死亡率.
作者:关守萍;康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老年人急腹症的特点及外科治疗体会. 方法 对40例表现为老年急腹症各病种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胃十二指肠穿孔、肠梗阻等临床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结果 40例患者经外科治疗,治愈37例(93%),好转3例(7%). 结论 老年急腹症应及时正确地手术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董占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之一,虽然不少患者可存活下来,但大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尤以偏瘫、失语及认知障碍更为常见.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照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已成为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它适应了广大社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和服务理念,且已成为21世纪护理工作的重点课题.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针对本区经济落后,大部分患者家庭收入低,文化素质落后,而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周期和健康恢复过程较长,近几年推行了社区卫生护理服务.开展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对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家庭人力及经济负担,节约社区医疗资源都有很大收益.现就近年来笔者在护理工作中50多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谈谈自己的认识.
作者:杨秀珍;张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临床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遗传、内分泌、代谢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肝郁型偏头痛81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贤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既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操作造成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及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新内容.现将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总结如下.
作者:吴晓春;张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的血管类疾病之一,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心理特点的观察及心理行为辅导是很重要的,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患者心态、焦虑、应激反应和情绪变化密切相关,要解决以上促发因素,难以靠单纯药物治疗来实现,而健康教育使心理调整及生活行为改变,则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柳春叶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技术在胆道下段梗阻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112例胆道下段梗阻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男60例,女52例,年龄27~84岁;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100例,胆囊、胆总管结石合并阻塞性胆管炎65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23例,单纯胆囊结石合并急性阻塞性胆管12例;低位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12例,化验检查包括生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尿淀粉酶(AMS), 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 )等明确诊断;术前均行影像检查包括BUS、CT、MR或MRCP 及上消化道造影.良性梗阻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联合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恶性阻塞性黄疸12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胆-肠Roux-y内引流术.结果 良性梗阻中转剖腹手术胆总管切开4例,其中3例改为6~8㎝小切口(1例凝血功能差术中出血较多、2例合并细径胆总管下段结石),1例为腹腔内脏倒置并肝门粘连,中转率4.0%.96例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无胆管损伤、术后胆瘘5例,手术时间90~200 min,平均(100±40)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18±6)h,黄疸渐消退,肝功能改善快,无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5±2.5)d,术后3~4周行T管造影或BUS、CT检查,有12例胆道残余结石,术后6周纤胆镜取石.恶性病变部分患者2个月后查CT、MRCP见胆肠吻合口通畅,B超提示无明显胆管扩张,术后随访6~28个月,发现逆行感染1例,存活长已存活28个月.结论 腹腔镜在胆道梗阻的临床治疗不但可应用在胆道结石、炎性反应的治疗上,还可进一步应用于肿瘤性梗阻治疗.手术具有创伤小、减黄快、术后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临床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卫江;谢昭雄;许国平;黄振添;叶绍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行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以便进行有效地干预治疗.方法 对26例CRF患者及26例正常人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RF患者组抑郁、焦虑、恐惧、人际敏感、精神病症状及总分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RF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已不可避免地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原因,进行适当地干预,以促进其身心的康复.
作者:冯敏;赵秀珍;王佩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的多根克氏针固定及其疗效. 方法 对26例(31侧)Sander分型Ⅱ6侧、Ⅲ型18侧、Ⅳ型7侧的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多根克氏针内固定,其中12侧取自体髂骨植骨,观察治疗前后Bohler角、Gssane角和跟骨后关节面位移恢复情况,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恢复程度. 结果 随访时间7~38个月,平均11个月.治疗前后Bohler角、Gssane角和跟骨后关节面位移恢复情况均P<0.01;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15侧、良11侧 、可4侧、差1侧,优良率为84.2%. 结论 多根克氏针内固定,必要时充填自体髂骨,切口小,对皮瓣影响小,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足部功能恢复好,近中期疗效满意.
作者:曹飞;王华民;张旭辉;曹志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人群所患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佳治疗手段.做好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康复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姜秋颖;管其新;李威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小儿急性胰腺炎(CAP)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据文献报道,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绝大多数小儿急性胰腺炎为水肿型,预后良好.而坏死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达30%~40%.故早期诊断、明确病因、积极防治,是降低CAP发病率,防止水肿型胰腺炎向坏死型胰腺炎发展的关键.现将本院两年来收治小儿急性胰腺炎29例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娟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单纯性支气管结核是指X线胸片无结核病灶或仅有少许稳定病灶,由结核菌直接感染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层,波及肌层甚至软骨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单纯支气管结核因其发病率低,临床及X线表现不典型,极易误、漏诊.笔者自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确诊单纯性支气管结核共18例,现就其诊断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春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搜集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48例进展性脑卒中病例,与同期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血压、血糖、发热、纤维蛋白原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进展组在血压、血糖、发热、纤维蛋白原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患者收缩压降至过快、高血糖、发热、高纤维蛋白原均为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毕惠珍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