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方方;刘先洲;刘洪婷;刘伟民
对钦州市妇幼保健院药房工作的现状进行概括,提出改善药房管理工作的合理化措施和总结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亲身体会.主要从人员的管理、日常工作的管理、药品的管理三方面着手,提高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
作者:钟月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CT引导的立体定向下显微或直视手术在脑内或功能区小病灶切除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T-脑立体定向靶点定位和导向技术,以及微创开颅技术,完成30例脑内小病灶手术,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结果 本组30例,病变部位:额叶8例,顶叶13例(其中运动语言功能区14例),颞叶7例,枕叶2例.所有病灶均定位准确病灶一次切除,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无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CT引导的立体定向技术能对脑内小病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向,结合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实现对脑内或功能区小病灶手术的微创化,能大限度地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且疗效满意的微创手术.
作者:余良宏;康德智;林章雅;林元相;王灯亮 刊期: 2009年第26期
通过社区健康干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社区门诊近年来治疗的22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健康干预组和对照组,评价6个月后两组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结果 健康干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社区健康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具有明显的效果.结论 通过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伯良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漏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 对10例冠状动脉漏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观察5例典型病例清晰显示瘘管/漏口内血流频谱,1例只显示漏口血流信号,未能显示完整瘘管及频谱,余4例临床表现为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周丽萍;王俊 刊期: 2009年第26期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基石,也是医学生入学后接触早、且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从青年教师转变角色,坚持多听课、多试讲、多请教、多阅读、多解剖,合理安排授课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手法,及时总结、把握重点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文逊;李文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头面部皮肤癌的手术治疗及术中的配合.方法 回顾性的对48例头面部皮肤癌,扩大切除后采取皮瓣转移和皮片移植一期修复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 皮瓣全部一期成活,切口愈合良好,外形满意,随访1~5年,除1例恶性黑色素瘤半年后复发,遂再行局部切除,1年后脑转移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丁建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弱的时期,这就要求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注意新生儿保暖、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眼、耳、口、鼻的护理,科学的喂养等护理技能,给新生儿一个精心的护理.
作者:贺月梅;李敏;张小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的运行情况,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具体建设和实践,借此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福建省肿瘤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一年来的建设及实践,分析开展PIVAS的利弊.结果 PIVAS实施一年来,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输液产品,配置15万袋大输液,无1例输液反应发生,同时减少了药品浪费,加强配药护士的职业防护,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结论 建设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现代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
作者:余炜;陈秀英;林海燕;陈娟;欧棋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腮腺病变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腮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85例腮腺病变的CT或MRI 的表现.结果 85例腮腺病变中,良性肿瘤63例(63/85,74.1%),大部分(38/63,60.9%)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的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信号均匀;恶性肿瘤12例(12/85,14.1%),大部分(9/12,75.0%)位于腮腺深叶或跨叶,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密度/信号不均匀,侵犯周围组织并伴淋巴结转移;炎性及其他瘤样病变10例(10/85,11.8%).结论 CT 和MRI检查均能对腮腺区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并对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夏建东;江新青;彭国晖;梁志伟;郑力强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门诊检验医患的沟通,不仅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检验医学的服务质量,而且全面提升了检验质量.方法 收集整理1852例检验科门诊咨询服务的资料,对咨询者的身份、咨询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及家属是检验科门诊咨询服务的主要对象,咨询内容以检验结果的解释多.结论 检验科门诊咨询服务有利于加强检验人员与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完善检验质量管理.
作者:邱梅婷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痛风综合征的特点是急性或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尿酸钠的沉积以及相关的高尿酸血症,尿酸钠晶体可以沉积进入关节、造成急性和痛性炎性反应;或者沉积到软组织中引起非炎性反应.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即刻目的是解除疼痛和炎症而没有必要立即治疗高尿酸血症,因为这时血清尿酸浓度的降低会动员尿酸的储存,而且促使另一次痛风的发作.
作者:何建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正常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具有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人工气道是一种通过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丧失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干冷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膜粘液分泌和纤毛活动受影响,气道自净能力降低或消失;影响咳嗽功能;气道失水增多(800~1000 ml/d),分泌物易变粘稠而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影响通气功能;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到破坏,肺顺应性下降,引起或加重炎症、缺氧;易诱发支气管痉挛;易发生肺部感染等.
作者:吴金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近年来,放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已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部分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患者经过盆腹部放疗控制原发肿瘤后如发生放射性肠炎,可能会严重损害肠功能,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太原市北大学医院普外科于2004年收治了1例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出现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汝姬;于建萍;孙小林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都会累及右心功能,但左心功能是否改变一直有争议.本研究对在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6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通过测定有关参数,评价左心功能的变化以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失代偿期有无左心功能障碍.
作者:毛红燕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甲地孕酮在食道癌患者放疗中,减轻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放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地孕酮(160 mg/d)观察两组消化道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甲地孕酮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甲地孕酮对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在减轻消化道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作用.
作者:杨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4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别测定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活动期)、激素治疗尿蛋白转阴后(缓解期)检测血清骨钙蛋白(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素(PTH)和钙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缓解期血清BGP显著低于活动期(P<0.01),血清BALP较活动期明显升高(P<0.01),血清PTH高于活动期(P<0.05);血清钙与活动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时可引起患者骨代谢紊乱.
作者:郑汝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成人外伤性白内障的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87例87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根据其晶状体是否破裂、是否有葡萄膜反应、虹膜损伤程度等采取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或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3的超过65.2%,≥1.2的患者有2人,达到2.30%;1年后患者绝大多数视力≥0.3,达到79.31%,另外,有9人视力回复到≥1.2.结论 应根据不同患者采取相应手术时机进行手术,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继亚 刊期: 2009年第26期
随着近年交通伤的增多,股骨髁部骨折患者也呈现逐年增多趋势,股骨髁部骨折包括股骨髁上骨折、股骨髁间骨折、股骨内髁骨折和股骨外髁骨折,这些骨折患者大部分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笔者对本科收治的99例股骨髁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打破HBV感染后的免疫耐受状态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1],DC作为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慢乙肝的发生发展中应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慢乙肝与D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冬云;周伟;岳鹤声;李维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3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早期确诊7例(30.4%),受伤部位主要为十二指肠第二段,共11例,占47.8%.全组死亡4例(17.3%),共发生各种并发症16例次.结论 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和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涌;周先贵 刊期: 2009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