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吴双;陈文材;薛红丽;席亚明;李芝兰
目的 为了解某医科大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状况,探讨蠕形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的641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透明胶带法收集样本,并进行镜检.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x2检验等方法分析蠕形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受检学生641人,检出感染人体蠕形螨74人,感染率11.5%,其中男生感染率为9.7% (26/269),女生感染率为12.9% (48/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2011级学生的检出率为14.8% (37/250),2012级学生的检出率为9.5% (3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油性或混合性肤质者感染率为13.1%比干性或中性皮肤者感染率(6.1%)高(P =0.026);感染者的感染度以轻度(1~5条)为主,占95.9% (71/74),1人多检出14条蠕形螨.结论 该校的蠕形螨感染率偏低.随集体宿舍生活时间的增加,感染率上升;偏油性肤质者比偏干性肤质者更容易发生感染.
作者:许精巧;孙凤霞;尹纯礼;张海生;刘淼;任翠萍;沈际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江苏省13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和护士分布现状、公平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基层卫生人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1年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统计数据,按服务人口描述13辖市基层医师和护士分布现状,评价其分布公平性;运用不平等相对指数与相关分析评价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对基层卫生人力配置影响.结果 2011年江苏省每万人口平均配有医师数6.79名,护士数4:16名,市际间医师和护士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178和0.108 0,差异指数分别为7.43%和7.87%,公平性较好;调整与未调整的不平等相对指数以及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基层卫生人力分布影响较小.结论 江苏省基层医师和护士分布公平性较好,但个别地区配置水平相对薄弱,仍需进一步调整.
作者:徐康;王丹;张丽娜;张开金;周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获取调查对象,应用《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表》、《居民个人情况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评定简表》进行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现况调查.结果 生命质量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与对照组相比,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生命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领域得分均较低,回归系数β分别为-0.233、-0.672、-0.334、-2.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Jp<0.05).居民中较低文化、患有慢性病、过去1年有过住院、人均总收入较低人群的生命质量各个领域得分均较低(均有P<0.05).结论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病区人群生命质量状况与该病相关.此外,较低的文化程度、患有慢性病和过去1年有过住院及较差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是影响病区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刘静;石武祥;王金勇;刘建英;陈白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某市市售大米中的镉含量,预测当地居民经大米暴露镉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概率.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并以在当地市场模拟购买的方式收集大米样品70件;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样品中的镉含量;结合当地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应用Crystal Ball软件对镉暴露水平进行致癌及非致癌风险概率模拟.结果 该市样品中大米镉含量均未超标,平均值为(0.073 ±0.054) mg/kg.根据风险商计算结果,约5%的该市居民存在非致癌风险,3.52%的存在致癌风险.结论 大米镉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针对高暴露人群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与控制,尽可能降低镉暴露危害.
作者:谭淼;许金婵;何爱桃;贺栋梁;让蔚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边境地区跨境婚姻人群艾滋病相关公共卫生服务现状,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目前在云南省德宏州居住的跨境婚姻夫妻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获得艾滋病防治卫生服务情况等信息.使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双录入,并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9.4%,79.9%的调查对象曾经获得艾滋病相关服务.婚前是外国籍的居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中国籍居民的0.91(0.83 ~0.99)倍,未参加新农合的居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参加新农合居民的0.64(0.55 ~0.75)倍;陇川和畹町两个地区的居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分别是梁河居民的34.84(21.58 ~56.22)倍和1.94(1.42 ~2.65)倍.结论 德宏州跨境人群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的比例与全国其他地区相近,但仍需重点针对外籍人员、未参加新农合的人群开展工作.
