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例单纯性支气管结核诊断体会

沈春珊

关键词:单纯性, 支气管结核, 直接感染, 诊断体会, 特殊类型, 气管黏膜, 黏膜下层, 病灶, 线表现, 结核菌, 发病率, 不典型, 总结, 稳定, 软骨, 漏诊, 临床
摘要:单纯性支气管结核是指X线胸片无结核病灶或仅有少许稳定病灶,由结核菌直接感染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层,波及肌层甚至软骨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单纯支气管结核因其发病率低,临床及X线表现不典型,极易误、漏诊.笔者自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确诊单纯性支气管结核共18例,现就其诊断体会总结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闭合性损伤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桦南县桦南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79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病例.结果 79例中死亡4例(5.1%),其余均获治愈.结论 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王贵君;李卫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探究有效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法

    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优化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 ,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整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实践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作者:胡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胃肠手术感染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感染常见细菌及药敏结果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7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采集77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其中G+细菌为17株,占22.08%.G-细菌为60株,占77.92%.第一位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第二位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杆菌,第四位致病菌为肠球菌.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细菌的病例有19例.第3,4代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良好的疗效.2代头孢菌素疗效稍差.氨基糖甙类疗效欠佳,喹诺酮类药物中加替沙星疗效好于环丙沙星.结论 胃肠手术感染细菌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因为耐药性各不相同,感染发生时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的结果 用药,经验及预防用药时好选择广谱抗生素.

    作者:张志;陈琼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调整

    原发性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的血管类疾病之一,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心理特点的观察及心理行为辅导是很重要的,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患者心态、焦虑、应激反应和情绪变化密切相关,要解决以上促发因素,难以靠单纯药物治疗来实现,而健康教育使心理调整及生活行为改变,则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柳春叶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蓝光联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蓝光联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未结合胆红素(IBil)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TBiL为(125.40±24.5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58.20±29.60)μmol/L,具有显著差异(t=4.6755,P<0.01);治疗后观察组IBiL为(91.10±11.5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97.90±12.30)μmol/L,具有显著差异(t=2.2119,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3 d黄疸消退,对照组在治疗后5~7 d黄疸消退.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蓝光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而且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朝全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发热患者的心理护理

    1 发热的概念正常人的体温比较恒定,口腔温度平均为36.5°C左右,直肠温度比口腔的高出0.°C,腋下温度比口腔的低于0.5°C1天之内,清晨的体温较低,下午4~5时较变动范围约为0.6°C.体温还有年龄、性别与心理状况的差异变化.发热,是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而致的高于常温的现象.临床上,依发热的高低程度不同可分为高热(体温就在39°C以上)、中等热(体温在38~39°C之间)和低热(体温37°C~38°C之间)三类.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和不规则热等四型.

    作者:黄顺爱;马丽;倪洪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干预治疗

    目的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行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以便进行有效地干预治疗.方法 对26例CRF患者及26例正常人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RF患者组抑郁、焦虑、恐惧、人际敏感、精神病症状及总分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RF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已不可避免地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原因,进行适当地干预,以促进其身心的康复.

    作者:冯敏;赵秀珍;王佩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频超声观察干燥综合征患者泪腺、涎腺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观察干燥综合症患者泪腺、腮腺、颌下腺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11例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及可疑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利用高频超声观察其腮腺、颌下腺、泪腺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进行总结. 结果 7例确诊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声改变,2例可疑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腺体亦有不同程度的超声表现.结论 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腮腺、颌下腺、泪腺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声改变,高频超声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晓惠;李应强;程全安;刘艳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人工流产术前子宫颈注射安定63例临床观察

    常规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时,受术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尤以未产妇及剖官产史(未经阴道分娩)者为甚,为减轻此类孕妇宫颈过紧所致手术困难及疼痛等反应,笔者在术前采用安定子宫颈注射.现将63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廖祖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血管病35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本组急性脑血管病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30~68岁,以45~55岁为多;其中脑血栓形成25例,脑出血10例.1.2 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有散发,以6~9月份发病较多.1.3 诱因 安静状态下发病者以脑血栓多见,活动中发病者以出血性疾病为多,不论是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劳累和情绪激动均为主要的发病诱因,而用力排便和饮酒则常是出血性疾患的主要发病因素.