作者:项丽芬;薛珲;叶润华;杨跃诚;龚渝蓉;杨世江;高洁;姚仕堂;段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吸毒者艾滋病流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5年以来四川省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疫情估计、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信息,分析吸毒者HIV感染状况与行为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 随着吸毒者共用针具比例从2001年的58.20%下降至2012年的30.10%,HIV阳性检出率从2008年的15.68%下降至2012年的5.39%,新发感染率从2009年的4.14%下降至2012年的1.17%;凉山地区和非凉山地区均存在线性趋势;美沙酮门诊受治者的HIV阳转率也从0.70%下降至0.51%,但HIV阳转率与年份变化的趋势并不明显.结论 全省吸毒者艾滋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凉山地区吸毒者行为危险因素有所增加,需强调干预的持续性和质量,美沙酮门诊在提供美沙酮治疗服务的同时还应强调门诊综合干预对受治者易感高危行为的改变.
作者:刘莉;冯燎;罗映娟;张静瑜;裴晓迪;胡莹;梁莉;龚毅;梁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旨在探讨全国手足口病“三间分布”(人群、时间、空间)的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可视化展示技术,对2008-2011年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人群研究表明,病例绝大多数发生于5岁以下年龄段,占所有患者的89.5%;2008-2011年男性人群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人群(均有P<0.001);发病人群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基于时间研究表明,手足口病发病率前3年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11年开始下降,发病时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基于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发病强度不同,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高发大多数集中在发达地区,总体态势是从北方向南部(特别是沿海地区)、东部向西部扩散的趋势,而西南地区仍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结论 中国大陆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年龄、性别和人群分布特征,因此,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胡跃华;肖革新;郭莹;于石成;马家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调查黑龙江省卫生行政机构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在线培训需求状况,为卫生应急在线培训系统的开发与建立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对黑龙江省10个地级市及其区/县的卫生行政机构的264名人员进行调查,对其需求程度进行具体描述性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在线培训系统中需求的22项应急技术提取公因子.结果 调查对象对在线培训系统的需求程度集中在比较需要(54.9%)和非常需要(22.3%);对传染病、食物中毒、不明原因疾病的在线培训需求较大,需求程度均超过60.0%;迫切需要提高的应急技能主要有5个公因子构成,分别是应急准备与宣教因子、应急现场处置因子、应急信息监测与风险评估因子、应急培训与演练因子、应急事件接报与沟通技术因子.结论 充分利用在线培训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结合已提取的应急技术的5个公因子及调查对象需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线培训的类型,以满足应急人员需求为出发点,开发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卫生应急能力在线培训平台.
作者:陈蕾;孙宏;吴群红;郝艳华;关黎;马金成;崔新明;肖蓉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流行学特征,为其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04-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报告15岁以下AF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河南省2004-2011年共发生15岁以下AFP病例4 500例,主要表现为散发.年平均发病率为2.95/10万,郑州市发病率高4.96/10万,其次为三门峡市4.66/10万.发病高峰多出现于每年3月和8 ~10月,0~4岁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14∶1.741例AFP病例分离出肠道病毒,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6.47%.15.80%的病例麻痹60d有残留麻痹.结论 河南省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以小年龄组为主,发病高峰多出现于春季、夏秋季,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AFP病例残留麻痹率较高,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致残率.
作者:张肖肖;王长双;刘会娟;马雅婷;路明霞;肖占沛;张延炀;刘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建立突发传染病疫情综合应急处置平台,为应急状态下实施科学、准确、及时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方法 基于Windows平台,运用SQL server、Visual Foxpro决策模型等技术,构建突发传染病疫情综合应急处置系统平台.结果 该系统由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基础数据库(包括专家知识库)和疫情数据采集模块、信息检索查询模块、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模块、疫情预警模块和传染病疫情辅助判别和反馈模块、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构成.结论 构建突发传染病疫情综合应急处置系统平台对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而言非常必要.
作者:丁鸿;廖如燕;李少珍;李水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超重及肥胖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问卷,通过入户的方式调查广东省、上海市、黑龙江省和山西省城乡社区≥60岁的老年人;使用x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调查对象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7.4%和9.1%;(2)调查对象出现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有低龄组(P<0.001)、居住在城市(P <0.001)、不吸烟(P<0.001)、高血压(P<0.001)、心脏病(P <0.001)、高胆固醇(P =0.016)和没有慢性支气管炎(P=0.008).结论 社区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加大对城市社区低龄组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促进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形成,有利于更有效的控制体重.
作者:许龙;马颖;胡志;秦侠;陈若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视力低下的差异,分析人口流动状态与视力低下的关系.方法 以学校为基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4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和4所公立小学,对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视力检测;应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数据.结果 实际有效调查4 661人,外地学生2 357人(50.6%),本地学生2 304人(49.4%),外地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29.6%,低于本地学生的33.6% (P =0.003);调整相关混杂后,外地学生视力低下患病风险仍低于本地学生(OR=0.84,95% CI:0.74~0.95,P=0.006),视力低下进展加深的风险也低于本地学生(OR=0.85,95% CI:0.75~0.96,P=0.009);多水平模型显示,调整家庭、个人及学校视力相关因素后,人口流动状态与视力低下并无关联(P=0.327).结论 本地学生视力低下状况较外地学生严峻,提示针对特定人群应采取针对性的视力防控措施.
作者:黄演林;孙群露;张容;邱燚;林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卫生学兵细菌性痢疾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态度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某部1 498名卫生学兵进行了细菌性痢疾知识态度问卷调查,并分析了相关因素.结果 (1)细菌性痢疾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高低不一,高为82.98%,低为8.21%;态度期望回答率高为94.79%,低为33.58%.(2)卫生学兵细菌性痢疾相关知识得分方面,女性高于男性,≥20岁者高于<20岁者,≥2年军龄者高于1年军龄者,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高于大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者、大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者又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学过医者高于未学过医者(均有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知识得分高低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军龄和学过医(均有P <0.05).卫生学兵细菌性痢疾态度得分方面,本科及以上、大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者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P<0.001).结论 部队卫生学兵细菌性痢疾知识掌握不够理想,态度不够乐观,应加强对其细菌性痢疾相关知识的教育,端正其态度,使其自觉改变行为习惯,促进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
作者:高秋菊;谢佳新;程可;冯长龙;贾庆军;周云;宋春雷;陈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江苏省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即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type Bencephalitis,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方法 用SPSS 18.0和Excel 2010软件分析江苏省2007-2012年乙脑疫情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病例血液或脑脊液乙脑病毒IgM抗体.结果 2007-2012年,年均发病率为0.06/10万,年均病死率为6.41%.连云港市、宿迁市和苏州市为高发市,其发病数占总病例的54.80%.7、8月为发病高峰,占93.59%.全省发病主要集中在0~14岁儿童,占94.66%;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5.87%.全程接种乙脑疫苗的占19.22%,非全程接种占13.52%,无接种和接种史不详者合计占60.85%.实验室确诊病例占88.26%.结论 江苏省乙脑病例的分布呈现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差异的特点.
作者:高君;邓秀英;陆培善;陈勇;马福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探讨安徽省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因素和病原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徽省2005-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安徽省历年发病率波动在15.08/10万~27.1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50/10万;5~10月是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较高;0.5 ~5岁组发病率高,为87.87/10万;职业以农民发病高,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学生;流行菌株优势菌型为福氏志贺菌;流行菌株对复方新喏明、阿莫西林、萘啶酸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达95.21% ~97.60%,耐5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95.5%,对氟哌酸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2005-2011年安徽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先降后升,流行菌株的菌型变化、耐药及多重耐药日益严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该病依然是安徽省的防控重点.
作者:吴家兵;邱兴庆;龚磊;侯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住院病人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了解居民住院的主要患病模式,为辖区有关部门针对性的部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96-2011年深圳市光明新区医院病案资料,采用秩和比法及Cox-stuart趋势检验分析住院病人疾病谱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1996-2011年光明新区疾病谱总体无明显变化,前4位均是妊娠分娩、损伤中毒、呼吸、消化类疾病;妊娠分娩类住院病人构成比呈下降趋势(Cox-stuart检验,n=8,S+=0,P=0.004),其他大多数系统疾病均呈增长趋势;单胎顺产、腕和手水平骨折、肺炎成为辖区主要单病种,且腕和手水平骨折及肺炎的住院病人构成比和排名均上升;损伤中毒类疾病以男性(82.06%)和15~44岁居多,呼吸类疾病以< 14岁人群(65.80%)占大多数.结论 妇幼保健、伤害及儿童肺炎的防治是辖区卫生事业规划的重点,相关部门应根据疾病谱特点和变化趋势给予合理部署.