    作者:朱永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1].所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均可导致该病,轻中度愈后较好,重度死亡率高,常会留有脑性瘫痪、智力下降、癫痫等永久性神经缺陷.长城铝业公司总医院于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住HIE患儿34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问题,特别是术前、术中的确诊率,直接影响手术的方式.方法 回顾性6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统计B超、核素扫描、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阳性率.结果 本组64例,乳头状癌49例,滤泡状癌15例,B超扫描51例,发现46例实性结节,4例颈淋巴结肿大.16例行核素扫描,14例发现冷结节,术中冰冻切片检查15例,确诊12例.首次手术确诊者共30例,占46.9%.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不易早期诊断,将临床资料结合B超、核素扫描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结果 全面分析,才能提高本病术前、术中的确诊率.

    作者:蓝伟桐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药物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胰腺炎(CAP)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据文献报道,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绝大多数小儿急性胰腺炎为水肿型,预后良好.而坏死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达30%~40%.故早期诊断、明确病因、积极防治,是降低CAP发病率,防止水肿型胰腺炎向坏死型胰腺炎发展的关键.现将本院两年来收治小儿急性胰腺炎29例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娟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龄妊娠合并肠梗阻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高龄妊娠合并肠梗阻的诊治经验, 进一步提高高龄妊娠合并肠梗阻的诊疗水平. 方法 对本院2002年10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15例高龄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产妇死亡1例(占病例总数6.67%),围产儿死亡8例(占病例总数62.50%), 剖腹探查14例(剖腹探查率93.33%),治愈14例(治愈率93.33%).结论 高龄妊娠合并肠梗阻是普外科急危重症, 早期诊断,及时探查手术, 减轻患者痛苦,是提高母婴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段小彪;孙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护理

    耳鼻喉科手术治疗范围较广,手术种类较多,临床护理如何针对不同类型手术有针对地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患者疾病康复意义重大,就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1.1 各项实验室检查 ①局麻者做血常规、血型、出凝血酶、乙肝全项和梅毒、爱滋病检查;②全麻者则除以上3项检查外,再加上生化全项和尿常规检查;③如有特殊患者,如血压高者必须请心内科会诊,待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再行手术治疗.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面罩预先给氧应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面罩预给氧后患者SPO2变化的情况.方法 选择100例行无痛胃镜的老年患者,年龄50~80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于检查开始前2 min面罩吸入氧气(5 L/min),检查过程中改鼻导管给氧(3 L/min).Ⅱ组于检查前2 min至术毕均采用鼻导管给氧(3L/min),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MAP、HR、和SPO2. 结果 Ⅰ组和Ⅱ组的MAP、HR变化无明显差异,但Ⅰ组患者的SPO2下降较Ⅱ组SPO2下降明显减少(P<0.05). 结论 面罩预给氧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时,能够延长患者在随后缺氧阶段动脉氧饱和度的下降,提供更大的安全性.

    作者:陈绍庆;辜迎红;黄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胎儿全前脑畸形产前超声诊断

    全前脑是由于前脑完全或部分未分裂而引起的一系列异常,包括脑部结构异常和面部畸形.本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兴文;郭毅;秦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

    传染病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传染性疾病,能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他人.由于患者是传染源,就需要隔离治疗,家属的陪护、探视等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给患者带了不同于其他疾病的心理特点.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凤君;吴光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生育期女性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现况及进展

    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且趋于年青化.根据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有多种,如药物治疗、子宫切除或部分子宫组织切除、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所以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该个体化,尤其对于生育期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女性患者.

    作者:刘红霞;刘丰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XELOX与DC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XELOX)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C)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间收治的63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XELOX和DC方案化疗.其中XELOX组33例,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希罗达1.0 g/m2 2次/d口服,第1~14天,3周重复;DC组30例,化疗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20 mg/m2第1~5天,3周重复.结果 XELOX组总有效率为37.7%,无进展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45%和10%.DC组有效率为48.5%,无进展中位生存期8.7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51%和15%.两组间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年、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贫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组脱发,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P>0.05), 而XELOX组腹泻、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P<0.05).DC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有效率高于XELOX方案,1年、2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毒副作用略有不同,但均可耐受.

    作者:袁霞;何樱;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