作者:高晓琪;郑庆鸣;胡卉;毛会;郝天佑;袁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2006-2011年新登记肺结核(tuberculosis,TB)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6-2011年TB相关信息,应用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TB的时空聚集区,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B聚集区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松江区2006-2011年新登记2 916例TB,单纯空间扫描统计显示全部TB及全部菌阳TB均在车墩镇聚集,本地TB及本地菌阳TB的空间聚集区为西南部的五个镇(新浜、石湖荡、小昆山、泖港和永丰),流动TB的聚集区为车墩镇,流动菌阳TB的聚集区为车墩镇、叶榭镇和泖港镇.时空扫描统计量显示松江区肺结核病例在2007-2008年出现聚集现象,聚集区域为工业区所在地的车墩镇和新桥镇.对于本地患者,农民职业者及就诊延误与空间聚集区呈独立相关;流动患者中,职业为蓝领工人、年龄小于60岁及来源于中国中西部地区是形成空间聚集区的危险因素.结论 松江区TB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时空聚集性.东部工业区是流动TB的聚集区域,西南五镇是本地TB的聚集区域,TB防控的工作重点应聚焦于这些区域;流动人口是TB聚集的重要因素,应重点关注.
作者:路丽苹;洪建军;高谦;王伟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农村人群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的分布及其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的关系.方法 于2011年对安庆周边(东至县)农村地区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WHR、BMI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2 890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平均FBG为(5.81±1.53) mmol/L,DM粗患病率为9.9%,年龄标化患病率为3.2%;随着BMI的增加,FBG水平和DM患病率也呈增加趋势;BMI、WHR达肥胖标准(全身性肥胖或腹型肥胖)人群的FBG水平及DM患病率均比各自正常人群高.将BMI和WHR同时纳入模型,并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胆固醇、三酰甘油、舒张压、收缩压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R与DM患病相关联(OR=5.76,95% CI:2.67~12.43),而BMI与DM患病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型肥胖与DM患病有关,提示腹型肥胖者易发生DM.
作者:张自云;谢迪;李海波;兰莹莹;秦献辉;邢厚恂;唐根富;王滨燕;臧桐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连续十年白血病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白血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2003-2012年期间收治的1 241例白血病患者的病案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白血病患者以青、中年为主,婴幼儿、儿童及老年相对较少.男性多于女性;春冬两季的发病人数略高于夏秋两季;儿童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为主,占53.85% (140/260);成人白血病分型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高,占50.25%(493/981).白血病的形态学分类以AML为主,占47.70%(592/1 241),其次依次为AL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CLL)及混合白血病;急、慢性白血病之比为3.18:1.2003-2012年兰大一院收治的白血病初发病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08%.结论 2003-2012年十年间甘肃省白血病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白血病的发生.
作者:张洁;吴双;陈文材;薛红丽;席亚明;李芝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北京市朝阳区流动人员洗手和咳嗽吐痰技能与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498名16~69岁的流动人员,进行洗手、咳嗽吐痰行为与技能现状调查.结果 26.37%的调查对象基本具备正确洗手技能.42.52%的调查对象饭前便后都洗手,饭前便后洗手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是否具备正确洗手技能.调查对象具备正确的咳嗽行为和正确的吐痰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1.84%和60.08%,咳嗽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吐痰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结论 流动人员的健康行为和技能掌握情况仍有待提高,需要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为步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杨宠;胡俊峰;陶茂萱;李雨波;柴燕;宁艳;李莉;肖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